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8-02-23 02: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8期
关键词:题目创设情境

(湖南省永兴县便江镇龙山小学 湖南郴州 423000)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应用情境创设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理论、知识具现化,让学生可以直观感触到数学知识,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想要提高问题情境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审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现生活与理论的融合,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数学教学时创设含有生活性数学问题,使得学生接受数学初级,并迅速聚焦课堂话题,顺利开展教学。同时要关注三点内容:(1)含有数学信息且具有数学思考价值,排除花架子、走过场等情境;(2)符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学习基础与需求;(3)融合教学环节,推动教学有效开展。

如,“角的认识”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角的图像,通过举例对比的方法得出两条边与一个顶点组成的就是角。接着,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图钉、硬纸条拿出来,指导学生做出活动角,让学生明白两条边的相交的点就是角的顶点。让学生利用吸管做出角,并指出角边与顶点在哪,通过各类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通过这种创设生活情境、活动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二、激发学生联想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激发学生联想,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如,“圆的认识”知识点学习时,创设问题情境-车轮轴为什么装在圆心。如果车轴不装在圆心,自行车骑起来会是什么情况?让学生在塑造出的情境中想象,明白圆心到圆周距离相当,也就是半径相等,车轴安装在圆心才会平稳。当学生认识到圆的半径、直径等知识后,教师给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圆的半径,让学生猜猜可能是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半径15㎝的圆可能是盘子、披萨,如果20㎝,可能是足球、篮球。通过这种设置情境的方法,可以强化学生对圆的大小与半径的认知,深化记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通常都会学习口算,例如九九乘法表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知识,诸如 7×7=49、4×7=28 这样简单的运算,他们张口就来,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的运算知识也就逐渐加大了难度,使得小学生无法通过口算得出结果,例如7×98+8(9+27),这样的试题就需要学生通过竖式运算才能得出结论。

三、联系生活常青塑造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应用题题目类型应该与日常生活存在紧密联系,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题目中展示生活化的以免。应用题题目练习实际,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结合日常的见闻加深对题目的理解,通过运用生活常识、数量关系以及实际问题对问题进行辅助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比如,可以将题目设定在超市、书店、商场、保险、银行利息等方面。以批发市场批发商品为例,给出不同类型商品的单价,在给出需要的商品数量;在给出商场的促销手段,分析两种方式那种更加划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结合实际情况,假定自己是批发商,可以更好地联系实际,从而帮助更好地解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通过整理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明白生活中更多的事物本质。另外,还可以在不同种计算方式上下功夫,在题目上进行修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水平。

四、增加实践活动设置问题情境

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感觉是比较新鲜的,也是比较陌生的,但是生活中事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老师如果创设和生活比较贴近的问题情境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过程更加有亲切感,同时也会让同学们学习数学更加充满热情。

学生好动这个问题是现在小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最直接的说法就是,讲解理论知识和课堂动手实践,儿童更愿意在课堂中自己动手实践。老师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具有实践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长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所准备的教材的长度,让同学们可以相互合作进行测量,这样既能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长度”会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通过将问题情境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题目创设情境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追根求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