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试题看基于阅读力提升的课堂教学

2018-02-22 16:34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词语文本阅读教学

李 霞

期末检测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测的重要方式,具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等功能。那么基于学生阅读力的提升,如何从试题中窥视课堂阅读教学的指向,以实现教评一体化呢?笔者尝试着把检测阅读题与课堂教学进行比较,以此作为改进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力的依据。

一、阅读力的内涵究竟指什么

阅读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课标明确了学生阅读的总目标和评价方向,却没有对阅读力进行详细具体的阐述。国际儿童评估计划(简称PISA)这样定义:“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字的能力,旨在达至个人目的、发展个人知识及潜能,并能参与社会。”这里,阅读能力被细分为“理解、运用和反思”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那么,聚焦到具体的一篇文章,学生在阅读中究竟该培养怎样的能力呢?我们不妨通过两道学业测试中的阅读题,进行更为具象的解读和思考。

【阅读题一】(四年级)

《纸钢琴》讲的是一位父亲为了让爱音乐的女儿拥有一架钢琴,拼命挣钱,攒足钱去购买时,钱不幸被偷。父亲只好给女儿做了一架纸钢琴,女儿似乎明白了一切,欣慰地在纸钢琴上弹奏。

作为四年级的一篇课外阅读题,四道考察题分别是:

1.用“______”画出描写女儿“酷爱音乐”的句子。

2.“看到女儿趴在阳台上,手指在阳台上跳跃着,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父亲的一桩心事”是指______。“裹着浑身泥灰倒头便睡”让你体会到______。

3.想象一下,拿到纸钢琴后,父亲和女儿会想些什么?仿照画横线句子的句式写几句。

4.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你用三四句话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题二】(六年级)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是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与孩子交谈的口吻,结合生活中的点滴回忆,剖析了一位母亲对孩子冷静而又深沉的爱。

文后有几道这样的阅读题:

1.妈妈打孩子的原因很多,请根据文中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两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

2.你的父母打过你吗?你现在知道父母打你的原因了吗?这篇文章是以母亲的视角来写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仿照开头,以子女的视角给自己母亲写一段话。

3.“打与不打都是爱”,对于父母打孩子这件事,你有怎样的看法?

【阅读题一】第1题,考察的是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出直接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察的是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断并解释重要词句的语境意义,并根据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内心。第3题,考察的是学生合理利用文本信息,将文本与生活进行联结运用的能力。第4题考察的是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多个信息并进行整体感知的概括能力。

【阅读题二】第1题,考察的是学生从文本的多个段落中提取信息,并简单概括的能力。第2题,考察的是利用文本信息,链接生活,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第3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文本的主旨作出判断、评价的能力。

从上面两道阅读题可以看出:考察儿童的阅读力,其实就是考察儿童对于文本的感知、理解、运用、反思的能力,这是一种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力。按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笔者以为阅读力可以细分为:提取信息的能力,推断解释的能力,整体感知的能力,评价鉴赏的能力,联结运用的能力。

二、如何将阅读力的训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提取信息的能力、推断解释的能力、整体感知的能力、评价鉴赏的能力及联结运用的能力,这“五力”各有不同,又相互有紧密联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将“五力”训练落到实处,并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识文辨体——提取概括能力训练要顺藤摸瓜

提取信息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又可统称为概括能力,这一直是小学生阅读提升的一大难点,学生需要在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后,从直接提取信息开始,到跳跃式间接提取,进而进行整理归纳,融合提炼,形成自己的表达。从【阅读题一】中的第4题可以看出,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概括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藤蔓,再适当引领、点拨。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分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顺藤摸瓜,巧妙概括。对于叙事性的文章,可以按“六要素”来概括;对于状物类文章,可以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来概括;对于说理性文章,可以找中心句来概括。此外,“课题扩展法”“段意合并法”也是小学阶段经常使用到的概括方法。

