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公示语过度翻译现象

2018-02-18 20:26于艳英苟慧洁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过度跨文化交际

于艳英 苟慧洁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公示语过度翻译现象

于艳英 苟慧洁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随着国际文化交融,越来越多的公示语出现各种语言共同展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免出现各种翻译错误现象。本文从公示语过度翻译现象,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公示语;过度翻译;跨文化交际

1 引言

1.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一门年轻学科,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并领会彼此言语的含义。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政治、文化、贸易、科技日益一体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频繁的交际不可避免。跨文化交际在不同文化的个人、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愈加凸显。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管理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为国际热门科研题目,并为“地球村”便捷融洽的沟通提供了理论支持。

1.2 公示语的定义及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

公示语就是面对公众给予告示,指示,提示或警示及相关信息的一种特殊应用文体。公示语通常短小精悍,结构简单,措辞准确,单独的词、句或图皆可;常省略次要成分仅用关键词或核心词汇来直接表达特定信息内容;多使用祈使句或现在时态针对相对现存行为做出指导。

作为国际化都市的语言及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示语翻译自20世纪后期就已经展开,各大城市的公共设施开始标注中英对照公示语。但由于没有规范标准及中外文化存在差异,公示语翻译和使用的系统性、精确度和频密度上时有谬误令外国友人贻笑大方。

全社会开始重视公示语翻译得益于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成功申奥和申博。自200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以来,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分别于2005年、2007年和2014年举办了三届,从探讨公示语理论及翻译标准,呼吁建立国家公示语翻译标准和机制,到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国公示语翻译这十余年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公示语翻译的学术研究逐渐成为关注议题,且成果颇多。

2 对于公示语翻译错误现象的概析

2006年至2007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在多家机构的协作下

对全国范围的公示语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公示语翻译错误现象15种:拼音,拼写,语法,对词,表达,胡译,统一,过度,标准,自语,中式,无误,未译,欠缺,管理。其中过度翻译(Overtranslated)的解释为:翻译的表述形式超出了最小量、最恰当的信息量,显得冗余、啰嗦。公示语的翻译中,信息的接收与否,信息量的大小合适与否,表面上取决于翻译者的水平高低和接受者本人的领会程度,根源却是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过度翻译并非拼写、语法、胡译此类的低层次翻译问题,而是没有达到功能得当,语境得体,文化交融的要求。而对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需要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支持来进行文化差异比较和文化过滤,不可因为一方的文化背景而忽略或抵触对方的文化背景。本文将公示语过度翻译现象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3 对公示语过度翻译现象的实例分析

3.1 形式过度翻译

英文公示语对字体及背景的颜色形式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一,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红色为等级最高的警戒用色;黄色次之;绿色和蓝色一般用于公事化的指示;黑白色差明显,常用于庄重场合;二,字母皆采取大写形式,可以增加正式性、严肃性和重要性,警示作用明显,而小写字母则多为宣传、呼唤型信息,亲和易识别。三,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字母的竖排,字体的变化,符号的省略等。翻译时这些公示语特征可根据使用环境和文化习惯予以保留或取舍。

例1:温馨提示:请照看好您的孩子和随身物品。

WARM TIP∶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CHILD AND PERSONAL BELONGINGS.

此公示语为酒店、商场、车站等公众场合常常出现的温馨提示,没有强迫或警示意味。本例中此公示语采用了红色字体并且字母全部大写,一则令人感觉不安全,易产生紧张感,二则阅读时不够一目了然。如果字体采用绿色或蓝色,除“WARM TIP”外其他字母小写,就可以避免这种形式上的过分强调。

3.2 词汇过度翻译

英汉语言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公示语翻译时出现词汇层面上的累赘重复(Wordy)。根据The free dictionary的释义,本文的Wordy可被理解为:涵盖公示语意义的词汇量超过了所需词汇量。也就是说,少数单词即可简洁达意,却为了追求表层词汇形式的对等而不顾文化语境的要求,采用了生硬繁复的译法。词汇过度翻译常常表现为同义词或叠词、行政区域名称以及某些介词的生硬翻译。

例2:这里奇峰崛起,怪石嶙峋。

Here mountain peaks rise, and strange stones are jagged.

参考译文:There are various shaped rocks.

例3:剪纸艺术展示了陕西西安风土人情。

Paper-cut art shows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of Xi’an city of Shanxi province.

参考译文:Paper-cut art shows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of Xi’an , Shanxi province.

例4:Botanical name of plants

植物的植物学名称

参考译文:植物名称

汉语习惯用对偶或排比来说明一个事物,翻译成英文时只要事物说明清晰准确即可;中国重要的城市已经为大众所熟知,无需单独后加“city”;“of”在英语中往往表示从属关系,在重意合的汉语中可根据习惯或语言的简洁要求不译。

3.3 篇章过度翻译

英汉语言在篇章层面的差异很明显,多个句子的组织层次和架构在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上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也体现在篇幅较长的公示语翻译上,如商场或旅游景点的介绍性告示。

例5:Why are we obsessed with keeping things flat?

IKEA furniture is flat-packed. This means it’s cheaper for us to store and transport.

That’s why.

为什么我们要采用平板式包装?

宜家家具采取平板包装方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货品仓储和运输方式。

所以…

本例为宜家IKEA卖场内的宣传公示语,与末尾的“That’s why.”短句对应的中文翻译为“所以…”。中国人读起来会感到意犹未尽,似乎这个简单的问答还隐有内情且大有深意。这是因为英语句子的因果语序位置相对较灵活,末尾的“That’s why.”只是习惯性的回指问题,并无多大意义;而汉语句子结合时“先因后果”的语序占优势,问题后紧接回答足矣。根据汉语的叙事规律和表达习惯,给出答案后,若画蛇添足绕回到问题,意在强调或突出另有补充性的说明或解释。因此,此处的“That’s why.”可以省略,不必翻译。

3.4 文化过度翻译

文化过度翻译即按照本民族文化的习惯和历史对公示语进行编写和翻译,但由于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情感上的过度渲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言行是否符合修身养性的要求一向是国学的重点。因此公示语很容易浸染上说教,追捧,夸张甚至矫情的文艺范儿意味。英文公示语表现得相对简洁明晰,即使对于旅游景点的介绍也是以实景数据描述为主,极少出现此类语言现象。

例6: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

The grass are sleeping now; please don’t disturb them.

参考译文:Keep off the grass

例7:不到长城非好汉

One who falls to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hero.

在中国人看来,温柔的善意是最能够打动人的,因此此类拟人化的公益公示语随处可见。外国友人却视之为孩子气(childish),因其过于幼稚而啼笑皆非。“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本意是颂扬红军长征的精神。旅游景点借用此词句宣扬,知晓抗战历史的国人可以领会其中深意,而外国游客则会产生困惑。此类暗含误导的公示语最好加上注释或者不译。

4 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城市间的经贸旅游等交流日渐增多,公示语翻译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并代表了对外交流的形象,对于公示语的过度翻译会误导外国友人甚至引发文化冲突。“功能对等,情景相同,对象一致,目标明确,转换对应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公示语汉英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标准。”(戴宗显、吕和发,2005),因此对于告示语的翻译要基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之上,发展译者及大众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4]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5]吕和发,蒋璐,李同军.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示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6]顾雪梁,李同良.应用英语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7]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

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2-0200-02

猜你喜欢
过度跨文化交际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情景交际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交际羊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