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问题导学”,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2018-02-16 10:00范文忠
文理导航 2018年3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范文忠

【摘 要】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本文主要就“问题导学”对于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原则以及实施步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施中,应根据学习内容、教学要求来设计问题进行导学。

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深入学习课改理论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推行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推进“问题导学”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需遵守的原则

1.倡导先进教育思想,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在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课改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学校更注重教师的校本培训,组织评选校本培训先进个人和集体,促进教师主动学习;邀请专家开设讲座,进行新课程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确立符合课改理念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

2.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更好地提高校本教研实效,学校成立学科督导与指导小组并制度化、常规化,单双周分别开展学科督导和学科指导活动。学校定期开展校教坛新秀与骨干教师评选、“骏马杯”青年教师评优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大练兵)暨说课与上课竞赛、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对外公开课、同课异构、名校名师来校交流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教研组、备课组校本研修的开展,为推进我校教師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不断深化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校本教学方式。在继续进行“学案导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要求,积极开展“问题导学”的探究,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任务性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学生活动方式及反馈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任务性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倾听、思考、独立完成、同伴交流、小组讨论等)。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巡视,对学生进行点拨或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同时发现不同的教学资源,通过同伴互评互纠、学生展示、师生归纳提升等方式及时反馈。

二、推进“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最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之中有明确的提到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与未来发展需求,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积极构建出体现‘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相互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而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本身就是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以问题导学来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就能让学生真正将化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之中,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毕竟借助于问题来对学生展开教学,才是引发学生思考与进步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一项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三、“问题导学”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即以情景问题导入新课,或以学生生成性问题导入新课,或以复习提问相关内容导入新课。教师在进行该环节的设置之前,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到新课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学兴趣,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潜力,从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这一课时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生成性的问题导入,通过问题情境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如:“同学们,在你们眼中什么是化学呢?化学家们又是怎么样的人呢?而在他们的眼中物质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我们都明白臭脚丫的味道是令人不敢恭维的,可是在化学家他们眼中思考的却是究竟是什么物质会这么难闻,所以也基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且发现原来是一种‘硫醇的物质而引发的臭味……化学世界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合成而出现,而对于这么多的物质,我们究竟要如何去认识呢?”通过这些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这样之后的化学教学活动也就能够更好地开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情况下,教师逐步展示任务性问题(每节课3-5个主问题),每个问题都要提出相对应的学生活动方式及反馈方式,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文本,进行自学。对新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加深理解。所有问题必须紧扣课标和教材,由浅入深,难度适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金属镁的性质”这一课时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为学生演示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然后在写出化学方程式之后,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问题:(1)金属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之中燃烧吗?为什么?(2)铁和二氧化碳会存在反应吗?为什么?(3)金属钠与二氧化碳能够发生反应吗?如果能的话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借助于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化学反应本质,同时也能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发展,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

3.启发点拨,引导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任务性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或倾听、或思考、或独立完成、或同伴交流、或小组讨论等。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对回答较好的同学予以肯定,对回答有困难的同学予以指导,即使是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以免扑灭学生的智慧火花,阻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设问,强化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通过同伴互评互纠、学生展示、师生归纳提升等方式及时反馈。但是并不是就可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不再浪费时间重复讲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氯气”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如果学生思维处在了困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像是结合实际生活中化工厂氯气泄露事故,教师就可以提问:“在发生氯气泄露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往高处逃生?在泄露之后,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处理呢?”通过这些启发性问题来更好地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以更好地状态投身到合作交流之中。

4.精讲精练,巩固提升。在进行了前面的教学活动之后,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反馈训练。老师的讲解过程不是以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师要用精辟的语言进行精讲,有针对性地点化知识要点、指导学习方法、诱导解决问题的思路,讲解时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体会知识的内涵、形成知识结构、学会思考的方法,并在教师的辅导下尝试用已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随堂训练。练习题的设计应少而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训练。习题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基础性、针对性和适时性。

5.达标评价,延伸迁移。为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和随堂训练的效果,给学生享受成功的机会,教师可及时设置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达标测试题,让学生限时完成并及时评价,对完成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针对存在的疑难问题可以作为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作为下节课的导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推进问题导学则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为此,本文也就问题导学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推进,促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万燕.例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6)

[2]李国成.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2017(20):130-130

[3]韩雅娟.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串”突破化学教学难点[D].闽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