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研究
——以《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为例

2018-02-26 07:35王卫国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系统化可靠性情境

魏 星 ,赵 曼,王卫国

(1.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史利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自从2012年以来,国家明确提出[1]: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要求通过转型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四个真正转变”,即“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业界满意的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但从目前我国人才规模和结构状况来看,应用型本科人才相对缺乏;从整体人才市场来看,人才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需求,存在严重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等现象。此外,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普遍注重知识理论,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认知和实践过程,导致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不强。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迫在眉睫。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以下简称“紫金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为例,研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在该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的应用,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1 工作过程系统化涉及理论

1.1 相关概念

(1)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2]指的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2)行动领域

行动领域[2]指的是在职业、生活和公众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行动领域应能体现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应有利于完成这些行动情境中的任务。通过对当前和未来职业的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可以得出《框架教学计划》中的“学习领域”。

(3)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2]指的是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每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三部分构成。

(4)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2]指的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职业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即: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

1.2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原则[3]

(1)适应岗位需求原则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沟通融合、团体协作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符合职业性原则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应当侧重职业性培养,提升职业意识,增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从而保证培养的学生符合职业要求标准。

(3)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

课程开发过程中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针对具体企业创造真实情境,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4)开放性原则

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对人才需求、开放包容、持续改进,从而让课程适应就业市场变化、职业生涯发展。

图1 工作过程系统和课程开发流程[4]

1.3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2 基于工程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开发

以紫金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课《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为例,简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开发过程。

2.1 市场调研与课程目标的确定

2.1.1 市场调研

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深入调研,通过采集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进行各种调研、分析,从而形成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课程面向工作岗位,最终形成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开发调研工作流程图[5]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开发调研工作流程图

2.1.2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调研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教学目标如下:面向制造业型企业、兼顾服务型企业,掌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清楚如何在企业当中如何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体系文件(尤其是质量手册)的编制,掌握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六西格玛实施工具MINITAB软件的使用,并掌握基本的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从而培训出企业真正需要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同时具有合作、沟通能力,兼具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型人才。

2.2 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

2.2.1 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

(1)质量检验员;

(2)质量工程师;

(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4)质量分析员;

(5)可靠性工程师;

(以上为现实工作岗位)

(6)质量经理。

(以上为未来工作岗位)

2.2.2 课程对应的工作任务

(1)产品的抽检或生产过程工序的检验工作,制定产品的质量标准,拟制检验指导书及监督执行;

(2)不合格品控制和问题分析改进,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确保产品品质持续改进;

(3)协助质量经理建立并维护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体系在本公司内的有效运行,应对二、三方审核,协助进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4)填写、记录相关检测作业表单数据,确保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

(5)负责供方及其它质量相关方的管理工作,处理产品质量事故和客户抱怨调查,提出报告及改善措施;

(6)检查公司制订的相关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负责改善产品质量的教育及培训;

(7)产品可靠性需求收集确认与分析,产品总体可靠性方案设计;

(8)产品可靠性测试计划、测试手册、测试策略、测试方案编写、评审;

(9)可靠性平台建设,编写经验案例、设计规范、技术文档等,并组织可靠性技术小组学习交流。

(10)负责产品认证可靠性风险评估,并协助进行认证相关测试。

2.3 课程内容设计

2.3.1 课程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确定课程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如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情境为主题;以项目为中心[6]。

2.3.2 典型任务(学习情境)的确定

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基于工作任务的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中所需的职业能力转化为行动领域,并重构为课程体系,从而确定《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9个任务模块(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任务模块一览表

2.3.3 典型任务(学习情景)的详细设计

分析上述9个任务单元(学习情境),进行详细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任务单元(学习情境)的详细设计[7]

2.4 子教学情境的设计

以任务6的教学知识点2为例进行子教学情境设计如表3:

表3 子教学情境设计举例

2.5 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考核评定

在完成了课程内容重组与设计之后,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8],例如:增设更多的实践与互动环节,同时聘请企业质量工程师参与课堂教学;将多种教学改革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采用蓝墨云班课等的信息工具,综合运用对分课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动脑思考。

在教改过程中,教师本身也应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工作任务(项目)的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考核评定综合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同时,适当提高过程成绩比例,从而激发学生完成过程任务的动力。

3 课程改革研究结果分析

2017~2018秋季学期,在紫金学院15级工业工程班(下简称课改班)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上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并进行了实践研究[9],对比结果如表4.

表4 课改班与普通班成绩对比分析

根据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课改班的最低分比普通班增加了44分,增幅为169.23%;最高分比普通班增加了6分,增幅为6.45%;平均分比普通班增加了9.2分,增幅为11.73%;通过对于样本量与标准差的分析表明,可信度较高。由此可以证明,课改班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确有成效。

同时,通过暑期实习单位的反馈来看,课改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扎实、解决问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并在浙江中坚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实习竞赛中也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4 结束语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授课为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利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方法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并以紫金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课《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为例,对其进行了基于工程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应用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改善教师授课效果及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系统化可靠性情境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论如何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