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2018-02-25 17:00广西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5372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梯形学习效果注意力

广西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537200)

李 洁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比较差,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神探究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进行三分钟听算——提高课前注意力

课间激烈的打闹、兴奋的大脑,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我在课前开展三分钟听算比赛,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愉快地投入学习之中。听算就是听算式,算得数。听算的特点是一闪即逝,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虽然它比视算的要求高,但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或收集学生容易出错的口算题进行听算,每道题读两遍,学生先集中注意力听,暂时不用算。听完五道题后,当师说“算”时,学生才开始算;师说“换”时,学生马上停笔与同桌交换本子;师说“改”并读答案时,学生便用红笔帮同桌批改;师说“还”时,学生便把已批改好的本子还给同桌,有错题的自己改正。最后我调查听算的情况,给予学生评价,全对的打上100分,有错的学生改正后拿给老师看就可以加上一面红旗。这样进行教学,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也使看似枯燥的计算训练在比赛中变得有趣起来,还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每天一小练,我班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不少,多人在学校的计算竞赛中获奖。

二、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始注意力

教学目标越明确、越细致、越具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因此,课一开始,教师就要对学生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明白应该重点掌握什么、理解什么,对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必须要高度集中听讲。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的右上角,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听课,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于是学生积极动脑,提出了以下问题:梯形的面积计算与什么图形有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什么……这样教学,既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专注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

三、创建快乐学习课堂——提高课中注意力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根据记忆金字塔理论,塔尖的第一种学习方式是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因为24小时以后学习的内容只留下了5%;第二种学习方式是阅读,通过阅读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学习方式是用声音、图片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可以留下20%;第四种学习方式是示范,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记住学习内容的30%;第五种学习方式是小组讨论,可以记住所学内容的50%;第六种学习方式是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从中可以发现,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那么,如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如何建构快乐学习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记忆金字塔中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给学生机会当“小老师”去教别人,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前,我布置以下预习作业:“挑战自己是否能当‘小老师’,看谁既能预习得明白,又能明白地说给别人听。第二天能上来当‘小老师’的同学都可以加10分。”在我们班里,这是个人加分的最高值。月底统计时,获奖的学生可以许下一个愿望让老师帮助实现,所以学生个个都很期待。同时,我对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读例题,也可以通过试做《测评》中的‘小试身手’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弄懂例题后,尝试完成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课堂上,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学生举手要求当“小老师”,看来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学生的表现都很棒,上台的“小老师”有模有样,懂得学我平时的教学,与下面的同学一问一答地进行互动,再一步一步完善板书,这样听课的学生也能大胆质疑、补充。最后,我强调重点,总结方法。我把学生自信地在讲台上当“小老师”的视频发到家长微信群,家长们纷纷叫好,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下次能上台当“小老师”锻炼一下。通过体验式学习,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种“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2.以动作带动思维

课堂教学中除了说一说外,教师还可以多让学生做一做,毕竟学生长时间静静地坐着容易产生疲劳,通过动作带动思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做就是动手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做、写一写,学生动手操作时自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理解、记忆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

3.通过讲故事理解知识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如有这样一道习题:“一群小朋友在排队,小亮的左边站着7个人,右边站着8个人,一共有多少人?”有学生脱口而出:“15个人。”我并不急于纠正,而是给学生说了个《骑驴找驴》的故事,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在故事中明白自己做错题的原因——忘记加上小亮。这样教学,学生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错误。

4.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提神

数学学习虽然枯燥乏味,但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书本有一道帮小兔和小老虎解决围篱笆的问题,我出示题目后提问:“哪一种围法更牢固?说一说你的理由。”在学生回答后,我又问:“如果你是小兔,听到这些话,你会怎么做?”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把平行四边形的篱笆改为围成三角形的篱笆。”我走近这个学生,摸摸他的头,表扬道:“真是一只聪明的小兔子!”大家听后都被老师幽默的语言逗得开心地笑了,而那个被称为“聪明的小兔子”的学生则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另外,师生互动的语言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想让学生安静下来时,师就说:“此处无声——”学生就答:“胜有声。”有时我还会这样称赞学生:“同学们真棒!”学生回答:“老师更棒!”师:“同学们真精神!”生:“老师更精神!”如果发现有部分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我就说:“同学们真困!”有的学生条件反射,马上就说“老师更困”,说完后马上发现不对劲,这时课堂教学又可以继续进行了。营造这样轻松和谐的气氛,起到了为学生提神醒脑的作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设计巧妙结尾——提高课尾注意力

课堂结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结尾会收到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每次都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问题来结束一节课的教学,那么,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吗?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我常设计精彩巧妙的课堂结尾。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以猜谜语进行结尾:“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却能跑,只见匆忙过,不见奔回头。猜一猜,这是什么?”生:“时间。”“猜对了!既然时间这么宝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学生纷纷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这样就起到了良好的情感教育作用。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前、课始、课中、课终的注意力,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学习品质,切实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梯形学习效果注意力
梯形填数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让注意力“飞”回来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梯形达人
莲心宝宝有话说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