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自主学习及过程性评价的探索

2018-02-16 10:00张墩杰
文理导航 2018年35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自主学习高中物理

张墩杰

【摘 要】作为高中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并从物理自主学习与过程性评价等方面,阐述开展物理教学的实践成果,以期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过程性评价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培养核心素养逐渐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目标。结合传统物理教学状况可知,由于受到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上述目的。对此,需要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等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运用创新教学方面

与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相比,创新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创新过程中,可以利用导入创新的方式完成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高中物理中的自由落体知识为例,教师可以邀请自愿参与的学生到台前来,师生合作完成快速抓尺:教师将一把尺子放在一个较高的高度,学生保持下蹲姿势,将双手放在地面以上位置,负责抓尺。当尺子下落后,学生需要合理把控自由落体时间,在尺子落地之前将其抓住。对于学生而言,这一创新情境教学的引入能够快速激发他们对自由落体这部分物理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间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设置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方面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状况的分析可知,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兴趣不足,是影响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开设生活中的物理专题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兴趣。

(三)开办趣味物理实验比赛方面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开展趣味物理实验比赛的方式完成创新教学任务。例如:可将高中物理中的力学知识作为基本参照,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要求各组学生以纸船承重为主题,设计出承重能力最佳的纸船。趣味物理实验的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通过亲身实践加强对高中物理中力学知识的掌握,提升学习质量。

(四)开展实验探究方面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和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推断能力的关键方法。教师运用溯源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意识。例如:当学生完成斜面实验并推理出结论后,会产生疑问:伽利略基本上已经将斜面实验说得比较完整了,加上笛卡尔的补充,为什么最后叫牛顿第一定律?仅凭教材中笛卡尔的一段话是很难让学生认可笛卡尔的贡献的,所以教师要根据伽利略和笛卡尔的表述,让学生进行对比。一方面,笛卡尔是对物体不受力情况进行的描述;另一方面,笛卡尔认为不受力的物体沿着固有的方向运动,这是将个别物理现象进行了一般化的拓展,而牛顿最终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样,学生对物理实验就会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错误—疑惑—转化—巩固”的过程,通过对物理知识建构过程的探究,学生可以完成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重新平衡”的心理认知过程,同时进行自主学习概念的建构,切实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教学牛顿三大定律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发展的历程后,可带领学生分析牛顿创新之处。第一,牛顿的理论既包括地面物体,也包括空间物体,是物理学的伟大进步;第二,提出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惯性”,这也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属性;第三,详细论述力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经过这样的分析,再结合物理学史,学生既能感受人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问题的曲折过程,又能明白物理知识的发展和演化过程,进而掌握物理知识的内涵,培养自主学习的物理观念。

三、尊重个体差异进行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角度研究事物,让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探究物质的本质属性以及规律,基于已有的经验和事实建立物理模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推断及验证来掌握知识,对于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要基于事实进行科学分析,要敢于提出问题并进行验证,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体,但由于不同的个体存在学习能力差异,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相关内容,从而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相关内容。所以,在设置过程性评价时除了采用教师的主导评价外,也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使学生们意识到自身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这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而这一过程本身也就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过程性评价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过程,这种要比学生单纯记忆知识更有价值,更能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总之,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自主学习、过程性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物理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晓华.浅论“溯源”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2)

[2]李元生.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初探[J].创新人才教育,2017(12)

[3]金加团,杨雪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学物理,2016.34(19):21-23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自主学习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