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8-02-26 15:27邹红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教学

邹红香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城关小学 江西赣州 342300)

引言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深远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内容枯燥,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直接导致学生阅读兴趣匮乏,无法在阅读过程中调动主观能动性,加深理解记忆,进而阻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从各方面着手,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逐渐多元化,但是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不是短时间可以根除的。因此导致教师仍旧在实际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单当面相对学生灌输知识,总结出重难点让学生被动记忆。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抵触心理,对其长远可持续发展无益。

2.课堂氛围沉闷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法突出自身主体位置,就会抑制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交流,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1]不仅严重违背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差异需求,而且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低下,课堂教学得不到预期效果。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很难充分活跃课堂氛围,确保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受到制约。

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

1.创设对应阅读情景

良好的阅读情景是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直接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在直观理解感悟中,大幅降低语文阅读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和阅读水平。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喜好特长,创设出对应的教学情景。[2]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效率和自身感悟想象能力的同时,全面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进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夯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感官,凝聚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欣赏满池碧绿荷叶随风轻轻摇曳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并且启发他们说出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情,然后抛出问题:“课文中也写了一些朋友喜爱荷叶,是哪些朋友呢?请赶快到文中去找一找,用横线把答案画出来吧。”由此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便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他们很快就能找到文中写了小水滴、小鱼儿、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了解之后,在细读环节中,我又设置情景,同学们都是小水滴、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派小记者到同学中去随机采访小水滴、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为什么喜欢荷叶?由于他们对课文有了较细致的理解,个个都乐意接受小记者的采访。感悟理解课文后,再通过角色朗读,或配乐或配动作朗读课文,使之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这样通过一个个情境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一次次入情入境,使课堂教学气氛高潮迭起,令孩子们能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自愿配合教师高效完成阅读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2.挖掘教材阅读价值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阅读知识的首要途径,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就要充分挖掘阅读教材中的可用价值,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当然要想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之余,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适当客观评价,维持学生的阅读自信和热情。既可以让学生提高知识层面,又能够让学生感受阅读价值,促使小学生的全面提高。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从课前导入下手,为学生介绍三国时期背景,以及典型人物特点和故事。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满足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深入分析研究中,学生会对诸葛亮更了解,得到不同程度上的启发。同时有效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完善小学语文教育整体框架。

3.开展课外拓展阅读

为了更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丰富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尽可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仅凭课内教材研究远远不够,需要教师带领小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拓展阅读活动,全面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联想思维。再加上课堂阅读教学时间并不充裕,内容也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无法满足小学生的个性阅读需求,导致教学效果和学生文学水平,难以提升。由此可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喜好和真实阅读基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其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对其渗透积极向上的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为语文写作积累更多素材,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3]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读一些《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以及《小王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国内外阅读素材。低段要特别鼓励看童话故事,它们在儿童的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起着真善美示范引领的作用,给孩子的想象插上天马行空的翅膀。如《小猪唏哩呼噜》、《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格林童话》等等国内外阅读,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都曾被五彩缤纷、神奇变幻的童话世界所吸引,那些奇妙的经历、刺激的冒险是每一个幸福童年不可或缺的记忆。在这些课外阅读过程中,让孩子们可以对比分析国内外阅读文学的差异性,感受不同文化魅力,快速且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量,以及涉猎阅读范围。同时,自我感知会得到有效加强,而且是非观和判断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长此以往,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下,会吸收文化中精髓,形成高尚品格,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提升自身情怀。

4.给予充足阅读空间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要在课堂训练中给予其充足的阅读空间,便于让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品读。而且教师要在小学语文实际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体验自读、轮读、议读等阅读方法,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吸引学生阅读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此外,小学生在不断朗诵中,能够陶冶自身情操,同时加快对材料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潜质,口语情感表达,以及写作技巧,全面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重要价值。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空间不能只限定在教本教学课堂中,我们要学以致用,帮助孩子开辟更广大的阅读天地,把课内延伸到课外,如我们每天早上课前有早读,午后有午读,家庭有每天半小时的课外书阅读任务,每周有一节课外阅读分享课,我们班级和学校经常开展一些阅读促进活动,进行写读后感比赛,编读书小报比赛,美篇欣赏比赛,诗画比赛等等,在如此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孩子们阅读、积累、读写、书画共进,用有声语言动听无声文字,用无声文字馨香无字人生。

5.利用网络技术助力阅读分享

在我们学校,每天的午读,每周二一节课的课外阅读分享活动,都是孩子们乐此不彼的活动,特别是课外阅读分享,更是孩子们期待的时刻。但校内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每次每个孩子都能到台上去展示。怎么办?网络帮了我们的大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的阅读分享课堂扩容。一是利用家长微信群。每个孩子可以在微信群里朗读故事等,大胆展示,为孩子们开辟了一个永不打烊的大舞台。二是老师们的美篇分享,成为孩子们阅读分享的又一个汇报展示窗口。每周的一节课外阅读分享课,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老师都会拍摄下孩子们的精彩瞬间和录制感人片段,课后不辞辛劳地配上优美文字制作成美篇,记录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从点滴转变到蜕变的过程,发在家长群和朋友圈让大家欣赏,让大家成为孩子阅读路上的重要伙伴。

总而言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务必要借助合理途径,逐渐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可以积极自主配合教师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升完善自我,为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