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018-02-25 13:31
林业与生态 2018年2期
关键词:乡风宜居绿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这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具体措施。

開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重大革新,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地要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充分挖掘乡村特色,努力探索实现途径,让乡土乡情、乡风乡韵成为诗意栖居的生动诠释。

统筹建设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分类指导、注重长效的原则,深入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从村镇绿化、民居改造、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分析、统筹考虑、准确定位、制定方案,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格局。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为百姓打造既具现代生活气息、又有乡土文化根脉的幸福家园,提升农民整体的生活质量。

整治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补齐农村生态短板。要以学校、医院、文化站、村庄、街道等公共设施和庭院四周为重点,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大力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绿化设施,提升绿化水平。要依据乡村实际情况,突出地域特点,对乡村风貌进行修复和改造,形成依山傍水、漫山翠绿、花果飘香、炊烟袅袅、整洁宁静、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要尊重农村的历史文化,保护古树名木等自然景观,彰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独特意境。

发展绿色产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便会华而不实,难以永续。要着力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方式,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壮大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添美丽新动能。要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模式,积极探索养殖、种植、采摘、加工、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休闲产业及创意产业,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产业构架,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风宜居绿化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乡风
宜居大化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