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体验,让阅读教学向深处漫溯

2018-02-22 12:54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邹一军
新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骡子大黑省略号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 邹一军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给予学生广阔而自由的学习氛围,将时间和空间完全都交还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性体验,丰富并拓展学生的情感方式和经验,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一、铸造平台,创设自主性体验的有效阵地

自主性学习的践行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平台,并不是随着教师将教学要求一布置就了事,学生就能自动地开展自主性学习。这就跟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一样,需要注意留心探究知识过程中的问题。学生一旦以全情的状态投入,便开启了自主性体验的过程,他们在积极思维的伴随下自主性思考问题,自主性理解体悟,这就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其内在的因素,使得自身个人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效果的不断发展。

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中,教师就借助二胡曲《二泉映月》来渲染氛围,组织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呈现出解说词:这首经典的二胡曲,以感伤的曲调为情感的基础,时而深沉,时而悲怆,时而激昂,时而傲然,你们能够根据乐曲的旋律来感受阿炳此时此刻的心境吗?学生纷纷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文本的内容,进行交流分享:我好像听到了阿炳在倾吐内心的痛苦和屈辱;我好像听到了阿炳在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之情;我好像听到了阿炳在困苦之中,还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

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回答不仅走进了音乐,走进了文本,同时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将自己日常积累的情感与文本人物内在的情感进行有机交融,在自主性体验中促成了理性的提炼和感性的升华,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遴选素材,构建自主性体验的多维内容

入选教材中的文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中任何一个点都可以进行深入实践的探究,而需要为学生研制出适切体验的内容,使其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性体验的资源。

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教师就设置了这样的训练内容:如果说你现在是到山上去寻访课文中“隐者”的贾岛,你将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这首诗歌的内容与感受呢?你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贾岛此时此刻的心情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不再是一个阅读古诗的旁观者,也不再是一个事不关己的第三者,而是完整故事的经历者,避免对诗歌进行机械而生硬的理解,并用自己的积极参与和体悟真正走进文本的内在世界,从而形成对诗歌意境的感知,形成对诗歌情感的独特性体验。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就需要敞开心扉,随时包容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可能性。无论是对,还是错,都是学生自身形成的独特体验,都需要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给予不断地肯定、补充和完善。

三、调整状态,唤醒自主性体验的亢奋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体验最鲜明的方式就是主体化和个性化,学生参与体验活动时的态度和意识决定了学生体验性水平的不同。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性体验,这是引导学生践行主体性的首要任务。只有强化学生体验时的专注度,让学生的思维、精力以及情感融入在文本意境之中,以亢奋、积极的状态进行自主性认知、自主性辨识、自主性感受,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体验不断向深处迈进。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就是讲述了彭德怀在战士们非常饥饿的情况下,命令枪杀大黑骡子的经过,表达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高尚情怀。当第三次命令之后,枪声响起,大黑骡子应声倒地,彭德怀“向着大黑骡子倒下的方向缓缓地摘下了军帽”,文章运用了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又以一个省略号,将自己千言万语想要表达的情感都蕴藏其中。语言虽然简洁,但给学生留下的想象空间却非常广阔。为此,教师紧扣文本中的语言“缓缓摘下军帽”和省略号标点,引领学生从文字符号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你觉得彭德怀缓缓摘下的这个动作传递出怎样的情感?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你能对课文中的省略号进行必要的补充吗?学生纷纷展开想象和体验:彭德怀想着一路走来,大黑骡子曾经给自己带来的贡献,回想着大黑骡子的作用;彭德怀是在想以后没有了大黑骡子,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彭德怀是在想着,如果不这样做,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在这片草地上,这是彭德怀更不愿意看到的……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从彭德怀的角度进行的思考、体验与补充,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文本,更有效地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了感知与洞察,历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体验是一种主体性心理过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会在体验的浸润下,形成深入辨析、立体感知的多维效果,自主性体验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他们核心能力的提升奠基。

猜你喜欢
骡子大黑省略号
省略号
省略号来了
尊贵的骡子
省略号
大黑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逻辑思维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绕口令、谜语
不幸的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