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矿类学生的逆经济周期培养

2018-02-23 22:35李坚玲
关键词:经济周期人才需求办学

李坚玲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021)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得益于对矿产品认识和开发利用。矿业生产,作为一国社会生产发展的原料供应基础,不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消亡。因此,基于矿业生产人才需求的地矿类学生的培养不会终结。[1]

矿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同样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随社会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社会经济大幅增长时,对矿产资源需求增加,矿业生产景气度提高,对矿业人才需求旺盛,市场供不应求。而当经济低迷时,对矿产资源需求减少,企业开工不足,对人才的需求大幅降低,市场供过于求,失业人数增加。可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市场机会的出现同步实现的。而人才的培养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合格毕业至少需三至四年,人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会存在滞后性。[2]

分析世界经济的周期波动规律,大约十年一个大周期,三至五年一个小周期。因此,要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同步满足,则需要采取逆经济周期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景气度高时减少招生人数,景气度低时则扩大招生规模,如此就能基本保证经济回升时有大量人才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经济回落时人才供应收缩减少,适应市场变化。

要实现地矿类学生的逆经济周期培养,则需要实现下列几方面的改变:

一、政府、企业、学校转变观念,三方合力,实现三方共赢

在经济社会,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综合实力的竞争,最终体现的都是对人才的拥有和利用。矿业类人才的市场需求随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人才培养的迟滞性则与经济周期相反。因此,必须要实现政府、企业、学校的三方合力,发挥在各自市场中的调节优势,化解市场调节功能的失效。

首先,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责体现在对市场调节失效的资源配置领域发挥其宏观调控的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引导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高等教育本身带有强烈的公益特征,办学专业的开设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国家产业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能凭借市场的喜好进行。而学校的办学经费中,部分必须通过培养学生的学费收入来实现。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学生招生减少,则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专业办学难以为续。因此,我们看到地矿类学校和专业出现了今天开,明天关,随市场潮涨潮落,不仅造成教学和社会资源极大浪费,而且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所以,当矿业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可考虑利用企业税收中教育费附加,对参与学生教学培养的企业进行税收减让或企业返还,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另外,对于受市场影响较大,就业行业艰苦,国家又必须的矿业类学生实行学费减免,鼓励学生报考。同时对减免的学费,由政府对学校进行补贴,保证学校对这类专业的保有率和办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企业作为人才市场的需求方,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无法靠自身培养得到满足,学校无疑是其最好的选择。另外,企业处于生产前沿,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市场发展、科技动态高度关注,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能力构成要求明确具体,但企业经营的重心是生产,对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有限。因此,企业可与院校开展校企联动,依托企业生产设备,参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为企业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保障人才需求与储备。同时,借助学校科研力量,解决生产难题,促进生产发展。

再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了解社会发展和需求,教育前移,主动融入市场,实现走出去请进来。教师走进企业,师傅请进学校,实现学校与企业双向互动。教师在帮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创新理论教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及科研服务社会能力,不忘初心,服务企业社会,坚守地矿教育。同时,请进师傅,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感受到企业、社会科技的进步,令教育更具现实性和适应性,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同时,不断提升办学前瞻性和办学效果。

如此,学校在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时,保证人才的适时适量培养,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促进生产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水平、劳动者文化素质提高,提高地区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提升政府执行力,最终实现三方共赢。[3]

二、校企合作,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应对学生未来发展

学校办学离不开市场,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学校人才培养首先应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学校教育要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根据企业现实的需求,在预测未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双方共同探讨,以系统论的观点构建能力知识体系。

课程设置从生产现实应用出发,立足基础能力培养,具备适度前瞻性,注重知识的运用拓展。课程学习由企业见习,学校理论教学,企业岗位轮换实习实践三阶段构成。二阶段由学校完成,一、三由企业主导,学校配合共同完成。这样的学生培养模式既保证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又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就业,提高学生专业适应能力。

三、根据市场发展构建动态合理招生规模人数,保证培养质量

地矿类人才需求随市场波动,因此学校招生必须考虑学生培养周期,逆经济周期招生。经济景气高峰时降低招生人数,经济景气低峰时增加招生人数,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经济景气高峰时,企业生产任务重,人员紧张、设备高效运转,没有过多人力物力参与学校实践教学。而经济景气低峰时,企业生产开工不足,人员富余,设备闲置,如能再有政府对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培养的税收减让或补贴,则企业更加能积极参与到学校实践教学。如此则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保障和加强,学校教育在保证质量出精品的同时,既避免了学生就业的困惑,又让学校和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了最大利用,减少了浪费。

结语

因此,地矿类学生的逆经济周期培养是合理利用企业、学校和社会资源,保证地矿类人才持续均衡供应的有效手段。

[1]郭涛.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2]胡新建.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_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6(7).

[3]张贤超.矿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中国科技纵横》2012(7).

猜你喜欢
经济周期人才需求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经济周期调整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拉长”的经济周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跨越经济周期,中国企业如何创新成长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经济周期视角下的可燃冰干热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