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油孩子》国外研究综述

2018-02-20 23:57王竹英
现代交际 2018年21期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王竹英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本文从笔者收集到的国外研究专著、期刊、硕博论文着手对《柏油孩子》国外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力图理清其研究发展脉络,为国内研究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柏油孩子》 国外研究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1-0105-02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文学评论家,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自1970年起她相继创作出版了10部反映黑人生活与命运的长篇小说。《柏油孩子》(另译作《沥青娃娃》《柏油娃》)是莫里森的第四部小说,出版于1981年。该小说主要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吉丁和儿子(本研究中男女主人公名字Jadin和Son采用2005年胡允桓的译本)的爱情故事。复杂的阶级、性别、种族问题与他们的爱情交织在一起,两人最终分手。

笔者通过Ebsco外文数据库检索,发现迄今为止与《柏油孩子》相关硕博论文有24篇,涉及该小说的专著、论文集、期刊论文不计其数。笔者从收集到的文献梳理发现欧美学界对《柏油孩子》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

一、萌芽期(1986—1999年)

1981年《柏油孩子》一出版便位居《纽约时报》畅销榜达4个月之久,莫里森也因此成为首位荣登《时代周刊》封面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尽管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深受读者欢迎与肯定,批评家们却将《柏油孩子》诟病成莫里森作品集中“受到的褒奖最少,研究关注度最低”[6]P471的小说。在其出版后的5年间,即1981至1985年,几乎没有任何批评家关注该小说。自1986年开始,批评家和学者才开始解密这本表面上看起来“含混”“缺点很多”的小说。

早期研究大多都在诟病小说隐晦的情节和模糊的开放式结局。如1986年,James Coleman在The Quest for Wholeness in Toni Morrisons Tar Baby一文中指出吉丁和儿子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虽然有着黑人的外表,但思维、生活方式、价值观已完全被白色主流文化所同化,一个从里到外都是黑人传统文化的代表,两人虽然看似截然不同,但又十分互补;对于黑皮白心的吉丁,莫里森言语间透着否定,但又将她塑造成一个获得良好教育,事业成功的坚强女性,这种矛盾让读者困惑;小说貌似美满的结局中莫里森没有明确吉丁与儿子恋情的失败是好是坏,吉丁的白人化的西方价值观是否是她获取成功所必要的条件,儿子是否必须丢弃传统黑人价值观和信念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小说是一大败笔。

少量早期研究关注了《柏油孩子》的写作技巧与特色。1987年,Lauren Lepow分析了该小说中的二元对立和故事原型。他认为《柏油孩子》以伊甸园神话为创作原形,充分流露出莫里森对于性别、种族、阶级二元对立的批判和解构,作为一个从一开始就不受“非此即彼”二元对立观念影响的角色,吉丁代表了莫里森对于建构“亦此亦彼”多元思维模式的一种尝试。同年,加利福尼亚大学Elliott Anthony Butler-Evans在其博士论文Race,Gender and Desire: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ideology in the fiction of Toni Cade Bambara,Toni Morrison and Alice Walker中研究了《柏油孩子》中的叙事策略以及人物角色思想意識的呈现方式。她认为小说采用对话和复调叙事,对主人公吉丁和儿子的呈现主要通过人物自我表达、第三人称描述和他人的描绘来实现。1988年密歇根大学Cheryl Lynn Johnson的博士论文A Womanist Way of Speaking:An Analysis of Language Use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Toni Morrisons Tar Baby and Gloria Naylors The Women of Brewster Place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柏油孩子》中黑人女性特有的、能反映黑人女性意识的性别语言以及这种语言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二、发展期(1991—1999年)

