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8-02-25 04:12于兴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调动营造情境

于兴萍

(吉林省安图县两江镇中学 吉林安图 133611)

新课标曾指出“初中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营造轻松学习气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洋溢活力。从教十几年的教师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刚刚升入初中的第一学期课堂充满活力,而随着年纪的增长,课堂气氛会越来越沉闷,如死寂一般,课堂最终却成为了一个老师喋喋不休的讲,学生似懂非懂地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造就了“填鸭式”“满堂灌式”的课堂。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初中语文课堂失去活力?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时代教育思想。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可见语文课程的至关重要性。语文的课堂不单只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作为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大语文观,要将学生由“让我学”变成“我会学”,牢牢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而从事教育的思想。而有的教师单纯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把分数作为一把衡量学生好坏的尺子,就出现了许多差生,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学在改革,教师的教育思想应是不断的更新和转变,让教学方法充满活力。同时要教会学生做人,热爱生命.今天,教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明天走向社会,他们会生活,会生存,会创造。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渔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我们的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教会学生创造,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我们将培养出的未来新人,要为他们未来负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育观。

第二,和谐师生关系是创造活力课堂的前提。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有一定的威严,但绝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会导致学生被动学习,这就与我们并不能正确认识这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师的主导,生的主体地位所导致的。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爱感化学生的内心,建立师生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样你的表扬,他认为是鼓励;你的批评,他认为是爱护。

第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课堂的活跃来自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呢?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课前有趣的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例如在上语文课前,我设置了多种形式来调动积极性,营造氛围。亦或是成语接龙,亦或是故事续编,亦或是猜成语,在玩儿中学到了语文知识,并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其次,导入的精心设置,引生入胜,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头,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教师巧妙地导入是学生产生兴趣的诱因。一上课就让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使学生对本节课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你只剩三天光明的日子,你打算干什么?有这样一个人,他第一天……你想知道他是谁吗?”就这样一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新奇感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一个个跃跃欲试,急切的等待老师揭开谜底。再如讲到《旅鼠之谜》一课时,我这样导入“一对北极旅鼠,一年就繁殖967118只旅鼠,一旦数量过多会变色,招引天敌,以吃掉自己,如果死不成,他们会汇集一起直奔大海,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简短的几句话就集中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开始积极思考,引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之心。注意力高度集中,调动了积极性,课堂定会活起来。再次,鼓励性的语言营造愉快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所以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一团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教师课堂评价性的语言就尤其重要,它也是沟通师生情感兴趣的桥梁。充满魅力的评价性语言会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人文气息,让语文课锦上添花。所以我们的课堂应不吝惜言辞的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例如:“你的这些想法很好创意”“你大胆发言真好”“错了,没关系,下次努力”等等这些语言会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殷切的希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氛围,入情入境。

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真正掌握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法的老师会随机应变,他的课堂也应生机勃勃。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已成为了历史。选择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才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到“上网利弊谈”内容时,我会采用分组合作讨论并进行辩论,使课堂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讲《黄河颂》一课时,我会播放黄河与古老中国文化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气势的磅礴,之后,我配上《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让学生朗读,学生进入了情境,朗读的课文特别有感情;再讲《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学生试着表演文中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致,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总之,学生智慧的迸发往往是在一定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灵感,能让学生在课上身临其境,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气氛活跃,思维活跃的课堂,而这种活力的创造,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导演,努力去营造。还学生以情感,让学生在课上倾听展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前行的道路上,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还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吧。

猜你喜欢
调动营造情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