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教学应重在揭示思维的探索过程

2018-02-26 01:07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中学数学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尝试思路证明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金 明 (邮编:510380)

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师们非常重视解题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掩盖了必要的分析、探索过程,实行注入式、结论式教学.解题思路要么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要么采用题海战术,强调纯技能技巧,指望学生通过多练而形成条件反射,以套路与程式让学生对号入座,机械模仿.解题教学缺乏对思维过程的揭示;缺少解题思路是如何想到的?为什么这样想的分析;缺少解题思路出现偏差的剖析;解题受阻时如何联想转化突破的揭示.怎样进行解题教学呢,本文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揭示解题时需揭示思维的过程.

1 揭示解题错误的产生、发现、纠正过程

解题出错,人皆有之.但解题错误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只有分析出错的原因才能避免再次出错.为此教学时要抓住典型错误,引导学生剖析错误的成因,找到对应解决问题的策略.

案例1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2an+3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形如an+1=pan+q,(p,q为常数)数列的通项公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案例1如何求解?(8分钟后)教师投影生1的解法

生1:设an+1+λ=2(an+λ),由于an+1=2an+3n+1,可求得λ=3n+1.

即an+1+3n+1=2(an+3n+1),故an+3n+1是首项为a1+32=1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an+3n+1=11×2n-1,即an=11×2n-1-3n+1.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生1:刚才不是学过一题: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2an+3,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通过设an+1+λ=2(an+λ)构造等比数列求解,我的做法就是仿效这一题的.

师:生1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生2:生1的答案肯定是错误的.因为由已知条件求得a2=13,而由生1的答案求得a2=-5,很明显不对.

师:生2通过验算发现了生1的解答存在问题,到底是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呢?

生3:生2的思路中,由an+1+3n+1=2(an+3n+1),认为an+3n+1是等比数列,事实上若设bn=an+3n+1,则bn+1=an+1+3n+2,这样才能构成等比数列.显然生1的解答不是这样的.

师:生3非常不错,他发现了生1的出错根源.此题到底怎么解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怎么样?有无答案.

师:非常好,你是怎么想到此方法的.

生5:我看到将等式an+1=2an+3n+1两边同时除以2n+1得到形如bn+1=bn+qn的形式,正好可用到累加法.

师:生5通过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式构造出能用累加法的形式.非常好,还有别的解法吗?

生6:我是这样构造的:an+1-λ×3n+1=2(an-λ×3n),求得λ=3,故an+1-3×3n+1=2(an-3×3n),所以an-3×3n=(a1-3×31)2n-1,即an=3n+1-7×2n-1.

师:非常好,生6也是构造等比数列求解的.但是她的构造与生4不同.以上三位同学用三种不同的解法解答了此题.同学们能否总结一下an+1=pan+qn,(p,q为常数)这样数列通项的方法并探索一下哪种方法运算量少一点.

教学反思教师首先投影学生1的解题过程,并追问其解题思路,为学生的讨论作准备.然后让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让学生讨论此题的解法,展示不同学生的不同解法,并点评追问其解题思路,方便其它学生判断分析.问题从学生中来,解决措施也来自学生,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体验查找错误、发现错误的过程,领悟纠正错误的方法,提炼了解题的方法与经验.

2 揭示解题思路受阻时的突破过程

学生在解题时探求解题思路并非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许多挫折,甚至达不到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寻找受阻时如何转换的策略.教师在授课或答疑时可采用现推现想的做法,将解题时思维受阻的一面暴露出来,并展示受阻时是如何想的?如何突破思维障碍的,让学生从中学到教师突破困境时的思维过程.

案例2已知函数f(x)=ex+m-x3,g(x)=ln(x+1)+2.

当m≥1时,证明:f(x)>g(x)-x3.

综上可知,当m≥1时,f(x)>g(x)-x3.

思路2要证ex+m-ln(x+1)-2>0,只需证明ex+1-ln(x+1)-2>0.

联想到常用不等式:ex≥x+1,可先证明ex+1≥x+2 .由此要证明ex+1-ln(x+1)-2>0的不等式可转化为:证明(x+2)-ln(x+1)-2>0.即证明x-ln(x+1)≥0.到此此题的解法就简单了.