经过早期的批判、诟病,20世纪90年代,批评界对《柏油孩子》开始改观,他们力图解密小说中的“含混”与“复杂”。如1993年Judylyn S.Ryan认为吉丁回到儿子家乡后晚上独自在屋里看见的拥挤在她房里的黑人女性正是她内心心理斗争的写照,这些黑人女性给吉丁的挑战和启示也许能帮助她重新获得传统的黑人属性,将她的双重意识转变为双重视角。针对小说地点转换频繁这一问题,1999年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Deonne Nicole Minto的博士论文Cultural Suicides,Island Retreats,and Diasporic Revelations:A socio-historical approach to Paule Paushalls Praisesong for the Widow and Toni Morrisons Tar Baby解析认为,《柏油孩子》中吉丁游离于黑白两个世界,逐渐失去了民族文化之根,但女主角的加勒比岛之旅不是民族文化自杀之旅,而是重塑民族身份之旅。1997年秋天 Malin Walther Pereira在《美国多种族文学》(MELUS)杂志上发表论文Periodizing Toni Morrisons Work from The Bluest Eye to Jazz:The Importance of Tar Baby,认为《柏油娃娃》这部作品在对读者把握莫里森早期作品向后期作品的过渡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莫里森早期的作品关注殖民化对美国黑人个体及群体的影响,而后期的作品聚焦于对美国黑人的文化和历史去殖民化进程的探索,《柏油娃娃》在莫里森的整体创作中起到转承后期关注点的重要作用。

三、成熟期(2000—现在)

进入21世纪,《柏油娃娃》研究飞速发展,研究数量和质量飞涨,其中不乏研究深入的专著、论文集。J.Brooks.Bouson在其2000年出版的专著Quiet As Its Kept:Shame,Trauma and Rac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中从心理分析、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柏油孩子》中在文化霸权影响下黑人遭受的精神创伤和种族羞愧感,以及后民权时期,黑人内部阶级分化、民族同一性受到极大的挑战的背景下,新一代的黑人青年在黑人社区遭遇的身份危机问题。内化的民族羞耻感给美国黑人的身份建构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面对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民族的剥削与压迫和羞辱,莫里森在该小说中对白人资本主义进行了反羞辱。2004年Doreatha Drummond Mbalia在其出版的专著Toni Morrisons Developing Class Consciousness中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论述了莫里森在《柏油孩子》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她认为莫里森在创作这部小说时终于明白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是导致非洲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压迫的真正原因,反映出莫里森完善的阶级意识。同年Andrea O'Reilly在其出版的专著Toni Morrison and Motherhood:a Politics of the Heart中运用三章对《柏油孩子》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母女链的断裂”认为《柏油孩子》中吉丁在女孩向女人过渡的青春期阶段失去了母亲,导致传承黑人文化的母女链断裂。吉丁失去了母亲在女性行为规范方面的引导,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女人,内心的害怕使她拒绝接受黑人传统文化中女儿、母亲的角色,她认同白人文化,渴望成为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第四章“重接母女链”(“Reconnections to the Motherline”)中认为儿子充当了引领吉丁回到黑人社区埃罗、重接母女链的引路人角色,但儿子身上强烈的男权意识注定他是个失败的引导人。黑人社区埃罗的封闭落后让吉丁最终选择了离开。第五章“母性的干预”(“Maternal Interventions”)中分析了《柏油孩子》中白人女性玛格丽特由于儿时母亲对其教养的忽视导致她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没有学会如何爱自己以及如何为人妻、为人母,这成为玛格丽特自我缺失的主要原因。

