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追问,化解矛盾
——以执教《祁黄羊》为例

2018-02-25 21:10周连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7期
关键词:仇人黄羊课文

周连婷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江苏南京 210034)

一、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预设。而实际的课堂是师生不断交流互动的过程,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所以有时候,课堂总会有一些“小意外”发生,而这些“小意外”往往是和我们教学目标相矛盾的。怎样化解矛盾呢?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捕捉力和敏捷的思考力,善于基于文本,巧用追问,将学生偏离的思路拉回课堂,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化解课堂的小矛盾,使课堂更精彩,学生思考也更有深度。

二、案例描述

上午第二节课,我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教室,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祁黄羊》,由于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大半,在教学的最后,我出示了本课最后一个思考问题,“如果你是解狐或者祁午,听到祁黄羊举荐自己,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同学们稍作思考,就有两三个孩子举手,又等了一会儿,更多的孩子举手。“赵明同学,你来说。”赵明一向谨慎,“如果我是解狐,我会这样想,我杀了祁黄羊的父亲,但他竟然不计前嫌举荐我,真是没想到,看来是我太小心眼了,我一定登门向他道歉。”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再请几位同学回答,也都差不多。

突然,一个孩子高举小手,“老师,我有不同看法。”“如果我是解狐,我就会这样想:我可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啊,我跟他有仇,他举荐我,其中必定有诈,我不能相信他。”

一语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也都议论纷纷,“是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要是祁黄羊,我才不会举荐解狐,杀他还来不及呢。”“仇人举荐我,我也不太相信他,万一是设了套呢。”

议论了一会儿,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我,虽然课前做了预设,但出现这样的回答,我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呢?这个孩子的想法和我们这节课的主旨(祁黄羊是一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的人。)相矛盾,虽然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特殊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解读,但是这样的解读不行呀,我又不能生硬地打断,否定,该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何不把问题抛给他们自己呢?于是,我追问道:“李奇,如果你是解狐,你不相信祁黄羊是真心举荐你,那你为什么不相信他呢?”

“因为我是他的杀父仇人。他有可能是设计害我。”

“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晋悼公面前,他是如何向举荐你的。”

“老师,我来告诉他。”一个热心的孩子举手,“祁黄羊经过深思熟虑,郑重地向晋悼公举荐解狐,晋悼公当时感到非常意外,就问他为什么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祁黄羊解释说,他只考虑谁能担此重任,并没有考虑是不是自己的仇人。于是,晋悼公相信了他,就照了他的意见办。”

“在一国之君面前说的话,可信吗?”我接着问。

“可信,因为要是说假话,会被杀头的。”一个孩子抢着说。

“利用君王,罪不可赦。而且晋悼公已经问他为什么举荐解狐了,如果是设计害解狐的话,那祁黄羊自己也会因此被悼公杀掉,因为他说谎了。”另一个孩子补充说。

“是呀,欺君之罪,罪当诛。”我又说,“晋悼公为什么相信祁黄羊呢?”

“因为祁黄羊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下面七嘴八舌说开了,“因为祁黄羊做事公正。”“因为祁黄羊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他只考虑国家利益。”于是,一场小小的风波,顺利解决。看着那个孩子恍然大悟的样子,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三、案例反思

1.巧用追问,激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有效追问,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案中,笔者追问学生,为什么不相信祁黄羊呢?学生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他会去思考,祁黄羊的为人。这样有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看似多余的发问,反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巧用追问,加深课文理解,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事实证明,教师适时适当的运用追问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案中,当有个学生提到,解狐认为,自己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他举荐自己,不太可信,有可能是设计陷害自己,所以自己谨慎为之,不相信祁黄羊。这样的想法,看似有道理,却和本课的主题相违背。笔者却以不见痕迹的追问,促进了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笔者追问,“你问什么不相信他?”同时建议他回顾课文中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解狐的全过程,再次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从而加深了对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的理解。正因为祁黄羊只考虑国家利益,只看重军事才能,不论是仇人还是亲人,他都要举荐,所以晋悼公才果断相信他,祁黄羊真是个做事公正,大公无私的人。不经意的追问,不仅解决了课堂上出现的“小意外”,化解了矛盾,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祁黄羊的“外举不避仇”印象。巧用追问,一举两得。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追问才更有效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其实也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本课中,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说话权,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回答偏离教师的预设时,没有生硬打断,更没有粗鲁批评,而是耐心引导,灵活追问,体现了教师真正的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例如本案中,一个学生提出来,作为解狐,他不相信祁黄羊举荐自己。这是个“小意外”,当学生提出这个观点时,笔者并没有被他带偏,也没有愤而批评,而是以巧妙地追问,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粗鲁的拒绝打断,那也是教师素养不高的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尊重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耐心的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想。本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极有耐心的,有的学生基础较差,理解不透,甚至读句子也是读不通顺,教师没有匆忙掠过,没有表现出不屑或者嫌弃的意思,而是细心的听他说完,帮助他夯实基础。例如,一个孩子“郑重”读不准,笔者就带着他,带着全班,把这个词又读了两遍,并强调了读音。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千万不能抢了学生的说话权,更不能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仇人黄羊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母黄羊之死
武功秘籍
背课文
报仇
报仇
感恩节
沙漠向导
母黄羊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