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之我见

2018-02-25 04:1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过程

卢 艳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 辽宁盘锦 12400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要阵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初步分析、综合能力,概括、抽象能力。猜想、想象、判断、推理的能力等。这都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一、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同时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所学习内容的思考程度,学生学习动机是维持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促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出发点,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热度,让学生乐于思维,想去思考。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适时安排合理的情景构建。例如在讲授行程类问题时,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的什么是相遇行走,什么是相向行走等问题不好理解,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教师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所以,在教这一类问题时,我就创设一个情境,让两名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前后,然后沿着通道面对面行走,直到他们相遇。向学生说明这就是相遇问题。而相向行走,我就让两位同学先站在一起背靠背,然后分别向教室前后走去。在讲到同时时,我先让一名学生走几步,然后另一名学生再开始走,这样,就把行程类问题中的所有数量关系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情境演示过程中得到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思维的积极性,都积极想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热情四溢。

二、运用知识迁移法,构建思维的桥梁,保证思维的连续性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概念学习、规律学习以及问题解决。新概念一般通过对大量的同类现象概括、抽象出共同属性或本质属性而获得。迁移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学生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拥有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是产生迁移的条件。教师应秉承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实现从事物表象到课本知识的迁移。例如,“认识三角形”这一课在课的开头出示各种含有三角形形状的建筑物图片。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抽取出对三角形的初步概念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增强课堂思维训练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是问题有效性,减少浪费时间的无效行为。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备教材,精通教材内容,掌握教材实质。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率。我把教材的知识点设计成思维四个自然阶梯:铺垫(新旧知识之间的过度);新知的生成过程;得出结论;运用于延伸。而这四个阶段都是学生思维攀升的阶梯。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是关键,这就需要教师优化课堂环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精心设计问题。在讲述数学问题时,不能把问题拆分太碎,注意整体把握。注意思维的连贯性,巧设问题,突破重难点。

四、通过总结交流,用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的严密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思维的开始,经历中间过程,再到结果,都要以语言来定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通过“说”这条主线,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有效的策略之一。准确、规范地运用数学语言流畅地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合乎逻辑地描述数学规律或数学发现,既是学生思维深刻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深层需求。但要想真正做到通过语方的训练,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要设法让学生有目的地“多说”,教师适时给予正确引导,而且更须教师坚持不懈。如:高年级的应用题,一般文字较多,“修一段路,计划每天修60米,20天修完,如果每天多修20米,会提前几天完成?”同样让其先发现已知条件是什么,从问题入手,从条件出发,看问题与条件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给同学们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最后让其表达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先求总路程,再求实际的天数,最后求省时几天就是提前的天数。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难点和疑问自行化解。用语言表达思维过程,能促进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品质。

五、启发想象,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数学学习中常用的“猜想”、“探究”、“推理”实际上就是“想象”在数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又叫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协调好学生的思维活动,保证思维的延展性达到创新的效果,为终身性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将会受益匪浅,这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维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培养思维能力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