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地中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实践

2018-02-23 22:35曹美玲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美术

曹美玲

(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中学 辽宁大石桥 115100)

对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是当前我国中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其中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课程中的融入是新课程改革的很好体现。大石桥市位于辽东半岛南部,营口市的东北部,辽河下游左岸,悠久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7年,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个,营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个,还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申报中,其中涉及工艺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李氏宣纸烙画》 、《传统葫芦工艺》 、《中国画传统装裱及修复技艺》 、《营口剪纸》 、《大石桥市竹马艺术》 、《营口传统蛋壳画雕刻技艺》 、《韩氏中国传统绳结技艺》 、《鱼皮镂刻粘贴技艺》等。与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教育在当地基础教育中明显滞后。因此,加强中学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势在必行,也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教育的良好方式。本文结合大石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当地中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实践,探寻民族文化传承与初中美术课程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1]

一、编制校本美术教材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本美术教材的开发和编制,是学校深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助推器,是美术校本教材的丰富资源,根据地方学校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编制适合学生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美术教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也为学校美术课程的创新和学校的特色形成创造了条件。学校校本美术教材的编制需要一个过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应是单个教师,应组织专业的教师小组和传承人共同探讨合作,选取在课堂上易于展示、操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放入教材,分基础学习和提高学习等教学体系,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选取上应遵循教育性、地域性、知识性、创造性等原则,即要通俗又要规范,即能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学习兴趣,又能切实反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来特色。[2]

二、借助信息技术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触性

要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使用电子课件讲授知识,音频、视频、图片的运用能够为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以冲击力,提升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调动丰富的资料,利用计算机播放最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讯,或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方便学生们自主学习,用前沿的创新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生动地传递给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将文本、图片、课件、视频等资料共享,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借助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形式的同时,不能顾此失彼,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发挥其功能。如果只注重技术的先进性而不注重学生动手体验,学生只通过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般性的了解,那么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注定是不全面的。

三、提高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

美术教师是美术课程人力资源要素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性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授课能力、生活阅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程度。教师要积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积累和引用,关注和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课程资源的意识,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目前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的认知水平还不足,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不高,美术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还比较薄弱,了解方式不够系统,知识偏于零散,使美术课程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效率总体偏低。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文化展览,增加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储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以及主要项目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

四、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营造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立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或技艺展示,教师和学生可以直观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零距离接触,学习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传承人亲自讲解与演示,也得到展示的平台,学生切身参与,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青少年身上看到延续和传承的曙光。专题讲座和技艺展示的开展要具有针对性,要打破“台上只讲,台下光听”的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互动,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让学生融入其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有效传播,才能将所闻所见转化成学生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演讲比赛、手工作品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深入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3]

结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初中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双重的促进作用。初中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课程建设动态系统,同时美术课程资源的运用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初中美术课程也是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在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利用校园初中美术教育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1]李永永.承传与发展一谈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意义[J].中国美术教育.2005 (6):29-32.

[2]兰岗.中小学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保护传承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探索[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杜丽.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美术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