薛法根老师在执教《剪枝的学问》一文时,就针对中年级学段特点,结合叙事文的特点,巧妙以文中三个非连续性的时间词为突破口,“我几次到王大伯家的桃园去,分别是什么时候?”让孩子围绕时间词“去年冬季的一天”“春天到了”“暑假里”,说说发生了什么,再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提取关键词“忙着剪枝”“红云片片”“结满桃子”,用关键词说三句话,进而启发孩子“现在谁有本事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段话?”最后,告诉学生,这三句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完一篇课文要学会“概括”。概括要注意两点:其一,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概括;其二,要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短短五分钟的教学,既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教会学生何为关键词,何为概括,又渗透了概括的方法——关注了段落开头,关注写作顺序,关注关键词。这样的教学张弛有度,有章有法,如此抽象的“概括”已经变成一种顺藤摸瓜的文字游戏,潜游其间,乐在其中。

2.一唱三叹——推断理解能力训练要见木见林

【阅读题一】中的第2题,是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旨在检测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揣摩句子背后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的言语训练似乎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固有环节,也是阅读力测试的重要内容。

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现今的阅读测试往往把考查某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语义作为一个热点。因而,在进行词句训练,特别是进行高段的词语教学时,需要精选重点词语,涵之咏之,层层深入,既要关注词语的“小语境”,还要纵观全文的“大背景”,前后关联,一以贯之。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一文时,深入解读文本后,发现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平静”,于是,设计了以下三步教学:一,学生抓关键词“平静”,自主揣摩出“母亲此时内心安静,不气愤,不计较,对他人有爱”;二,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平静”,主动质疑探究:相同的词语——“平静”,前后意思有何相同,有何不同?学生通过静心阅读,欣然发现:两次“平静”的主体都是母亲,不同的是“平静”的情境和表达:第一次是母亲面对扎错针的护士,用平静的眼神鼓励对方;第二次是母亲面对歉疚的护士,用平静的语言宽慰对方。从无声的眼神到有声的语言,从鼓励到宽容、安慰,母亲对他人的爱的表达让读者感同身受;三,当学生的思维打开之后,教师及时点拨:“从两次‘平静’相同与不同之间,你体会出什么?”学生“愤”而启,“悱”而“发”,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感受到母亲对他人的鼓励、对他人的宽容,这种爱让每一个人感到温暖而幸福,“将心比心”的意蕴从学生心底自然焕发。

3.和而不同——迁移与思辨能力训练要“双轨并进”

如果说,提取信息能力、推断解释能力、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是指向“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属于阅读的低阶思维。那评价鉴赏能力、联结运用能力的训练则更倾向于让“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落地生根,属于阅读的高级思维。【阅读题一】的第3题、【阅读题二】中的第3题,是让学生在理解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关注文字表达,提取语文要素,进行语言文字的迁移,此处的语言训练是基于语文要素的共性语言进行临摹。【阅读题二】中的第4题,则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成长为“人”,有独立判断和思想的“人”,形成对“父母打子女”这件事的独立认识与判断,培养学生初步的评判意识,此处的语言训练是基于人文元素的个性思维表达。这一摹一创之间,既有基于共性言语吸纳,习得了阅读和表达的方法,又有个体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处理好“联结运用”与“评价鉴赏”的关系,就是处理好语文要素和人文元素的关系,关注“文”与“人”的相依相立,做到张弛有度,有情有法,不可失之偏颇。在执教《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有位教师凸显语言要素,过于“扎实”地设计了三次练笔环节:模仿文中的环境描写,写一写中秋夜色;仿照第三自然段,用连续动词写自己包饺子的过程;模仿文中对话,自己写一段对话,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40分钟的课堂,仅练笔就花了25分钟,而读书的时间只有3分钟。课后,学生对“启示”一词置若罔闻,更别谈对文章核心价值观的思辨与悦纳。试问,这样的语言实践是否真正有效?教师眼中光有“文”,而未有“人”,如此教育下的学生成了言语生产的机器,文字只是变成可以重建的原材料,句段成了一个个按规律堆砌的模型,这样的语言教学失去汉字本身的丰富意蕴与情趣,又如何“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言语表达形式是基于言语内容的表达,摒弃了内容的理解,剔除了价值观与审美的悦纳,言语形式就如同失去了灵魂,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阅读检测是诊断教学质量、反馈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透过试题的解读,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看到课堂阅读教学的落点与指向,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此,才可不断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词语文本阅读教学
容易混淆的词语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找词语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一枚词语一门静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