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幼儿亲自然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18-02-23 08:53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丁金霞
新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人类情感探究

□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丁金霞

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公民生态素养培养愈加紧迫。基于此,2013年始,我们针对幼儿自然情感淡漠问题,以亲自然情感为重点,以注重感受与体验为原则,开展了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幼儿亲自然活动实践与探索,引导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神奇,激发其感恩、敬畏自然之心,从而产生保护自然的自觉行为。

一、亲自然活动:开展幼儿生态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公民生态素养的培养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幼儿生态启蒙教育是公民生态素养培养的基础。留什么样的孩子给地球与留什么样的地球给孩子同等重要。

“对大自然情感淡漠”是影响幼儿生态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当今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钢筋水泥世界里,周围充斥着电子产品、塑料玩具,远离大自然,或者有的孩子即使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却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缺乏感知,漠不关心,对大自然没有情感。只有对大自然有根植于内心的热爱,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保护环境,有自觉行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于幼儿生态素养培养的需要,迫切需要探索一种以体验、感受为特征,以亲自然情感培养为重点的生态启蒙教育形式。

因此,我们决定以亲自然活动作为幼儿生态启蒙教育的切入点,亲近自然、发现自然、感恩自然、珍惜自然,让幼儿在亲自然活动中,打开自己的感官,充分地感知与体验,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探索自然的奥秘,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进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萌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我们以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借鉴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吸收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同时大量查阅生态教育的相关文献,形成开展幼儿生态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对幼儿、家长、教师开展调查与访谈,把准问题,明确方向。调查发现影响幼儿生态素养培养的主要因素是幼儿与自然太过于疏离,情感淡漠,当前生态教育存在“不入心”问题。基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分析,我们逐步形成了开展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亲自然活动的基本路径,并根据“整体设计、分步推进”的原则,从亲自然游戏拓展到系列亲自然活动,对不同类型的活动逐步展开研究与探索,最后形成系列活动资源包。

二、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亲自然活动目标与基本路径

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亲自然活动针对当前幼儿远离自然,对大自然情感淡漠的问题,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为核心,建构了活动的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与分年龄阶段的目标。

总目标是培养喜欢、热爱、关心、爱护自然的孩子。具体包括:1.喜欢亲近大自然,对身边的自然环境有兴趣,喜欢参加亲自然活动。2.喜欢观察、探索自然,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体验,能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探索天地自然的奥秘,感悟自然、生命的伟大与神奇。3.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人类离不开大自然,萌生对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之情。4.关心周围环境问题,有初步的环境保护责任感,走进湿地、红树林、热带雨林,走近大海,了解海南主要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保护状况。5.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自觉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原则,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

在这一目标体系中,小、中、大班各有侧重:小班重在亲近喜爱自然,中班重点是感受发现自然,大班则重点在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孩子萌发感恩、敬畏自然的情感,进而使其产生自觉的环保行动。

根据亲自然活动中实现的不同层次的生态启蒙教育目标,形成了开展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亲自然活动的基本路径:亲近自然、发现自然、感恩自然、珍惜自然。

亲近自然主要是为幼儿创设亲近自然的环境与条件,带领幼儿进行亲自然游戏,让幼儿在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成长,从小与自然亲密接触,在直接的接触中感知与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喜爱亲近自然的情感。发现自然就是让幼儿开放自己的感官,与自然融为一体,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感知、体验、观察、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秩序与规律,让孩子心灵受到震撼,从而热爱大自然。感恩自然就是通过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动物、植物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了解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懂得自然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人类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从而产生感恩地球、敬畏自然的情感。保护自然就是让幼儿在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懂得了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当前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以及生态破坏对地球、对人类的影响,探究生态遭破坏的原因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从而产生珍惜资源,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并自觉在生活中付诸行动。

这一路径是开展生态启蒙亲自然活动的四个层次,也是亲自然活动开展的四个环节,具有一定的递进性。但不同类型的亲自然活动,侧重点不一样,生态艺术活动重点在让孩子发现自然的美,而生态田园活动侧重让孩子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感恩、敬畏自然的情感。

三、注重感受与体验的亲自然活动体系建构

我们围绕生态启蒙的目标,遵循生态启蒙为核心亲自然活动开展的基本路径,建构了幼儿亲自然活动的体系,包括创设支持亲自然活动开展的环境,开发以注重感受与体验为特点的系列活动:亲自然游戏活动、生态艺术活动、生态田园活动、生态主题活动等。

1.创设亲近自然的环境与条件。为了尽可能让环境支持生态教育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条件与机会,能从环境中体验自然、感悟自然,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把大自然搬到教室,尽量创设生态化的室内环境。在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时,尽量做到简单、生态、自然、环保,大量使用环保材料和自然物,营造充满自然生态气息的室内环境。

