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传接球学习效果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

2018-02-19 09:03周黎明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222000
校园足球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传接球传球学习效果

周黎明 (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222000)

传接球是足球技术中的基本配合技术,是足球场上队员们相互交流的“语言”,几乎所有的进球都需要经过传接球来完成。传接球不仅是个体运动技能的呈现,更是运动意识的外显。由此可见,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其技术动作的掌握予以评价,也要对其配合意识予以考察。对于学生传接球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其他人员评价,笔者以教师评价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意识构建、身体技能、合作参与”三个方面对传接球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同水平段制订出相应的评价内容。

一、足球传接球学习效果的现状分析

1.单个技术动作效果较好,学习过程中彼此沟通少

从课堂效率看,足球传接球教学依然存在着课时多、效率低的现象,队员相互之间为了传球而传球,往往出现传球队员只想着自己传球不失误,而不去考虑对方是否能完成接球,同伴之间不能建立起足够的默契和信任。

2.配合能力没得到有效指导,配合意识明显不足

笔者所观察的传接球教学中,更多呈现的是1v1原地重复传接球,足球教师对于学生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指导,造成学生缺乏对传接球的认识,在练习中不能自我判断和选择传球时机和路线。练习的内容偏离实际比赛的需求,导致学生平时所学的技术动作不能在运用场景中得以发挥。

表1 足球传接球各年段学习的达成目标

二、足球传接球学习效果评价指标的构建

对于评价学生的传接球学习效果要有渐进式的评价体系,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从传接球合作的目标呈现、内容设定、评价定位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价,并根据不同水平段制订出相应的评价标准。

1.传接球目标与评价标准的制订是基点

小学整体跨度大,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循序渐进地制订阶段性的目标,以体现不同水平段的学情和结果性标准,呈现配合意识培养的延续性(表1)。

2.技术学习与配合意识同步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学情,确定传接球技术学习和配合意识的学习内容,由易到难,由双人到多人,由技术到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准确实施评价的核心(见表2)。

依据课程标准精神和传接球教学的特点,把学生的意识作为传接球教学的首要因素,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建立起配合意识,逐步掌握在不同情况下应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并在不同水平段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环环相扣,体现评价的渐进性(表3)。

3.传接球学习效果的定性评价

不同水平段的传接球标准不同,依据渐进式的知识和技能评价,用三个等级来评价学生的传接球合作技术(表4)。

足球传接球教学的过程是技术练习到技能提升的过程,也是在不同条件下同伴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通过渐进式的教学,按不同年龄段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传球者和用球数量由少至多,传球距离由近及远,传球路线从单一到多向,让学生在这种渐进式的教学中完成技术到技能的“跃迁”,使队员在技能运用中学会和同伴一起配合,逐步建立起配合意识,并最终能在比赛中通过传接球的配合来完成彼此思想意识的传递。

表2 技术与体能指标

表3 配合意识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指标

表4 评价学生传接球合作的三个等级

同时,在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作为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总之,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使评价标准呈现多元性,并注意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同伴,并处理好教师与学生评价、能力与情感评价等方面的结合,以发展的眼光去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传接球传球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传球游戏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莲心宝宝有话说
浅谈初中校园足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