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圆”的融通
——《为别人画像》习作教学探究

2018-02-22 16:34江新芳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例文画像技巧

江新芳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如果课堂重在统一指导,习作会呈现千人一面;如果课堂倾向自由表达,习作呈现又会杂乱无章。只有将两者融会贯通,三年级儿童的习作能力才能得到欣欣然的发展。回想本学期市级习作赛课的历程,我一路走来边磨边思,边磨边改,边磨边找最佳捷径——“方”与“圆”的融通是最大的收获。下面以近期打磨习作教学《为别人画像》(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为例。

一、向“方”走:重统一指导

课堂开始,初读作文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目标——能抓住特点为别人画像;接着出示例文《赵建设和武建设》,观察作者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习先写外貌后画兴趣爱好的成文思路,习得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人物特点画像的表达技巧;然后找一位班级里有特色的孩子,指导全班一起观察,并按例文的表达形式模仿习作;最后让学生迁移运用,自由画像,给自己身边的人画像。

肯定:三年级学生对习作还缺少一定的把控能力,是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落笔成文的。本课教学设计中,我用例文引路,较细致地逐句分析,学生习得了作者抓顺序画外貌的表达技巧。另外,我通过现场指导操练全班画像,进一步巩固了抓特点画像的表达技巧。学生经历课堂上的两次统一指导,明白画像要抓住特点、要按一定顺序,知道给人物画像的一般构思框架。从课堂效果看出,学生提笔写作不走弯路,没有畏难情绪,习作效率大大提高。

反思:三年级学生模仿力超强,我在课堂上的引领即“牵”的痕迹太多,“唯师性”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因为我在课堂上分析例文画像教给了学生写作顺序,当场训练画像进行了全班辅导,所以在后面对学生作文的批阅过程中,发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很相似,都是统一的模式,程序化般先描写人物外貌、体重、衣着,再写人物兴趣爱好,句式、用词、修辞手法都差不多,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学生选择描写人物兴趣爱好的事例都跟课堂上指导的一样。

追问:规范有了,看似达到了习作的要求,可缺了语言的灵性。那么,学生习作能更鲜活吗?

二、向“圆”走:重自由表达

第二次试教,我先初读作文要求,让学生明确习作目标;接着直接提问:“你最想画谁?为什么?”以此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然后学习例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为别人画像的,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特点进行画像;最后不再进行全班统一指导,改问:“你准备怎样画出属于你自己的有特色的像?”肯定学生各种自由表达,以期让学生写出“百花齐放”的个性作文。

肯定:三年级的学生,童真童趣得到自由舒展。本课教学设计,舍弃全班统一指导环节,鼓励学生抓住人物特点说自己想说的,说别人想不到的,因此学生习作中出现很多幼稚又荒诞的语言,但这恰恰是学生最独特的表白。课堂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回馈的是个性语言的灵动。

反思:三年级的学生,习作技巧尚在起点,谋篇布局更是还无章法可循。因为我放手太多,没能从开头结尾、结构顺序、表达形式等方面作细致的分析指导,一味强调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一些学生反而无从下笔。大部分学生写到哪算哪,结构顺序章法全无,出现语句不通的毛病,呈现大量随意作文,即便有灵性创造的语言,也被淹没在无序的作文架构里。

追问:自由有了,写出了灵性的语言,可缺了表达的技巧,学生习作能走远吗?

三、齐步走:“方”与“圆”融通

两次课堂的得失,引发我对习作教学的思索。三年级的学生,习作语言有儿童灵性,可习作技巧还未真正得法,我要追求习作课堂双管齐下的最佳教学效果。

这一回,教学伊始我以游戏导入——:“给别人画像,让同学猜”,充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倾诉,自己准备怎样构思写出人物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思维表达;然后趁热打铁,屏显学习例文,比较自己习作构思与例文的异同,统一指导习作构思、顺序等技巧;最后学习例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追问学生:“你能写得与作者不一样,甚至比作者写得更好吗?”激活学生独特体验的自由喷发。

此次教学设计,基于习作构思形式的统一指导,尊重儿童思维与语言的自由。从学生课后习作情况来看,学生写出了有序、有法、有情地个性作文,同时我也更深层次地感悟到“方”与“圆”的融通对于三年级起步作文的价值。

1.关注语用:技巧指导的必要

课标在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事实证明:学生习作能力,以及一些规律性的习作技巧,只有在语言的实践训练中习得。三年级的学生,站在作文的起点上,关注语言的运用迁移,统一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习作,要关注语言的运用。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习作成文的思路技巧、表达形式等,在起步阶段,不仅要教,还要扎实教、多次练,教师手把手扶是手段,学生自由表达是目的。这样,学生的习作技巧与能力,在一次次统一指导下的大量实践训练中,不断形成并提升。统一是习作成文的基础,也是习作自由与创造的起点。

2.关注语言:自由倾诉的需求

课标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三年级的学生,正是童心飞扬的烂漫年龄,在统一指导的基础之上,教师一定要学会俯下身子倾听学生自由表达的需求。

习作,要尊重儿童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在起步阶段,应充分唤醒学生的“自我场”,尊重学生特有思维,让学生的语言“童言无忌”,鼓励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语言,而不是鹦鹉学舌。对习作语言的指导,不宜过细,只需自由,追求独特。教师要将学生习作拉回自由表达的轨道,让学生的习作语言表达由程式化走向自由与灵动。

这一次的习作磨课经历让我充分领悟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融通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三年级的习作课堂,还将不忘初心,一路思考,一路收获。

猜你喜欢
例文画像技巧
威猛的画像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00后”画像
画像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