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2018-02-20 07:39柴成华
乡村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背景课程体系战略

柴成华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大学生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契机进行创业,既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1]。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高校需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知识与技能,使大学生转化成现代化职业农民[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3]。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培养对策、大学生农村创业资源以及农村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对策方面。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战略性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具有很高的战略性价值,有助于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1 有助于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引入创新思想和模式,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更多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有助于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4]。

1.2 创新乡村经济发展组织类型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在农村进行创新创业,使过去以散户为主的经济组织,逐渐转变为新型经济组织,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

1.3 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到农村创新创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人才保证,坚持服务农村、农业、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鼓励和吸引更多大学生到乡村创新创业成为主流就业方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乡村创新创业项目。但是针对大学生乡村创业,还存在国家相关政策操作空间较小、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以及对大学生乡村创业存在偏见等问题,再加上大学生自身意志不够坚定,缺乏乡村创业真实体验,无法保证创新创业成功率。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大学整个学习生涯,构建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三层次”课程体系。

3.1 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涯

乡村创业不能是大学生一时激情所致。因此,高校需要将乡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大学一年级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提升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意愿;大学二年级,注重就业指导教育,增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乡村创业训练体验,使之有效识别乡村创业机会[5];大学三年级,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乡村创新创业体验与实践。具体如表1所示。

3.2 构建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三层次”课程体系

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三层次”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是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目的是培育创新创业意识;第二层次是乡村创新创业的专业化指导课程体系,主要目的是乡村创新创业方法与技能训练;第三层次是乡村创新创业专题培训课程体系,包括案例研究、培训讲座方式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了解更多乡村创新创业项目[6]。具体见如表2所示。

表1 乡村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分布

表2 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三层次”课程体系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保障对策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促进大学生进入乡村开始创新创业,需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如搭建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融资渠道等。

4.1 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持

为了提升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信心和决心,地方政府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等,营造全社会支持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增强大学生乡村创业动力[7]。

4.2 搭建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地方高校可以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在乡村进行创业提供咨询帮助。同时匹配创新创业导师,提供乡村创新创业信息,提供财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方面咨询、团队建设服务以及金融与投资服务等,为大学生乡村创业延伸空间等,如图1所示[8]。

4.3 建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融资渠道

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政策补贴、农业保险和银行贷款,但这对于大学生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拓宽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融资渠道,放宽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贷款条件。

图1 大学生乡村创业实践平台和服务体系

5 结语

大学生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能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力量,鼓励大学生到乡村进行创新创业,不仅可以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年轻力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

猜你喜欢
背景课程体系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