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学生认知过程有效设计教学环节过渡的课例研究

2018-02-26 15:27许红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万圣节环节英语教学

许红梅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四川成都 610031)

在小学教学体系中,过渡是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它要结合教材内容及教师经验展开,合理运用教学技巧充分衔接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引发师生之间的共鸣,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也体现课堂教学流畅性。

一、基于学生认知过程的教学环节过渡设计思路

1.关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初级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主要伴随自身年龄与经验的增长过程而发生不断变化,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就主要体现在注意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等等方面。不同的小学生在认知水平方面表现出许多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并结合他们的认知差异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2.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概述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三维目标,全面激发小学生的自由认知过程,为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推进与过渡创造基础,引入全新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展开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在独立观察、思考之余还能从中发现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再整理分析形成概念认知,进而获得学习主动权,培养他们良好的知识学习认知能力与敏感细腻的学习思路。

3.小学英语教学环节中的过渡设计思路

基于小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认知能力培养,本文认为应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英语学习,即创设语言交际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理解情境、甚至是表演情境,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自然而然的实现英语教学环节过渡。考虑到教学情境教学的多元化与融合性,教师是可以尝试将更多教学资源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的。

例如词汇教学,小学生对于英语词汇还相对陌生,而且小学英语教材中词汇量并不小,单靠死记硬背可能无法过英语词汇这一关,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英语词汇的音、形、义之间展开关联教学,并在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展开教学环节过渡段的设计。

举例来说,在新课标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第一册的Module 1 Unit 2《How are you?》一课教学中,如果光常规地教学单词,学生不仅掌握不好,而且学会了也不会使用,所以教师应该从词汇教学逐渐过渡到对话口语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游戏、歌曲童谣,开放性的问题等来帮助学生进行自然过渡。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文本和题材在过渡段设计文明礼仪文化讲解,中西文化对比以及与文本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来帮助学生进行过渡,并为随后该课的口语教学做好文化铺垫。同理,在语法及阅读等教学中也可以基于学生认知灵活设计教学过渡环节,比如在语法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句型联系配合归纳法、演绎法等实现对语法知识内容的归纳与总结,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科认知水平[1]。

二、基于小学生认知过程的英语教学环节过渡段的有效设计

基于小学生认知过程的英语教学环节过渡段设计类型有很多,例如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启发的引言导入式教学、基于学生学习能力整合的穿针引线式教学、还有基于学生学习认知能力潜移默化的目标递进式教学。这些教学策略类型都可以融入到情境教学中,帮助教师展开针对教学环节中过渡段的合理设计。本文就围绕“目标递进式”教学类型探讨基于小学生认知过程的英语教学环节过渡段设计。

1.基本教学思路

结合“目标递进式”教学思路,教师要作为学生的向导一点点展开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的为学生设置教学重点,引导他们逐渐前进。为了保证教学过程更生动,学生更深入探究知识内容,还要结合情境教学元素展开教学设计。本文主要以新课标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第九册的Module 3 Unit 1《Today is Halloween》一课的教学环节过渡段设计为例来进行说明。

2.教学流程设计

首先教师要参考课题“Do you know the Halloween?”设计情境主题。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方节日,教师首先提出了“festival”这个主题词,并结合视频为学生展示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为了实现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西方传统节日的理解过渡,教师首先基于学生认知水平从学生熟知的节日出发,使用目标句型“Do you know Christmas?”当学生们都纷纷表示了解这个节日时,教师就自然引出“Like Christmas,Halloween is a traditional Western festival,too.”然后为大家讲解有关万圣节的背景知识内容,实现教学过渡与目标递进。同时在教学过渡段,教师还可以借助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与万圣节相关的英语词汇,例如“scary”、“mask”、“pumpkin hat”等,播放万圣节音乐,营造万圣节氛围将学生彻底带入到万圣节的学习气氛中。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被有效集中,他们被万圣节的氛围所吸引,怀揣着好奇心与同学、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当中。当学生完全融入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入问答讨论环节,此时自然提出问题“What do people do on Halloween?”,教师希望通过这一问题作为过渡段引领学生从词汇认知学习过渡到讨论阅读学习环节。有的学生就会回答“They give them sweets.”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万圣节糖果,使用目标语言来奖励那些在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孩子,激发他们学习认知情绪的同时也通过教学过渡段的设计来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实现英语教学语言交流和使用的目标[2]。最后通过让学生制作杰克灯,做面具,唱万圣节童谣,一起玩“trick or treat”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情境氛围中逐渐感受了解万圣节,并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环节良好过渡。

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基于学生认知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些巧妙的过渡段设计更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保证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中,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进程推进顺畅,所以教师应该合理把握这一点,做好教学过渡段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英语乐学空间。

猜你喜欢
万圣节环节英语教学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万圣节狂欢派对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Sundry Features of Halloween 杂谈万圣节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万圣节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