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中的惩戒、宽容与爱

2018-02-24 20:23
新课程(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惩戒一棵树惩罚

(吉林省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中学)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这是孙云晓说过的一句话。

那么,怎样把握好惩罚的尺度呢?惩罚得太严重了,孩子畏惧,不敢说话,不敢做事。我班的图书总是丢失,我就要求落实到个人,谁弄丢了,谁来赔偿。有一天阅读课,我班一个小男孩在看语文书,我问他,为什么不看课外书呢?他说是怕丢失。那一天,我领着他到图书管理员那里借了一本书,他开心地看了起来。后来,我才了解到,如果他把书弄丢了,父母会打他。惩罚严重了,孩子就不敢去做事了。惩罚太轻,就等于隔靴搔痒。记得我班有个孩子总是不完成作业,我找他谈话,并惩罚他抄写几句名人名言,他很快就做完了。任务完成了,可仍旧不完成作业。故要根据不同的孩子给相应的惩罚。也就是说面对班级的64个孩子,要用64种惩罚的办法。自尊心强的孩子,蜻蜓点水般惩罚即可。面对屡教不改的孩子要观察他最喜欢做的事,犯错了就停止他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说到这里,有一件事情撞击着我的心灵。

还记得那一次,我班某某女生早晨见到我就对我说她没带语文书,也没带桌套,我快速联系家长送书和桌套,可家长却说家里没有语文书。我开始让她找书包,她拿出那本语文书又放了回去,告诉我说没有。我眼看着语文书被她放回书包,我愤怒了!我睁大愤怒的眼睛,抬起愤怒的手,可是当我看见她那双灵动的、恐惧的眼睛时,我的手慢慢地从空中滑落下来,软软地垂下来。下班了,我搭乘上公交车,刚刚坐稳。就听两个学生议论:我们老师正在培养“杀人犯”!我震惊,不动声色地听着。一个同学讲述老师怎么左右开弓地惩罚他班的某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这一刻,我庆幸我那双高高抬起却又慢慢滑落的手。我不敢想,我的手真的落到了那个孩子的身上,我不也成了孩子口中培养“杀人犯”的那个人了吗?是啊,惩罚教育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惩罚不仅要把握尺度,还要把握住公平。也就是说,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有阳光,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要有风云。

我记得,我班学习最好的学生犯了错误,我及时地做出了惩罚。全班同学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看着我,随后露出了满意的、得意的笑容。公平的种子种在了他们心里,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我们班的小干部在工作中也学会了公平处理班级事情。

教育离不开惩戒,更离不开宽容。孩子来到学校,用眼睛看着,耳朵听着,然后就开始学习。教师的宽容会润养孩子幼小的心灵。写到这里,让我记起朋友圈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颗灵魂唤醒另外一颗灵魂。”要让另一棵树、另一片云、另一颗灵魂精彩,我们要先精彩!我们要用爱心、宽容心去教育。记得那一天,我们的卫生班长匆匆来找我,告诉我说,卫生柜的钥匙丢了,我吃了一惊,随后面带微笑地告诉他,没关系,我想办法。于是,我联系教导处的领导询问有备份吗,联系发放物品的管理员老师,结局是没有。我在课堂上讲了这件事,最后我决定砸锁、换锁。下课了,卫生班长找到我,告诉我先不要砸锁,他回家找找。他在和我说话时眼睛闪烁地看着我,这一刻我便知道了钥匙的下落。下午,这个孩子高兴地告诉我找到钥匙了。我表扬了他,从这以后他再也没忘记过这把钥匙。我不敢想当我知道钥匙丢的时候对他大加指责的结果。我庆幸我的这份宽容。在课堂上,我们更要多一分宽容。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创新精神!培养这种精神,就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记得我刚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同学们都不举手回答问题,因为怕说错了。我温和地告诉他们,不要怕说错,要大胆地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纷纷开始发言。是宽容给了他们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宽容让他们积极思考。课堂上的宽容,会让孩子们在对话中迸发出灵感,会说出很有创意的想法。当然了,课堂上的宽容也要把握住分寸,不能偏离语文课轨道。

教育离不开惩戒,更离不开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你爱孩子,孩子也会爱你,爱的种子播种到孩子小小的心里,就会生根发芽。爱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中。记得我班的某某女生,她是单亲家庭。她在课堂上除了说话就是玩耍。有一天下班,我到她家去家访。走进她家那间租来的平房,看见她正在清扫院子,我随即表扬了她。她妈妈听说我来了就急匆匆赶回来,从他妈妈那里我知道了这个孩子的一切。从那以后,我开始倍加关爱她,在爱的呼唤下,她进步了,很乖。

爱是教育的灵魂,在爱的呼唤下恰当地使用惩戒和宽容。

今天,我犯了教育中不该犯的错,居然怒发冲冠,居然口无遮拦。只因孩子没做作业。我处理得很不理智。理智的处理方法是:扣掉5元钱,补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习惯的各个途径一定要协调统一。培养习惯一定要前后一致,学生需要爱与赞美。

[1]李春超.以罚代教”要不得[J].黑龙江教育,1997(Z1).

[2]马晓春.中小学教师权压行为、体罚及变相体罚行为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3).

[3]秦雪芝.建设性惩戒中的规则与爱[J].人民教育,2014(9).

猜你喜欢
惩戒一棵树惩罚
忘却歌
你是一棵树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神的惩罚
也谈“教育惩戒权”
Jokes笑话
一棵树七个人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惩罚
一棵树(外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