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白菜肥效试验总结分析

2018-02-23 05:12杨正国金小云劳冬梅劳叙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肥效白菜试验

杨正国+金小云+劳冬梅+劳叙

摘 要 完善施肥参数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进行N、P、K三大元素施肥试验,探究白菜施肥效应的模式。为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白菜;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3.016

1 试验目的

为进一步摸清凌云县白菜的需肥规律,完善其施肥参数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布、设置“2+X”试验,为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白菜肥料田间试验设计推荐“2+X”方案,分为基础施肥和动态优化施肥试验两部分,目的是为确定施肥方法及数量、验证土壤和植物养分测试指标等提供依据[1],“X”的研究成果也将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提供参考,有利于在田间进行大面积应用和示范推广。

2 试验处理设计

2.1 基础施肥试验设计

基础施肥试验取“2+X”中的“2”为试验处理数。

2.1.1 常规施肥区

白菜的施肥、数量、时期、方法和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照当地大多数农户的生产习惯。

2.1.2 优化施肥区

肥料推荐施用配比:纯N、P2O5、K2O的比例为22∶6∶18,肥料施用方法、时期等与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X1)一致[1]。并与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X1)试验同在一块地块进行。

2.1.3 标准小区

设置常规施肥区、优化施肥区面积均为69 m2,即长10 m,宽6.9 m。每个施肥区共开三畦(三厢),每畦为10 m×2.3 m(其中沟0.5 m、厢1.8 m),每畦种植4行,每行29株,每667 m2种植约3 200株,种植的行株距为45 cm×35 cm[1]。试验不设置重复。

2.1.4 白菜氮肥总量

控制试验(X1):为了不断优化白菜氮肥适宜用量,设置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包括4个处理,其中优化施氮量根据白菜目标产量、养分吸收特点和土壤养分状况确定,磷钾肥施用以及其他管理措施要求一致[1]。该试验2水平推荐施肥量为N∶P2O5∶K2O为22∶6∶18,各处理方案详见表1。

3 试验过程

3.1 试验地点

本试验设在泗城镇官仓村坡妹屯农户韦文忠承包地上进行,要求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的田塊进行。试验地面积1 400 m2。

3.2 供试作物品种和土壤

作物品种为夏利包心大白菜,土壤为潴育沙泥田。

3.3 试验地的准备

要求深耕一致,耙均耙平,整地方向与小区的长边垂直,整地后做好排水沟[1],起畦规格:按2.3 m包厢(含沟),整好后每厢厢面宽1.8 m,沟宽约0.5 m。小区四周设置2行以上的保护行。

3.4 试验重复与小区设置

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基本一致,每个重复设4个处理,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3.0 m2,每小区宽2.3 m、长10.0 m;每个小区一个菜厢,每菜厢种植4行。

3.5 田间栽培与管理

3.5.1 育苗

苗龄20 d左右(长有五六片真叶)。

3.5.2 移植

采用四行种植行距45 cm、株距35 cm,每行26株,小区种植104株,种植密度约3 300株/667 m2。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

3.6 施肥

3.6.1 施肥品种

氮肥选用尿素(含纯N46%)、磷肥选用普钙(含P2O5 12%)、钾肥选用氯化钾(含K2O 60%)。

3.6.2 追肥方法

将20%的钾肥和全部磷肥用作基肥(采用穴施,于移栽前施下);第一次施肥:30%的氮肥、15%钾肥作苗肥;第二次施肥:40%的氮肥、20%钾肥作莲座期肥(兑水淋施法或穴施);第三次施肥:30%的氮肥、45%钾肥作结球肥,在行间开沟穴施(肥料离植株根边10~13 cm),然后覆土。

3.6.3 追肥时期安排

第1次施苗肥在移栽后7~9 d开施用,第2次施莲座肥在第1次追肥后7~10 d施下;结球肥(包心肥)在开始包心时施下。

3.6.4 水分管理

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淋水应在下午傍晚进行。接近采收期适当控制水分。试验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尽可能保持一致[2]。

