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让学引思”为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

2018-02-16 10:00严林林
文理导航 2018年35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新课程理念自主探究

严林林

【摘   要】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将“让学引思”这一理念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教学内容的阅读与学习并高效完成课堂任务。课堂中教师要能“让”会“引”,學生才乐“学”会“思”,培养学生自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让学引思;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需求,以“让学引思”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正在被提出与运用。为了贯彻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本校初二年级开设了一堂信息技术探究课,课题为“应用表格布局网页结构”。本节课结合“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探究如何将其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帮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下是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典型的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背景介绍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三章“设计制作主题网站”第三课时“应用表格布局网页结构”。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要让学生了解表格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在上课的一开始,设计了“对比两个不同网页”的活动来引入,让学生明白表格在网页设计中的重要性。重点之二就是掌握网页中表格插入的方法和编辑的方法,Dreamweaver中表格的制作方法与“WPS文字”中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学生们应该都有表格制作的基础。首先需要老师帮助他们一起分析应该添加一个“几行几列”的表格,然后再来完成插入表格、合并拆分单元格等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小助手”文件来帮助他们完成活动任务,并且在表格内部添加图片、文本等对象。本节重点之三就是区分表格属性和单元格属性,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在与同学的合作、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活动任务,并掌握它们操作的共性。最后教师选取学生作品加以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形成思维导图加以巩固。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描述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正确恰当的“引”

流程一:

情境导入

教师由制作大丰麋鹿主题的网页来情境导入,展示两个素材相同但布局不同的网页,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网页有什么不同,哪个布局更合理美观一些?较美观的那个网页是怎么布局的?

学生回答:第一个网页页面比较杂乱无章,第二个网页页面整齐美观,紧凑有序。

教师引导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第二个网页的表格结构图,让学生在思考后能够意识到它是利用表格来进行页面布局的。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利用表格布局网页结构。

【案例分析】

教师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学会去思考分析问题。在“让学引思”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这种兴趣的驱动下,自然会专注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阅读与学习,这种主动探究学习的效果,比直接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效果要好的多。

【案例描述二】教师要能“让”会“引”,学生才乐“学”会“思”

流程二:

活动一:利用表格规划页面

教师利用演示文稿,展示一些用表格布局的网页实例,学生便了解了这些网页是如何利用表格来布局的,然后引导学生在白纸上自行探究规划设计表格来布局页面,并且在相应的单元格中标注出该添加内容的名称,比如:Logo图标、插图、文本等。

教师讲解某位同学用表格规划设计的页面,并在班上进行展示。

【案例分析】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能让会引,让学生要在“学”与“思”上下功夫,确保学生能够正真的去思考去学习,将两者相结合。并且教师的“引思”也要引得得法,引得充分。在利用表格布局网页结构之前,先让学生学会去规划这个表格,让学生亲身经历思考规划的过程,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插入对应的表格并进行编辑,启发学生在制作作品之前首先要去思考规划作品的结构。

【案例描述三】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思”,利用对比学习,形成知识的迁移

流程三:

活动二:插入表格并编辑

同学们用表格设计规划好自己的页面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来动手添加表格、编辑表格。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一“WPS文字”软件中学过的关于表格操作的方法,提示学生Dreamweaver中的表格操作和“WPS文字”软件中有很多相通之处,如:行列的插入、删除,单元格的合并、拆分,调整表格高度、宽度等基本操作。

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先数一数该表格的行数和列数,教师以刚刚展示的“麋鹿”网页为例,先数出该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再演示插入表格、合并拆分单元格、调整表格高度、宽度等操作,学生依据自己的规划设计来完成表格的插入与编辑。

【案例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网页中表格的制作方法及其基本编辑方法,Dreamweaver中表格的制作方法与“WPS文字”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学生都有表格制作的基础。因此,首先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分析,与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类比,一起分析应该添加一个“几行几列”的表格,然后再来完成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等具体操作,利用对比学习,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引思”理念中的“让学”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引思”才是教学的重要追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多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必须关注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案例描述四】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地“让”

流程四:

活动三:在表格中添加图片与文本并美化修饰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WPS文字”中插入图片和文字的方法,让学生依据“学习小助手”文件自主探究完成任务,调整图片、单元格大小,文字之间的排版,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遇到集中的问题教师加以演示帮助解决。

【案例分析】

在“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中,这个“让”不是退让,而是教师要主动地让。要切合学生实际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合作讨论、实践操作来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就是区分表格属性和单元格属性,针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去解决,以掌握它们操作的共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设置表格和单元格中的一些属性,使页面更加美观、布局更加合理。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小助手”文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学会在表格内部插入添加图片和文本,掌握表格中对象的插入与调整。当学生遇到困难,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不需要再等待教师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自行阅读分析思考,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进行深入学习的信心。

流程五: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课堂总结

三、探究总结

总之,如何将“让学引思”这一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同胞们去共同的实践与探究,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教学内容的阅读与学习并高效完成课堂任務,培养学生自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俊琪.让学引思: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8(Z1):14-18

[2]郭秋荣,张榕青,周有祥.转变“教与学”方式实现自主互动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03):33-34

[3]黄柳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与学关系的重构[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30(01):67-71

[4]郭红阳,马宏春.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58-60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新课程理念自主探究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