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培养创新型人才
——山东协和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案例

2018-02-25 09:4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全域双创教育

(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22)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践行新时代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是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山东省作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要有勇气、有魄力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迈出坚实步伐。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中,教育不可缺席。教育承担着一个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提供着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高校应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为此,高校应当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上再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再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上再加强。

一、更新教育理念,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6年全球人力资本报告》显示,我国在高精尖产业领域,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供给跟不上变革步伐的问题日益凸显。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山东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培育新动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动力。因此,如何因校制宜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思考的首要之义。

为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应将其办学机制、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考评机制、教学环境、服务保障、文化氛围融为一体,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会教育,协同育人。山东协和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灵活特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山东协和学院首创了全面实现教育资源全域整合、教育要素全域配套、教育过程全域管理、教育文化全域浸润、指导帮扶全域提升的“全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校内外教育要素和教育过程的系统优化为重点;将培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将校内各教育环节进行充分融合贯通、将校内外教育要素和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优化;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全面实现教育资源全域整合、教育要素全域配套、教育过程全域管理、教育文化全域浸润、指导帮扶全域提升。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协同创新育人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活动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融合,还要合理构建高校与社会企事业组织机构等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实现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内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最终能够全面系统地解决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协调融合,校内外教育要素如何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问题。

山东协和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与要素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融合(内融);通过平台建设、机制建设、资源整合实现校校、校企、学校与政府(社会)全面协同合作,对全部教学环节与要素进行调整优化,整合各自教育优势,构建联合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外协)。

1.构建覆盖全体、适应差异、要素整合、协同互动的“三个面向、三个平台、三个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把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所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构建“三面向、三平台、三融合”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专业学生、有创业意愿和潜质学生等三类学生,打造通识教育(37门)、专业教育(198门)、提升教育(96门)三个教育平台,实现课内与课外、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三类课程融合。采取走班制、项目制教学,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减少总学分,增加自主学习时间;降低必修课比例,增加双创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实行双创教育学分积累转换制度,获得专利、竞赛获奖、发表论文等可置换为学分。开设双创课程123门,编写双创教育教材15部。

2.构建“双向开放、多路互动”的双创实践教学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97个实验室的作用,与济南高新区及中兴通讯等136家单位协作,与省医科院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与澳柯玛共建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4个,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开发平台。

在专业基础实验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在已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内容,3年来实验室开放项目631项,获得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22项。利用专业交叉实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和学生在交叉专业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利用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解决具体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形成创新创业新项目和新的育人平台。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学生获国家级创业训练计划立项726项,各类比赛获奖714项,获得专利201项。发挥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作用。对准备开业的项目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服务等;对即将开业的项目提供注册登记代办、财税融资等服务;对已经开业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扩大规模、规范经营、拓展市场运营服务。

3.建立“一多二加三结合”考核评价方式

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了标准明确、管理科学、过程规范、反馈有效的闭环式“一多二加三结合”双创教育评价方式。“一多”是多元考核,坚持学校、企业、实践教学基地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考核;“二加”是增加过程考核权重、增加非标准答案考试比例,非标准答案考核课程达78门;“三结合”是笔试与面试、知识与能力、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三结合。

4.推进教师双创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承担对口协作企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实现“一人双岗”,每年安排50-60名教师到企业挂职,5-6年将专业教师轮训一遍;引进校外专家、企业家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库并承担校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聘请167名企业专家到校任教,实现校内教学“一岗多人”。推广讨论式、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形式,以教促学,将教师参与双创教育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挂钩。校内有创新创业指导教师577人,合作单位指导教师2231人,形成以校内教师、合作单位教师和社会专家组成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三、加强体制机制保障,践行教育服务理念

高校应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决策与运行管理机制,构建与课程平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全程指导帮扶体系,解决学校管理决策与运行管理机制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不适应,教育理念不落实的问题。山东协和学院创立“全程帮扶”创新创业指导帮扶体系,实行再培训制度,对就业不理想、创业不成功的学生,学校免费提供再次就业推荐、创业培训,每个毕业生都享有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终身永续帮扶服务,学校成立毕业生双创帮扶中心,负责为所有毕业生提供毕业后创业指导帮扶服务。

1.对各年级在校生实行分层次、分类别一对一学业指导帮扶

对新生加强入学教育、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二、三年级学生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指导开展学科竞赛、课题项目研究;对大四学生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共有1200多名教师担任学生学业指导教师。

2.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各1名,进行“二对一”帮扶

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遴选创新创业项目,共有231名校内专业教师和385名企业专家担任创业指导教师。

3.对入驻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项目的学生,配备帮扶团队进行集成式帮扶

围绕孵化项目选派相关经营管理、财务、税务、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指导教师组成帮扶团队对学生企业经营和持续发展全过程提供集成式辅导和服务,共为182个创业团队配备帮扶团队。

4.以终身服务为理念,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辈子永续帮扶服务

创新性地解决学生帮扶资源分散、环节缺位、覆盖面窄、帮扶功能不足及系统性和精准性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将帮扶指导延伸到学生毕业后,实施终身指导帮扶。

猜你喜欢
全域双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