第二,打造融游戏、自然体验与教育为一体的户外环境。将游戏、教育与大自然有机融合,让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既是充满生机、优美宜人的生态花园,又是幼儿可以自由奔跑、开心运动的游戏乐园,同时还是能够为幼儿提供观察自然、探索自然、与自然有互动机会的、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生态自然教育学园。

第三,充分利用园外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我园位于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校园内有椰林广场、紫荆路、古大榕树、生态园、海龟馆等丰富的资源与条件,我们定期组织幼儿开展校园自然观察、校园写生活动,结合主题带幼儿去捡树叶、找种子、观察树根、捡石子等。还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户外亲子活动。

2.亲自然游戏活动。亲自然游戏是和孩子一起以游戏的方式亲近自然,用自然激发喜悦、快乐的洞察与体验,从自然中获得智慧与力量,共同分享自然的乐趣。我们主要开发了不同类型的亲自然游戏,包括自由玩耍的游戏、安静感受的游戏、领略惊叹的游戏、领悟洞察的游戏等。

自由玩耍的游戏是指这类亲自然游戏没有什么任务和目的,只是单纯在大自然中玩耍,让幼儿感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安静感受游戏的特点是让孩子放松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用心去聆听自然的声音,帮助幼儿打开感官,提高对自然的感受力,让幼儿体验在自然中的喜悦、宁静,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爱和尊重。

领略惊叹的游戏是引导幼儿通过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与自然直接交流,领略大自然的平静与美丽、力量与庄严、神奇与壮观,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领略大自然让人惊叹的神奇美丽。

领悟洞察的游戏就是引领幼儿了解生态关系,洞察自然规律。通过游戏,让幼儿充满热情地去表演,直接去感受自然循环过程。通过体验式学习,对生态概念、生态原理获得深刻理解和记忆。

3.生态艺术活动。亲自然生态艺术活动重在带领幼儿走近自然,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唤醒孩子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并用艺术的方法表现大自然的美。以此为宗旨,主要开发了以下类型的活动:

(1)以自然欣赏为重点的生态艺术活动。这类艺术活动重点在带领幼儿观察、感受,从而发现、欣赏大自然,唤醒孩子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大自然不缺少美,但发现、感受、欣赏美,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带领孩子观察的时候,聚焦于一朵小花、一片树叶、一只蝴蝶,从这些细微的事物中去观察其中的颜色、线条、纹理等;或带领孩子仔细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发现细节的美;或者转换不同的空间角度对同一样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不同的层次与结构的美;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带领孩子观察同一样事物,发现变化的美,发现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的美。

(2)以表现表达为重点的生态艺术活动。这类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大自然的美。例如,可以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达幼儿对大自然美的感受。通过绘画、剪纸粘贴、泥塑、版画、沙画、石头画、刺绣、歌唱、韵律、戏剧表演等艺术方式,表达幼儿心中对大自然的感受与体验;可以用自然物进行艺术创作,带领孩子根据自然物的特点,对其进行创作加工,使自然物的美更好地呈现出来,将看起来普通、无用的自然物变成艺术作品;还可以用自然物作为工具开展艺术活动,用种子、木头块、棉花、菜头等自然物作为工具创作,让孩子体验自然物带来的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4.生态田园活动。生态田园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参与种植和喂养,感知大自然中的生态关系,以及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懂得食物来之不易,萌发对大自然敬畏与感恩的情感,增强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开发了以下种植体验活动、探究学习活动、田园文化活动:

种植体验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亲历种植喂养的过程,感受土地、阳光、雨水的意义,懂得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懂得食物来之易,萌发感恩自然的情感及珍惜粮食的意识。

探究学习的活动是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观察与探究,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孩子们探究土壤的酸碱度变化,探究田地里的朋友和敌人,从而了解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田园文化活动是指一些与种植有关的文化活动,包括了解与耕种有关的田园风俗、节庆及食育文化,读诵田园诗词,吟唱与田园有关的、反映劳作的儿歌、音乐等,让幼儿感受怡然自得的田园文化,以及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5.生态主题活动。生态主题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内,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亲自然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幼儿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综合性活动。它以一定生态主题为核心,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深入观察、主动探索、自主体验、有益尝试等实践活动,实现综合性的生态教育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角度开发生态主题活动:

(1)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开发的生态主题活动。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展开主题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关注身边的环境,了解身边环境中的花草树木、沙石虫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根据季节的特点开发的生态主题活动。这类主题活动是从季节的变化中,选取某个季节当中最有特色又具有生态教育价值的事物为主题,开展观察、探究等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让孩子在亲近自然的基础上,发现大自然随着时间、气候变化而变化的美,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感受生命的奇妙,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3)根据海南特有的生态环境开发的主题活动。这类主题活动是选取海南最有特色的生态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主要让幼儿感知本土的生态环境及特有的动物、植物资源,了解海南主要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保护现状,感受海南自然不同生态系统独特的美,萌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猜你喜欢
人类情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类第一杀手
情感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