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盐池县黄花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2018-02-17 17:59刘娟霞丁伏斌
现代农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盐池县黄花菜黄花

刘娟霞 丁伏斌

(1.盐池县气象局,宁夏 盐池 751500;2.吴忠市气象局,宁夏 吴忠 751100)

黄花菜又被称为金针菜,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其栽培历史达2000年,具有色泽黄亮和营养丰富的特点,远销国内外。黄花是盐池县近年来新发展的一个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扬黄灌区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作物。就盐池县的黄花菜产业而言,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政策资金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黄花菜产业,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本文对盐池县黄花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其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1 盐池县发展黄花产业的优势条件

1.1 气候条件优越

盐池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年降水量位286.3mm,主要集中在 7、8、9月份,年蒸发量2892mm,年平均气温8.3℃,≥10℃积温2944℃,无霜期128d。全年晴天多,阴雨天少,为黄花健壮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气候条件,所产黄花菜花蕾肥大、油分充足、色泽鲜亮、丰润饱满,菜条长达10~12cm;特别是降雨少、蒸发快,对黄花菜天然晾晒极为有利,其干制品已成为黄花菜中的极品,是各地客商争抢的主要原因。

1.2 环境无污染

盐池县海拔高,地域广阔,工业企业少,空气洁净;境内无河流,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自然降雨、黄河引水和地下浅层水开采,为一年一熟制耕作模式,化肥、农药、地膜用量相对较少,土壤基本无残留。具备绿色无公害生产的基本条件。

1.3 耕地资源多

盐池县耕地面积8866.7hm2,其中有灌溉条件的扬黄库井灌区1.33万hm2,近年新发展高效补灌区1万公顷。耕地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1.4 交通条件优越

盐池县地域辽阔、耕地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乡村道路非常便利,尤其惠安堡镇所在地是享誉区内外、久负盛名的旱码头,通讯快捷,信息通畅,太阳山工业园区的建设更为各种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黄花菜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

1.5 黄花菜销路顺畅

凭借纯天然、绿色的黄花菜品质和优异的高等级质量,盐池县黄花菜产品不愁销路。目前了解,产品主要被陕西、甘肃、北京、哈尔滨、安徽等客商收购,运回当地后按一定比例与其他黄花菜掺混以提升其商品菜等级,因此,价格不会低于其他产区。若在盐池县精深加工后,可直接销售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或出口到东南亚等国家,利润空间更大。

1.6 栽培及加工技术简单易学

黄花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病虫害少,房前屋后均可种植,80年代初就在盐池县零星分布。近几年经过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已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群众认知度大大提高,已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队伍和科技示范户,涵盖种植、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

2 目前效益状况

2.1 社会效益

黄花采摘期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时间长达40d,此时正值农民闲暇时间及学生暑假时期,采收技术要求不高,可以解决大量的农民就业和贫困学生创收,为农民就近务工和家庭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黄花产业发展,可带动加工、运输、餐饮及能源、包装、营销等行业发展,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2.2 经济效益

黄花抗旱能力强,一般有2~3水即每亩200方左右就能正常生长,四年后进入盛花期,一般每亩产鲜花1500kg,晒制干菜200kg左右,按今年每公斤29元计算,每亩的产值5800元,每亩的均纯收入3800元,是种植玉米的5倍,用水量仅为玉米一半。若在黄花定植前三年套种矮秆作物,每亩收入400元左右,基本可收回当年黄花管理投资。

2.3 生态效益

黄花是药食同源作物,耐旱耐寒耐瘠,“观为名花、用为良药、食为佳肴”,既可作为生态观光植物美化环境,也能为群众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与盐池县灌区大面积种植的高耗水玉米比较,黄花年仅需灌水2~3次,是玉米用水量的一半,可节约大量水利资源。由于多年生习性,其根系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上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3 黄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

黄花生产的一大关键环节是鲜花(花蕾)采摘,盐池县一般在6月25日前后开始,每天上午6~10点为最佳采摘期,时间长达40d,全靠人工采摘,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前期、后期(各10d)开花少,一个劳动力每日可采摘1300~2000m2左右,中期(20d)开花多,一个劳动力每日仅能采摘667m2。因此,商品花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盛花期劳动力多少。本县劳动力资源匮乏,尤其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采摘晾晒雇工难,不利于黄花产业大规模发展。

3.2 前三年基本无收入

黄花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依靠群体优势获得产量。管理得当,第四年进入盛花期,可连续采摘10年以上。前三年由于分蘖少,长势弱,花蕾少而瘦,采摘不划算,反而影响营养积累。在农户无收入的同时,田间管理及投入却不能少,种苗、移栽及管理,三年累计需投入资金2000元以上,间作套种其它作物,存在争水争肥,更需加大投入。

3.3 水资源短缺

虽然黄花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旱地种植靠天吃饭,产量品质无保证,管理不当势必以次充好,互相压价,严重扰乱黄花菜市场,不利于品牌建设。扬黄库井灌区耕地质量好,但受水资源制约,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设施养殖的基础上,要兼顾轮作倒茬,黄花产业发展空间有限。

3.4 加工方式简单落后

目前,国内黄花菜尚无其它深加工产品,一般都是将从农民手中收来的干黄花菜用硫黄熏烤或药水浸泡,目的是为漂色、防霉、防虫,分级后逐条捋直包装出售。农民一般只进行初加工,即蒸制后利用日光晒干,保持了黄花菜的原有色泽和纯正口味,而经过机器烘干后,反而色泽、油性大不如日晒产品,商品性大打折扣。

4 今后发展的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盐池县黄花产业应遵循以下思路渐进发展,逐步做大做强,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4.1 依托县城和惠安堡人口相对集中的优势,在其扬黄及库井灌区种植,旱作区和高效补灌区不宜盲目发展;应以农户为实施主体,不主张企业、合作社大规模种植;灌区农民人均种植面积应不大于1333.3m2,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盛花期雇工难。

4.2 结合黄花种植前三年没收入,群众积极性低的现实问题,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在第一年种苗补助的基础上,第二、第三年分别给予每年每亩200元水肥及管理补助,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其次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积极引进和试验示范适合黄花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第三是培育和扶持成立黄花种植协会或依托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托管方式,向入社农民收取一定费用,确保农民收入稳定。

4.3 结合灌区地理、渠系状况,适度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用水管理;其次是发展以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最大限度节约水利资源;第三是充分利用黄花的宿根习性进行冬灌,促早返青,减轻春播期间用水压力。

猜你喜欢
盐池县黄花菜黄花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黄花菜“凉了”
小黄花 有“钱”景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健脑解郁黄花菜
盐池县1969-2018年大风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宁夏盐池县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蒙古冰草保护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