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善问
——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探讨

2018-02-26 15:27韦大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重点意识思维

韦大梅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安宁小学 广西南宁 530506)

引言

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具有极为重大的工具性在内,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以及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语言以及祖国的文化根本。这些问题存在也使得他们产生了足够的动力,在未知的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自主学习到新的知识,开拓领域。好比苏格拉底的名言一样:“问题才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这样,我们就得重视语文课堂,在课堂当中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意识给予重视和加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得到很好的激发,让学生能够发挥出主体的地位;同时对于课堂上的气氛也可以得到活跃,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放长远来看,一切的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也是创造发明的基础部分。[1]

一、学生的能力培养训练,加强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会产生问题或困扰一般来说都是在于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或是对板块知识有一定的欠缺,所以要在根本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这个是基础也是前提。[2]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应该从小就要懂得如何观察一件事情或一句话的重点所在,教师应当在这个方面有意识的去培养训练学生。就以中心句为例子,来帮助学生可以有效的确定句子的重点所在。比如,“这次室外活动真的好有趣啊”或者是“今天发生了好多可喜的事情”,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句子的重点主要是在“有趣”以及“可喜”这几个词上,这就是重点。把这些重点提出来给学生们思考,同学们就会以这两个词开始讨论,围绕这这些重点进行观察与分析,让学生的思考方向有一定的顺序。紧接着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面很自然的迸发出“为什么有趣”以及“可喜的地方在哪儿或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这么可喜”等等问题。这也就锻炼了学生的抓重点理解的能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学生的进行“事物的发展次序”、“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细致”、“事物所表现的特征是什么”等等方面的训练。

2.思维方面要加强训练

思维与问题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思维是大脑反应一些客观事物的实质性与客观性的基本特征。加强学生思维方面的练习是对问题意识培养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只有发散性的思维才会想到的更多,从而发现的问题也就更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抓住课本里面的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等等,对于这一方面让同学们深入发掘,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司马光》这一课节中,我们用‘慌'字来表达当时小朋友的情况,那么从字的拼音和字的字形上面入手,学生们可以看出什么来,可以提出几个代表当时情况的问题呢,“为什么 ‘慌'字的组合是竖心旁”,“现场的小朋友情况怎么样,慌吗?”,“司马光慌不慌呢,为什么不慌?”等等问题。然后再针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为学生们逐一回答,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提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回答,由此会思考的更多。所以,要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一环接一环的方式来间接的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3.为学生引导如何提问的方法

如何提出问题这是一中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将其穿插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如何提出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老师传授的方法,要指出问题出在那个地方,怎样发现这个问题的。本人有意识的想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提问方式,因为在学生的心中,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除开自己的父母,老师应该是第二个值得学习的人了,在学生的心中老师的做法就是正确的。故此,教师在指导学习的时候要更为注意。就拿某个语句来做训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提出的问题是否与教学任务有关,作为教师方面,都应当给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从而自己的自信心也会得到鼓舞。事实表明,在组织的某一活动当中,只要有一个学生觉得需要问问老师“为什么”“怎么办”等,那么这次的活动才实现了真正的教学意义。因为学生不在是只听老师安排,自己也产生了想法思维。

二、对学习的整体氛围要让学生感到民主平等,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想要营造氛围的前提是先培养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的空间,同样也是情感培养的空间。我们体提倡合作信任式教学,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升华,同样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益。

2.适宜的教学节奏。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让学生更快更高效的接收客观的事物,教学是综合性的,所以节奏一直在,要做到适宜。

3.培养学生大胆发问的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可能是教师想不到,老师及时接收到这部分反馈信息。在听取学生的问题时,同样也在紧张的思考,快速做出判断,在给出学生更为精准的答案,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学生会很高兴。与此同时,也不要忘记表扬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尤其是班上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大的表扬。要将所有的学生都培养出问题意识才是教师的终极目标。

三、模拟问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借助现代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更为生动形象的体验。这个是现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可以考虑用课件或电视的形式来表达,在真实的场景下,学生对其的印象更为深刻,同时也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提问,进而使学生增加提问题的意识。事实表明,学生的所见所听达到的效果,远远比传统教学的效果要好。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和问题设置的密度。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达到更好是思维变化。问题的疏密程度也要根据现场的时间或学生的精神状态而定。往往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候,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才最佳。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具有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环节下来完成任务,自我思考,者意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基本训练。

猜你喜欢
重点意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重点推荐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