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18-02-24 18:26
许昌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技术型双师校企

(许昌学院 旅游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重要目标,同时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发展方向.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调适使得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载体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意义更加凸显.如何推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

1 实践教学基地对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阵地”[1].它在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认可.

1.1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应用技能的重要平台

“应用技术型人才”是指掌握了应用技术的人才,也就是能够把成熟的、有价值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一线的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2].从这一概念上分析,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应用技术的“职业人”,或者说将知识型人才转化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实际上是大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技能、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这一培养和转化过程主要是依托于实践教学基地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完成和实现的.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将专业认知与技能训练融入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对于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从本质上讲,实践教学基地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促进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转化[3].

1.2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实践教学是培育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意义.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厚植于实践教学之中,或将创新创业课程嵌入实践教学体系,或将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渗入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或有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把学生所学知识较早地融入生产实践中,在实践环节中安排学术研究和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践能力”[4].因此,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高等学校孵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5].

2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适应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地方高校都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和特色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地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现有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和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1 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双赢机制不完善

据统计,日本有2/3的企业与大学开展深入的合作,特别是大企业,有90%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美国,企业办学超过国家办学,达到51%[6],而在我国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比例仅为36.7%[7].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外企业在与高校合作办学方面的积极性差距是比较大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双赢机制不完善.一方面,高校从其本位出发,缺乏对企业利益的关照,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成本,以致于企业参与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的不高、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企业更多地囿于经济效益、运营秩序和安全管理等客观因素的考虑,忽视或不愿意承担其所应负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校企双方互惠双赢机制不完善,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内驱力不足,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2.2 “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

受传统影响与体制制约,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教师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具有专业从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匮乏,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极不合理”[8]以及缺乏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和建设路径是地方高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与学生数量的增多,“双师型”教师与学生数量之间的比例不协调问题在地方高校表现的尤为突出.很多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普遍缺乏工程背景和企业实践经验,难以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企业技术培养进行有效地指导,使得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为继,并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3 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脱节严重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高校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思想影响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普遍不够.尽管在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比例,但“实践教学内容长期没有更新,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社会上的科研、生产实际严重脱节”[1]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加之,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在安全风险系数小、行业标准要求低、工艺流程简单的企业生产环节,使得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匹配度低以及“所学”与“所干”相去甚远.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4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粗放化

受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够充分以及管理经费有限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对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核普遍存在“重形式,轻结果”的倾向.地方高校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以“放羊式”或“走马观花式”的简单、粗放形式开展,或压缩实习学时,或将专业见习等同于顶岗实习,使得学生“无法深入参与到企业设计、制造、管理等各个具体环节”[9],专业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难以有效实现,实践教学的实际收效欠佳.同时,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未能将企业评价科学、合理地纳入其中,学校“一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很难完全满足客观、准确、全方位地反映学生企业实践活动效果的现实需要.

3 地方高校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策略

地方高校应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特色,以校企合作共建为基础,从构建校企互惠双赢机制的宏观层面,以及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方案以及评价机制等微观层面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3.1 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互惠双赢机制

“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是企业及高校能够长久合作下去的基石,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源泉”[10].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其效益的发挥,关键在于统筹兼顾好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利益实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高校要树立市场思维,真正“把企业的发展愿景、企业的利益纳入到实践教学的规划中”[11],将企业的效益诉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统筹兼顾,有机统一.同时,高校还要立足于地方企业的现实需要,主动地将自身的人才、科研、技术等优势有效转化为服务地方企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转型的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也是企业服务教育、造福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价值的战略举措,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力量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12].通过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恰当地、合理地处理企业利益与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实现校企合作的利益最大化.

3.2 切实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发展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依托.一方面要以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合作形式,建立起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育的互通机制.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实习、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工艺改进等形式深入企业来提升实践教学的综合素养.同时,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也可充实到高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加强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发展“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激励机制.将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经历及效果有效植入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考核体系之中,将教师科技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与其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发教师丰富企业和行业经历以及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主动精神.

3.3 打造凸显高校专业和企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

融科学性与可行性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方案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要牢牢把握区域内主导产业和优势行业的发展脉搏,努力“使学校专业群、人才培养链、人才培养规格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群、产业链、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13],实现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融合.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性、特色化、个性化的原则,由高校和企业或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设计、制定凸显高校专业和企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努力实现“一个企业一个方案”.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方案要努力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相匹配,实习岗位要求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相吻合.要从目标到过程、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方案落实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3.4 构建实践教学校企双元全程评价机制

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是确保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要努力将企业人才需求、行业准入标准准确对接到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之中.由学校和企业、高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的绩效评价,构建起校企“双元监控、全程评价”机制.实践教学的绩效考核要将学生的实习日志或报告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将理论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将实习过程与实习答辩相结合,将学校教师的考核与企业导师的评价相结合,使得实践教学的考核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及其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符合度,体现出学生对于未来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胜任力.

4 结语

实践教学基地是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和内涵,并最终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13].因此,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以构建校企合作共赢机制为关键,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发展为重要依托,以打造凸显高校专业和企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案为基础,以构建实践教学校企双元全程评价机制为重要保障全方位地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实践教学平台.

猜你喜欢
技术型双师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