莫里森系列研究中《柏油孩子》所占分量越来越重,同时专门研究《柏油孩子》的博士论文也层出不穷。2000年莱斯大学Lorena Jean Horton的博士论文Psychological Intersexuals:Gender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认为吉丁和儿子在心理上表现出双性特征,这种双性特征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莫里森的这种安排迫使读者放弃好坏、黑白、男女的二分法观念,将这些概念在人物角色身上糅合体现,赋予他们寻找新身份的自由,用一种新的语言准确反映角色努力构造的那个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真实的个体形象。2004年康涅狄格大学的Allison Chandler Singley在其博士论文Spurious Delusions of Reward:Innocence and United States Identity in the Caribbean of William Faulkner,Toni Morrison,James Baldwin,and Russel Banks中指出莫里森將《柏油孩子》故事场景设在虚构的加勒比地区,意在拂去加勒比海地区的传说迷雾,揭露小说中被人物角色忽视、否认的,通常是令人生厌的那一部分性格特征。2009年马里兰大学Robin Virginia Smiles的博士论文Romance,Race and Resistance in Best-Selling African American Narrative,运用种族批评理论分析莫里森笔下的浪漫爱情小说《柏油孩子》。他认为莫里森在《柏油孩子》中将爱情与种族问题相结合,是对当时以白人女性之美为标准、缺乏民族多样性的流行爱情小说的一种批判。

不胜枚举的期刊论文对小说中的某个概念、意象、黑人身份追求等方面进行解析,极大地丰富了柏油孩子》研究。2008年Linda Krumholz在《当代文学》发表论文Blackness and Art in Toni Morrisons Tar Baby,综述了评论界对该文本中“黑人性”的不同理解,认为莫里森在小说中建构的“黑人性”不是一种判断方式或标准,而是一种融合了历史、修辞、伦理和看待、感知世界的方式的一种美学策略。大部分学者和评论家认为《柏油孩子》中的黄衣女人象征着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拥有真实感的自信黑人,黄衣女人的真实、自信衬托出白人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吉丁的不真实,小说的结局中吉丁最终返回巴黎的行为被解读为她最终摒弃了非洲黑人文化遗产和自己的“黑人性”。2012年Angela Shaw-Thornburg在《分析人》杂志第一期上发表论文The Woman in Yellow in Toni Morrisons Tar Baby,认为作品中的黄裙女人作为一个真实的旅居巴黎的非裔人物,与吉丁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小说的结局可以解读为吉丁受到小说中其他非裔美国人的影响,回到巴黎开始探索非裔美国人身份的“新属性”。2012年Cecily E.Hill在《中西部季刊》发表的论文Three Meals:Eating Culture in Toni Morrisons Tar Baby从饮食入手探究还原当时的美国社会和小说中的人物性格。

在经历了初期的诋毁、诟病,《柏油孩子》逐渐为学者、批评家接受,慢慢发展至21世纪进入研究热潮。国外研究也带动了《柏油孩子》在中国的研究,该小说在中国的研究自2000年开始起步逐渐丰富、多元起来。

参考文献:

[1]Bouson,J.Brooks.Quiet As Its Kept:Shame,Trauma and Rac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0.

[2]Krumholz,Linda.“Blackness and Art in Toni Morrisons Tar Baby”[J].Contemporary Literature,2008,49(2):263-292.

[3]Lepow,Lauren.“Paradise Lost and Found:Dualism and Edenic Myth in Toni Morrisons Tar Baby”[M].Toni Morrisons Fiction:Contemporary Criticism.edi.David L.Middleton.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2000:165-181.

[4]Mbalia,Doreatha Drummond.Toni Morrisons Developing Class Consciousness (2nd edition)[M].New Jersey: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2010.

[5]OReilly,Andrea.Toni Morrison and Motherhood:a Politics of the Heart[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4.

[6]Peterson,Nancy J..“Introduction:Canonizing Toni Morrison”[J].Modern Fiction Studies,1993,39(3&4):461-479.

[7]Ryan,Judylyn S.“Contested Visions/Double-Vision in Tar Baby”[J].Modern Fiction Studies,1993,39(3&4):597-621.

[8]Shaw-Thornburg,Angela.“The Woman in Yellow in Toni Morrisons Tar Baby”[J].The Explicator,2012,70(1):53-56.

責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托尼莫里森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寻找机器人城(7)模糊的回忆
美貌只值两块饼干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我想自己做
澳总理将对美进行“亲密”访问
戒烟公司
托尼逃跑
走得快和走得远
一分钟改变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