思路3要证ex+m-ln(x+1)-2>0,只需证明ex+1-ln(x+1)-2>0.

联想到常用不等式:ex≥x+1,可先证明ex+1≥x+2.同时也联想到常用不等式:lnx-x,故ex+1-ln(x+1)-2>(x+2)-x-2=0,原题得证.

当然本题还有其它很多解题思路,如参数m不去直接求解或放缩求解等,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解法.

教学反思解题受阻是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受阻了怎么办?是直接告知结论还是展示受阻的过程及解除障碍的过程.若直接告知表面上节省了时间,学生也可能当时理解但记忆不会长久,学生没有体验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教师放低姿态从学生的角度,展示受阻过程,受阻后的想法,如何通过变形转化突破难点等,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老师解题时也会遇到障碍,受阻时怎样转换思维,体验到问题从受阻到脱困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 揭示解题没思路时的联想转化过程

解题时遇到陌生的问题、情境新颖的问题,有时想不到思路怎么办?这时联想、化归很重要.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方尝试,积极联想,将陌生的问题化归为熟悉的、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使学生体验到解题思路的获得过程.

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剖析解此题时学生常出现的解法.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1的解法:

师:上述解题思路有问题吗?

师:生2说得很好 ,用基本不等式解题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生1的解法两次取等号的条件不一致,故解法不对,那怎么解答此题呢?

生众:沉默无语(显然没有一点思路)

师: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以前做过的一道习题的解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此题有哪些解法.

习题若实数x、y满足x2+y2+xy=1,求x+y的最大值.

师:生3从不等式的视角,利用基本不等式建立x+y与xy的关系,消去xy,解答了此题.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生4从三角的视角联想到三角换元,将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解答了.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设x+y=t,则y=t-x,将其代入x2+y2+xy=1并化简得x2-tx+t2-1=0.

师:生5从方程的视角解答了此题,将要求的代数式x+y设为t,化末知为已知,将方程组有解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有解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师:通过此题的解答,你能探讨刚才那一题的解法吗?

有了此题作铺垫,余下的问题就让学生自行探索求解,相信学生一定会解答的.

教学反思有时解题时学生一点思路也想不出来,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联想以前做过的习题.本案例中,学生解题没有思路,老师引导学生从不等式的视角、三角函数的视角、方程的视角解答了一道从前做过的习题,学生学到了含两个参变量问题的解决方法,自然会联想、类比找到解此题的方法.

4 揭示解题思路的尝试探索过程

解题思路不可能总是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解题思路的获得常常要经过尝试——出错——总结反思——找方向——再尝试——还是不对——再总结反思——再调整方向——再尝试……等多次循环,直至成功解题.在此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案例4在数列{an}中,a1=1,a2=3,an+2=3an+1-kan(k≠0)对任意n∈N·成立,令bn=an+1-an,且{bn}是等比数列.

此题第(1)(2)问较容易,结果为k=2,an=2n-1(过程略).

解答第(3)问时作了如下探索,过程简录如下:

探讨1能放缩为等比数列求和吗?

探讨2保留一项会有什么结果呢?

反思尽管没有证明出所需结果,但是可发现放缩的结果变小了.由此可见,保留一项,可使结果更接近.

探讨3保留二项会有什么结果呢?

探讨4能放缩为裂项相消法求和吗?

反思此放缩所得结果比题目所求结果要大,解题不成功.

探讨5用二项式定理时,放的结果还能小吗?

教学反思解题不可能每次一尝试就成功,有时需要反复尝试、调整、反思总结,再尝试.这样的过程能磨练意志,促使自信心、耐心、恒心提升,思维品质得到锤炼,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本例的教学法中经历的尝试、反思,再尝试,再反思…等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不仅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锤练.

1 林婷.突出主体地位 追寻高效复习[J].数学通讯,2013(3)(下半月)

2 金明.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尽情地“说”.中学数学,2013(3)

3 金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不成功.中学教研,2016(5)

4 张松年.把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让给学生[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0)

猜你喜欢
尝试思路证明
获奖证明
不同思路解答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我的思路我做主
证明我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