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8-02-18 08:45雷云龙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3期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应用效果

雷云龙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进入我院产科实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产妇的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经对比,对照组Bromage评分、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观察组1.67%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实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麻醉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不同麻醉方法;剖宫产手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0-02

通常,剖宫产分娩手术麻醉方法不同则术后镇痛效果也不尽相同,而常规剖宫产分娩手术往往倾向于选择硬膜外麻醉方法,存在出现牵拉反应或明显疼痛阻滞不全等副作用的可能性[1]。相较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为鲜明的技术优势,例如:疼痛阻滞效果持久良好、药效渗透迅速等,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分娩手术领域。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进入我院产科实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主体对象,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已提前了解实验流程知晓实验内容,且均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此外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同意。利用双盲法将所有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其中,对照组60例产妇均为女性,中位数年龄为(27.3±2.8)岁,中位数孕周为(40.5±1.7)周;观察组60例产妇均为女性,中位数年龄为(27.2±2.7)岁,中位数孕周为(40.6±1.8)周。根据上述资料可知,2组产妇年龄及孕周等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具备纳入对比研究的意义。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本次对照组产妇实行硬膜外麻醉,严格按照硬膜外麻醉常规流程给予麻醉处理。观察组产妇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具体步骤如下:(1)推入手术室后,全程监控产妇心率及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提前建立静脉通路予以低流量吸氧,控制吸氧流量不得超过每分钟4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以脊椎L2-3处为穿刺点直至硬膜外腔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待穿刺针触及硬脊膜及软膜直至流出脑脊液后,将1.5毫升罗哌卡因与10%浓度1毫升葡萄糖液相混合注入蛛网膜下腔,控制导管头进入约3厘米处进行固定,再观察麻醉药物弥散效果;(3)针对效果不佳的产妇追加注入0.5%浓度的罗哌卡因10毫升,直至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待胎儿完全娩出后,一次性向硬膜外腔注入每千克1.0微克的右美托咪定及4毫克复合布托啡诺。

1.3 评价指标

根据Bromage量表,记录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评分;评分越低,代表神经阻滞效果越好;同时比较两组产妇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此外,观察两组产妇是否出现腰痛、瘙痒、恶心及眩晕等术后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腰痛5例、瘙痒2例、恶心1例、眩晕1例,总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仅发生腰痛1例,无瘙痒、恶心、眩晕出现,总发生率为1.67%。由数据可知,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剖宫产手术对产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导致产妇术后出现宫缩反应大大加剧分娩后疼痛感,一旦产妇疼痛感过于明显则无法分出精力照顾新生儿[2]。目前临床主张合理运用麻醉方式减轻剖宫产分娩术后创伤情况及疼痛感,而硬膜外麻醉及椎管内麻醉是最为常见的麻醉方法。即便硬膜外麻醉能明显缓解术后宫缩反应所产生的疼痛感,但是仍存在着起效慢及血压指标波动幅度大等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产妇极易出现牵拉反应。相较于硬膜外,腰硬联合麻醉主张使用小剂量布托啡诺,其麻醉效果较为稳定持久,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研究资料表明,高危产妇实行小剂量布托啡诺腰硬麻醉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3]。此外,国内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能够为孕产妇提供有效的麻醉,增强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4]。

此次研究,采取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

综上所述:剖宫产手术实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麻醉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迟福涛.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129-130.

曹玲.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7):40-41.

赵俊莺,王武涛,舒雅,韩彬.不同麻醉方案用于剖宫产对产妇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04):1792-1798.

陈涛,吴奕涵,敖保林,陈贵春.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產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5):1167-1170.

猜你喜欢
剖宫产手术应用效果
剖宫产手术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研究
手术室对剖宫产手术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处理
硬膜外麻醉中同步扩容等对产妇心功能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