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2018-02-24 19:04伍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书籍子女笔者

伍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精妙传神,典籍著作更是浩如烟海。毫无疑问,阅读便是一个人愉悦心灵、提升自我的必要途径。著名阅读学家古德曼说:“阅读必须看作是一种由读者对来自著者的信息的再构成,并由此产生的读者和书面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窥见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具体来说,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

阅读不等于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必须在阅读教学和自身的积累基础之上进行。这样的阅读才不是简单的文字录入,才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仿佛进入了快进模式,就连语文教学也被很多教育专家定义为“快餐式语文”,最典型的就是阅读教学这一板块。学生被训练成了做题、提高分数的机器,很多时候,他们不需要阅读,只用快速浏览加上相关的“答题模式”,就能展示很好的阅读成果。于是就出现了两种比较可悲的阅读现象:一是缺少文本的“零阅读”,二是缺少学生的“被阅读”。无论是这两种阅读中的哪一种,都无法真正体验阅读的美妙以及实现阅读的意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进行真正的阅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

吕叔湘先生说过:阅读是根治学生语言贫乏的良方。但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对停留于感官刺激的动漫、游戏等痴迷到了疯狂的地步,而对纯文学的书籍,翻不到两页就哈欠连天,深感無聊。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书籍,他们不会觉得生命中缺少什么;但是,如果是没有手机、iPad、网络等,他们就是迷失、就会窒息。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让学生重拾书籍,亲近阅读,迷恋阅读呢?

从笔者自身的经验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对于书籍的兴趣,从而引起的对于阅读的兴趣。

新课改以后,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每本教材中都会要求学生读两本名著。高一上学期,笔者利用平时周末和寒假的时间要求学生去读,结果在最后的检查反馈中,真正阅读的,只有两个人。那一刻,笔者想到了从前的自己。于是,笔者改变了课堂习惯,留了一个“课前五分钟”,专门用来分享同学们对自己心中的美文、名篇、名著的欣赏。一个简单的改变,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令笔者记忆深刻的是一位喜欢“古风”的女同学,她上台给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郑风·子衿》一篇时,不仅精心制作了美得让同学们尖叫的PPT,还忍不住当场献唱,将女子的率真、幽怨演绎得那么自然。于是,在那段时间,班上就多了几本《诗经》。这是一个多么让笔者欣喜的发现,只要学生的内心有了了解的兴趣,阅读的渴望,经典就会重获宠爱。

二、拓宽阅读范围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失去了多方面的自由,其中阅读自由的丧失最为明显,危害也最大。我们看到,学生在学校里所接触的阅读材料基本就是各科教材和各类教学辅导书,一切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的书刊,都被当做闲书而列入查禁之列。这样学生很少享有自己的阅读,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受教师的解读和参考答案的左右。因而,阅读反而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

那么,要打破这种封闭式阅读,就应该拓宽阅读范围。因为阅读具有开放性。它绝不拘泥于语文教材,也不仅仅是教材推荐的几本名著,它反对以本为本的教条主义倾向。强调阅读范围的开放性,阅读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真正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思考的自由、心灵的解放和精神的愉悦。

三、营造阅读环境

无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孟母三迁”,都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少有人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那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对单纯,主要是家庭和学校。

据调查,尽管中国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对于子女的教育也舍得投入,但具有丰富藏书的家庭是少之又少。有的家庭父母藏书较多,但大多是他们的专业书,适合子女阅读的却很少。在这样的环境下,更不用说亲子共读了。都说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家长能与孩子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原因无外乎:一是家长认为阅读是子女自己的事儿,应该自觉看书;而是子女不希望家长陪在身边看书三是家长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的阅读。事实上,如果家长不是为了监督子女读书,亲子共读,他们还是很高兴很愿意的。因此,笔者经常建议我们的家长,在家中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真正与孩子一起静下心来读书,同阅读,共进步。

其次就是学校。很多孩子都说,阅读是要讲情绪的。的确,没有心情就没有真正意义的阅读。试想,在一个教室里,大家都在奋笔疾书、苦战题海,而自己也有各科作业需要去完成,在这种情形下,还有多少人沉得住气去捧读《红楼梦》品味《谈美》呢?那么,语文老师,就要大胆取舍,能不做的题尽量不做,能不啰嗦的就不重复,把积攒的时间还给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这个方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把每周的晚课(接近1小时)专门拿来给学生阅读,定期组织一次阅读分享。

有人说,阅读是为了让生活更容易、更愉快。有的时候,你可能希望看到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以打发单调无聊地闲暇;有时你盼望从作者丰富的学识里汲取营养,补充自己贫瘠的大脑,有时你可能从现实出发,渴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生困境的良方……但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阅读都是一个愉悦心灵、提升自笔者的必要途径。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修养……你会发现;阅读,让生活更精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籍子女笔者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老师,别走……
Tomb-sweeping Day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