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18-02-25 09:4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学校德育思想品德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中心学校 江西景德镇 333424)

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形成学生的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而德育恰恰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者之间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原则。一个人学业不好,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德行不好就能贻害他一辈子。育人必须先育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其社会特质的主要任务。

我们的国家历来对学校德育工作十分重视,国家教委也先后制定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大纲》。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德育还存在诸多弊端,学校德育究竟应该怎么搞,这的确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同志认真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改革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也使德育工作面临新挑战。马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道德不同于宗教,在于道德具有主体性。道德认识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建立的必要条件,是道德行为的先导。

学校德育工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对此,我们应对新时期的人才规格及思想品德本质有深刻的了解,然后,宏观着眼,微观着力,确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方法,以保证德育的整体效应。

一、注意德育机构的完善性

学校应建立党支部统一领导下的,以政教处及班主任管理育人,教务处及任课教师教书育人,总务处及工勤人员服务育人,大队部、学生及学生干部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德育组织机构。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巩固执政党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确立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我们要转变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播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灌输轻社会实践倾向,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生观、质量观和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加强德育内容的科学性

学校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教育”为基础,以“四有教育”为主导,以“行为规范养成和认识水平提高”为重点,以法制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其它教育为紧密配合的“教育内容的体系”。它改变过去德育内容提要的沙状组合,形成了基础扎实、导向明确、重点突出、血肉丰富的核状结构。一般讲,学生的道德认识是通过对一个个道德事例的理解逐步形成的,教师要在明确总目的、总要求的前提下,抓纲扣本,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从一个个道德事例讲起,化小为大、化抽象为具体、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一课一得到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例如“勇敢”这一品德教育,各年级都贯穿着这一内容,但教学要求却不一样。低年级只要求学生弄懂“不胆小、要做勇敢的孩子”即可,中年级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勇敢行为、不逞强”,到高年级则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勇敢、遇到不良现象和危险情况要勇敢机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晓之以理,从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上,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设疑,积极思维,在具体事例上加以拓宽、引申、以达到内化,形成正确的观点。

三、探索德育形成的有效性

德育工作其实适合着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大方面内容,以思想品德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的原理,注意学生政治方向引导和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机结合。因此,道德情感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动力,能推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完成。健康的、高尚的道德情感能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产生合乎道德的行动,因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重视情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讲的道德尽管正确,却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真挚动人的情感。教师要有深刻的情感体会,入情入理的分析,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理交融的教学,使之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年龄小,应该重视形象感染,让他们自己去感知,体验。例如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人的情感在一定环境中产生,从而使学生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提高一品德修养。

四、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性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好坏的主要标志。学校德育工作应重视指导和训练学生把获得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开展一些辅助性活动,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学生在小学阶段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在教给他的行为方式时,要循循善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导之以行,最主要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教师的人格感染。教师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是最有力的教育。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学校德育思想品德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选择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符合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