4 结果与分析

4.1 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产量列出各处理产量统计表,见表2。

列出各小区产量比较差表,然后计算出处理间的极差,最后计算出极差比显著临界值,将显著性临界值与相应的极差比进行比较,凡极差比大于相应的1%显著临界值者,说明误差的概率小于1%处理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在其右上角打“**”符号作为标记,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处理除此N0P2K2之外和CK的产量差异都显著,其他都不显著。

各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常规施肥区是农民常规施肥肥料的对照区,实际产量为每667 m2 4 308.4 kg。试验中各个不同肥配处理的产量都比对照小区显著的增产。这是由于该处理是缺N素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仅靠土壤中极少的养分来供给远远不够[3]。

4.2 综合分析

4.2.1 常规施肥区

本小区为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667 m2产4 308.4 kg。基本上代表当地农民常规施肥水平地力产量。

4.2.2 N0P2K2缺N区

本小区为配方施肥处理缺N区,属无N、中P、中K施肥配方。每667 m2产2 769.4 kg,比常规施肥处理区平均每667 m2减产1 539.0 kg,减产35.72%。本试验表明:N、P、K三大元素中,N素对白菜的施肥效应明显。endprint

4.2.3 N1P2K2区

本小区为配方施肥处理低N、中P、中K 施肥配方。每667 m2产4 032.9 kg,同比常规施肥处理区平均每667 m2减产275.5 kg,减产6.39%。本试验表明:N、P、K三大元素中,N素施用量对白菜的施肥效应明显。

4.2.4 N2P2K2区

本小区为配方施肥处理,属中N、中P、中K施肥配方。每667 m2产4 407.0 kg,同比常规施肥处理区平均每667 m2增产98.6 kg,增产2.29%。试验表明:N、P、K三大元素中,N素对白菜的施肥效应明显。

4.2.5 N3P2K2区

本小区为配方施肥处理,属高N、中P、中K施肥配方。每667 m2产4 966.7 kg,同比常规施肥处理区平均每667 m2产4 308.4 kg,每667 m2增产658.3 kg,增产15.28%。试验表明:N、P、K三大元素N素对白菜的施肥效应明显[4]。

从上述N、P、K三大元素试验结果分析,白菜作物的施肥效应呈N>P>K的模式[1]。

4.3 经济效果

从经济效果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各处理的投资效益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其中N1P2K2的投资效益比合理,15.8(kg/元)时其经济效益最好。在栽培上符合少施氮肥增施磷钾的施肥方法。

5 结语

配方施肥处理的施肥影响,在4个处理中,N3P2K2的产量最高,排名第一位,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的产量高于N0P2K2、N1P2K2两个区,说明该试验中N素对作物生长是不可所缺少的。N、P、K三大元素试验结果分析,白菜作物的施肥效应呈N>P>K的模式[1]。N1P2K2的投资效益比合理,15.8(kg/元)时其经济效益最好。从上述试验结果分析看,本试验诸处理中N1P2K2的配方最佳的。本试验结果是否真实反映各处理不同肥配对产量的影响,还待今后作下一步试验来证实,因此本试验结果只供参考,还不能作为面上白菜生产指导施肥的标准配方。

参考文献:

[1] 王芝瓊,平建芬,高森,等.不适用型鲜烟叶在蔬菜上的肥效试验[J].云南农业,2013(8):27-28.

[2] 张明伟.芭田复合肥施用于茄果类蔬菜肥效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34-35.

[3] 杨园园,马朝红.蔬菜专用微肥肥效试验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2015(4):51-52.

[4] 毛露甜,谢山麟玉,黄雁,等.固氮菌肥在几种蔬菜上的肥效试验[J].惠州学院学报,2014,34(6):23-27.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肥效白菜试验
羊与白菜
狼、羊和白菜
CS95
i6
驭胜S330
小象种白菜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