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
——蹴鞠鞋:中国古代的足球鞋

2018-02-17 00:19四川余淼
西部皮革 2018年9期
关键词:蹴鞠球门古老

文 四川/余淼

中国古代的蹴鞠,可以被视为是古代的足球运动。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蹴鞠二字,“蹴”有用脚蹴、蹋、踢的意思,“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蹴鞠的发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由于蹴鞠可玩性强,同时又是团体运动,在运动时场地灵活不受限制,所以一出现便开始在古代中国的大江南北蔚然成风。行至唐宋时期,蹴鞠的发展达到高潮,甚至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这一时期,蹴鞠不仅是一种运动项目,还是人们相互增加沟通和交流的工具。特别是在唐朝,蹴鞠经过发展,球体变轻之后,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出现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踢高和踢出花样为竞技的标准。在比赛规则上,蹴鞠的比赛规则也详尽且严格。如,球门的蹴鞠比赛叫做“筑球”,一般是单球门,筑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再如蹴鞠的人数与位置也已经做了规定,如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可以被视为一份正规的足球队队员首发阵容名单了。

作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一种专业运动,蹴鞠从诞生之初的民间活动,一步步逐渐成为了拥有了职业组织和艺人的专业团队。在不断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之中,蹴鞠不仅在规则和比赛技巧上呈现出专业化趋势,而且还出现了专业的蹴鞠装备,其中最为令人惊叹的便是蹴鞠鞋了。蹴鞠,这种专业的足下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双可靠的蹴鞠鞋将会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

据说这种皮靴的鞋底部镶有15颗铁钉的球鞋,比赛时可以防滑,鞋帮为约3层皮革用丝线绳纳制而成,鞋底为约8层皮革由麻绳纳制而成,靴面光滑,涂以黑漆、方头,靴筒外有供穿时扎紧的皮带。从制作工艺上来看,这种蹴鞠鞋显然呈现出了功能性强、强调质量、方便穿着等特点。由此可见,蹴鞠运动的发展历史之中,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试图改进着自己的脚下之物。这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观点,体现出了古老的中华民族深邃的民族智慧。蹴鞠与蹴鞠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使得蹴鞠这种古老的足球运动发展的蔚为壮观。从一些考古出土的文物当中,我们至今可以看到装饰着金线、银线甚至是珍珠等贵重物品的蹴鞠鞋。这些奢华的蹴鞠鞋想必并不适合在球场上奔跑,但是这种极具装饰性的蹴鞠鞋肯定是达官贵人鞋履当中的珍品。这些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和审美感的蹴鞠鞋已然和靴等鞋式成为了贵族们所追捧的鞋式,变身成为了彰显地位和财富的物品。

“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作为一种曾经活跃于中国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和宫墙院内的运动,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至今,这种古老的运动项目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相反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方,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再一次拥抱这种古老的蹴鞠运动,把东方足球的魅力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蹴鞠球门古老
呵呵
浅谈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与兴盛
我国蹴鞠的起源与发展及消亡研究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最古老的九大树木
认识足球(二)
古老的瑞典
我住的地方,是一首古老的诗
幻方欣赏
弹球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