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常德

2018-02-25 13:32关建锋
林业与生态 2018年2期
关键词:常德林区林业

关建锋

近年来,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常德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绝佳机遇和现代林业发展的汹涌大潮,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基础,加速现代林业发展步伐,建设和谐、美丽、幸福新常德。

一、强化战略引导

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快步伐,大力推进“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秀美林场、绿色通道”建设,全面提高林业资源总量、质量和均量,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补齐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森林文化体系和林业科技支撑体系短板,大力培育现代林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林区脱贫富民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绿色竞争力,努力建設绿色常德、美丽常德、幸福常德。

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以林业生态功能、社会效益与绿色贡献为第一标准,全面促进现代林业健康、高效、永续发展。坚持重点保育、科学利用。坚守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的自然财富,科学、有序、适当利用森林资源,全面支撑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域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创新营林、提质增效。注重分区施策、分类经营,让森林在满足社会大众健康环境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各类高品质林产品,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林业经济效益。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努力补齐林业科技发展短板,积极化解产业成长瓶颈,逐步推进环境品质与生态产品的改造升级;强化林业法规约束,严禁违法砍伐,杜绝生态破坏。坚持全民参与、生态富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营造爱林、造林、护林的生态意识,加快林区脱贫与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同时,根据现有基础和发展潜能,常德林业应全面强化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指标管理,力争在保量、优质、强业、增效上寻求新突破,实现大跨越。

二、把握重大使命

未来常德现代林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两大艰巨使命和繁重任务:增绿,即大力增加国土绿量与林业绿色经济总量;强效,即大力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因此,应更加尊重自然环境规律与森林成长规律,重点保护,科学开发,严厉监管,合理解决群众诉求, 积极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优化布局。科学制定生态空间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强化主体功能区职能,建立以天然林为主体的保护经营区、以江河湖库防护林为基础的生态经营防护区、以湿地保护和流域治理为重点的现代林业经营区三大林业发展体系。重点加快建设中心城市森林区、平原林业与湿地保护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区、特色经济林区、工业原料林及速生丰产用材林区。

完善驱导政策。针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和城乡造林绿化、林下经济发展与森林产品开发的新形势、新需求,制定差异化扶持激励政策,细化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刚性举措,强化分区、分类指导,全面维护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更加注重森林资源与本土珍稀物产的高效与利用,大力塑造常德林业产品品牌,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贡献率。

聚集各方力量。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入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以全方位守护森林资源为使命,以科学开发优质森工产品与森林旅游产品为目标,全面促进提质增效,让林业释放更多经济红利、大众福利与社会功利。

加大科技支撑。立足林业科技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特点,以强化推广应用、优化创新环境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围绕林业生态链和产业链布局科技链,实施本土珍稀动植物保育、植被结构优化、林产品提质等重大科研专项,全面增强林业科技服务效能。

三、落实推进举措

严格守护重点保育区。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护管理,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生态系统修复和森林、湿地生态资源监测等重大维护工程,确保森林、湿地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全面强化林地保护与封山育林,深入实施人工造林和封育管护,大力推进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碳汇建设工程和矿区植被保护恢复工程,提升森林生态系统防护功能,构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有序提升森林品质。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为重点,结合城镇生态景观、乡村绿色家园和绿色通道建设,优选本土适宜珍贵树种,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大力推广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造林,开展造林、补植或定向改培,逐步改造低效生态公益林,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改造植被景观,培育健康森林,实现由“绿起来”到“美起来”的大跃升。

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森林食品、森林康养等特色林业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面实施油茶低改和良种油茶新造,建设百里油茶产业长廊,打造百亿油茶产业,将常德打造成中国的油茶之乡,树立常德油茶品牌。创建大径级工业原料用材林基地经营模式、专业工业原材料林经营模式、高效经济林经营模式和名特优产品经营模式,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探索林业PPP融资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努力将一批林业产业重点项目建成为湖南省现代农业领域与社会资本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形成“行业领先、万人就业、百亿产值”的旗舰品牌,促进现代林业庄园和高效林业基地加快崛起。

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多元叠加政策支持与林业技术扶助,引导林农大力发展高效菌类种植、珍稀动植物繁养、蜂产品开发等林业经济,促进林区林农脱贫致富。重点支持自然保护区科学利用当地丰富森林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种植、养殖业,帮助林农培育一批地理标志产品,提升常德林业产业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积极探索保护地生物物种多层分级轮换利用模式,利用山区野生菜类、中草药采集与经济动物不同繁衍特点和生长规律,人为调控其种类、数量、质量、利用的时间,分期分批保护,分期分批开发利用。重点发展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科考体验、野营垂钓等新兴服务业态。

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优化拓展主要林区与偏远山村交通体系,加快自然保护区外沿林道、生态旅游公路与森林防火通道建设,连通部分村级断头路。合理布局林区学校、医疗、旅游服务网点,方便群众就学就医和游客需要。加快推进现代信息化建设,扩大林区通讯覆盖面,提高通信通话质量。建立林区现代化监测网络体系,增强火警险情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大力提升林业装备水平,构筑招商引资、金融创新和 “互联网+”三大平台,建设森林资源监管系统、营造林管理系统、灾害监控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以及林业资源数据库、林业产业经济数据库、林业科技数据库,促进集成共享应用。改善扑火灭虫防治与林业执法装备,切实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安全。

积极促进林业科技发展。扶持本土珍稀动植物良种普查与繁育,加强绿化提质、林产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产学研、产园区科技专项联合攻关,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高林业开放度,扩大林产科技成果应用面。重点推进竹材综合利用、油茶与茶叶深度开发、林下高效经济物种改良、野生珍贵苗木花卉培育等适用技术,大力推广性诱防治、生物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兴建林产品科研检测中心,逐步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积极探索林业金融长效机制。引导、协调各商业金融服务机构根据林业生长规律与周期性特点,强化长期限、低利率信贷扶持,推广大额农贷和林农联保贷款,发展林地、林权、林木使用权流转与抵押贷款,盘活林业资源要素,推进森林资源资本化经营,支持社会造林兴林。探索生态公益林补偿与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公益林发展基金,拓展融资渠道,培育碳汇市场,确保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培育现代林业生态文化。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林业普法宣传和“全民义务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专题宣传,让绿色生态文化深入大众心里,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意识。开展古树名木登记与授权专人保护,建设纪念林与全民义务植树、公民认养基地,提升植树护绿意识。创设竹文化节、茶文化节、菌文化节、蜜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和林海科考季、森林康养季等特色生态文化品牌,扩大现代林业生态文化影响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德林区林业
记游哈林区(节选)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扶琴》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