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富一方百姓 扎根农村建美丽家园

2018-02-21 12:17刘久锋
农村百事通 2018年23期
关键词:鹌鹑遵义市农民工

刘久锋

编者按: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很多村民都将“张总”挂在嘴边夸赞。村民口中的张总,叫张明富,他是贵州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南飞雁”,也是“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第一人”。他有多重身份,从“农民工”到“企业家”,再到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人大代表,但二十几年来他却一直只做一件事:带领乡亲们创业,脱贫致富。如今的他,已然是农民的“代言人”。

昔日“南飞雁”  今日“还巢凤”

1962年,张明富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与今天的便捷交通相比,30年前的贵州省遵义市交通极其不便。大山深处的大坎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出行全靠步行。农耕时代,土地尤为珍贵,而张明富所在的大坎村山多地少,是一个当地能人都弃而远之的穷乡僻壤。

从记事起,张明富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得很艰难。上学后他暗下决心:考上大学,走出穷山沟。张明富17岁那年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然而,他的大学梦却因家里的一连串不幸破灭:母亲身患重病住院、爷爷干农活意外摔死、奶奶重病缠身过世。办完丧事后,家里一贫如洗,还欠下600元外债。那时,他上学一个星期只需要两元生活费和4公斤玉米,但家里却再也拿不出了。就这样,只读了两个月高中的他含泪离开了校园,走上漫漫打工路。

为了凑钱给母亲治病,他在医院附近的金塘中学找到了漆黑板的工作,一周能赚几十元。为掌握油漆的反应时间和火候,他在夜里也是每两小时起来一次,观察油漆的变化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油漆技术突飞猛进,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相关信息通过电台传递到了交通闭塞的大坎村。张明富听了广播后心潮澎湃,他想去改革开放的“潮头”——广东找找机会。太想走出去看看的张明富没有多想,带上简单的行囊就出发了。几经周折,张明富到了广东顺德,在一个家具厂当油漆工。油漆是他的强项,凭着过硬的技术,张明富很快就成了厂里的骨干,工资也从每月1200元涨到了3000元,这个收入在当时相当可观。

在外务工那些年,见惯了城市的繁华,张明富也攒下了6万元存款。但每每想起家乡仍然贫困,张明富返乡创业的想法就愈发坚定。20世纪90年代的大坎村,男女老少不是用洗衣粉就是用肥皂洗头,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张明富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于是,张明富决定创办一家化妆品厂,让父老乡亲用上洗发水。

说干就干,张明富在团泽镇成立了贵州梦丽雅化妆品厂,填补了贵州没有一家高档日用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空白。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公司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带动就业百余人。几年后,工厂从租用旧厂房发展到了自建新厂房。这一次,张明富将新工厂直接建到了大坎村凉风组。

2015年3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蒲宇飞带领调研组到大坎村梦润集团调研后,曾感慨:许多返乡创业者都是将企业建在城镇,而张明富将企业建在乡村,真正是一个可持续、可复制的“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最好的示范和典型。2016年12月,张明富被农业部评为“100名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将“烫手山芋”变成“香饽饽”

2005年,团泽镇发展特色养殖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当地农民大规模养殖鹌鹑后却找不到市场,收购价一降再降,养殖户亏损严重,纷纷罢养。眼见鹌鹑产业即将面临崩溃,这时,当地党政领导想到了张明富,希望他能出来带动鹌鹑产业发展。

在村里人看来,化妆品厂才站稳脚跟,这时候“插手”鹌鹑产业这个“烫手山芋”,张明富一定是脑子进水了。然而,张明富并没有犹豫,他拿出准备在城市承包工程的1500万元成立了贵州梦润鹌鹑公司,提出了“以市场带加工,加工带养殖,养殖带种植”的循环经济模式,带领农民发展鹌鹑产业。

农户刚发展起来,鹌鹑蛋也大量上市了,全国多处却发生了“禽流感”,所有禽蛋滞销。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公司在自己损失严重的情况下,挤出大量资金将农户卖不出去的鹌鹑蛋回收悄悄销毁,把损失留给自己,树立了养殖户的信心,稳住了产业基础。

如今,梦润鹌鹑公司先后开发了鹌鹑精肉干、糟辣豆豉鹌鹑、香辣鹌鹑、卤鹌鹑蛋、鹌鹑盐蛋等系列产品,企业被国家标准委评为“国家级鹌鹑养殖标准示范区”,被农业部授予“回乡创业光荣”称号,获各类专利30多个……在张明富的带领下,“烫手山芋”变成了大坎村村民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从“企业家”到“农民代言人”

企业步入正轨后,张明福把眼光投向了大坎村之外的广大农村。在外务工及经商多年,张明富到过不少地方的农村,他发现,情况与他所在的农村大同小异。他担任遵义市政协委员和贵州省人大代表后,又特意前往多地调研,发现问题比他想象中还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严重、土地荒芜、儿童留守、老人空巢……

“要让农村重焕生机,鼓励返乡创业很有必要。”张明富认为这个事,必须要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希望加大对返乡创业的支持,让后来者少走弯路,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增强农村活力。”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反映。2007年的除夕夜,张明富拿起笔,书写那封他深埋心底、酝酿已久的信。从遵义市农村外出务工基本状况出发,论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向总理提出建议。2007年3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信件上批复:“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予鼓励和支持,张明富同志的建议值得重视。”

2011年6月,張明富又根据大量调研情况,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写信,提出建议。不久后,这封信得到李克强的批示。

多年来,张明富不仅用实际行动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还一直致力于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呼吁,他给总理写的信,直接促成国家层面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因此张明富也被誉为“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第一人”。

如今,张明富回乡创业是一道证明题,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更让张明富欣慰的是,他的行动逐渐感召了其他村民,一批村民加入了返乡创业的队伍,大坎村也变得更有活力。为支持返乡创业,张明富在村里建了梦润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后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将该创业园列为“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

从“企业家”到“农民代言人”,张明富说,他的根在农村,他的梦想就是带领大坎村及周边乡镇的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梦。

猜你喜欢
鹌鹑遵义市农民工
超越函数ex,lnx与几个导出函数公式及应用
斗鹌鹑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鹌鹑街的秘密
鹌鹑迷宫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要自由的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