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强国贡献“核”智慧

2018-02-22 01:45本刊评论员
军工文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强国基础科学

本刊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核”,是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原理的探索,其成果不但能扩大科学理论领域,还能提高应用研究的基础水平,因此对于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和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常常带来生产的革命性变化,催生重大应用。

核物理研究的是微观世界里物质运动的规律,包括原子核的结构和反应、射线束产生和探测等。核物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首先是处于基础研究位置,直接面向“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等基础科学核心问题。核物理又是持续引发重大应用的领域,核能、核安全、核技术应用等在国家总体科学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时期,核物理学科具有不可缺少的科学和战略价值。

只有善于创新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实践一再证明,在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中,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实际是国家发展的主动权。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是我们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以“鼎新”带动“革故”,打通强盛国家的通道。核物理所担负着为中国核工业与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技术支撑,培育创新思想,培养高端人才的国家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老一辈科学家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无须追求虚名,而应追求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创新。

有创新决心是一回事,能不能创新是另一回事。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追求科学的发现,以爱国的情怀将自己奉献给科学和祖国。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努力激发创新活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國家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猜你喜欢
强国基础科学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秦晋争霸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