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戏剧”激发学生的表现力的教学启示

2018-02-26 15:27郭嘉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花城表现力课本

郭嘉欣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坂田学校 广东深圳 515000)

一、教育戏剧概念界定与背景

教育戏剧是用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在欧美国家,教育戏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法,甚至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教学手段。近年来教育戏剧在国内悄然兴起,戏剧作为一种媒介融入于教育中,被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认同,教育戏剧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欢。

十九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提出“在实践中学习”“在戏剧的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被欧美国家主流教育所关注,继而教育戏剧在世界范围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二、戏剧教育与音乐学科相融合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飞跃式发展,当今世界的教育理念和环境正在发生重大改革,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成为需要改变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和在兴趣中自我探索学习的融合性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多年以来都一传统的“聆听+歌唱+游戏”作为固有教学模式,常常导致课堂氛围消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音乐教育创新迫在眉睫。

戏剧是最为综合的艺术形式,长久以来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相对缺失。近年来教育戏剧在国内悄然兴起,戏剧作为一种媒介融入于音乐教育之中。“音乐+戏剧”这一热门话题也开始在音乐教育界被广泛谈及。教育戏剧涉及方方面面,而“音乐+戏剧”是通过音乐游戏、音乐角色扮演、创编音乐故事、表演音乐剧等一系列互动式戏剧手段来打造的体验式教学,它关注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音乐+戏剧”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在9-12岁这个年龄段,处于自我表现鼎盛期,但常常由于表演能力的匮乏,不敢大胆尝试表演。在平常的音乐实践教学中,我更关注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尝试在音乐课本歌曲中融入戏剧元素,在学习音乐课本歌曲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表演。对于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戏剧元素,培养学生表现力,我将从以下几点做分享:

1.做学生的戏剧表演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处于肢体表现力较强的时期,是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黄金时期,但学生常常由于不知如何表演以及表演经验的匮乏而羞于上台表演。如何引导学生表演,激发他们的表现力,成为我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在平时的课本教学中以不同的教学手段融入戏剧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如:花城版四年级上册《快乐的铁匠》这一课,以亨德尔的钢琴曲《快乐的铁匠》为主题音乐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闭眼聆听,自由想象音乐画面,在课前导入时以定格画面再现歌曲的情境。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学生给予我非常多的创作反馈,有的扮演火炉,有的扮演铁块,有的扮演铁匠,有的扮演火焰。有的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红领巾演绎熊熊的火焰,利用身体蜷缩表现铁皮的坚韧,利用夸张的动作表现铁匠的辛劳。还有部分学生在不知道歌曲名称的前提下,认为音乐的画面是孩童游戏玩耍的画面,用不同的故事情境做表演,也非常贴合音乐情绪。在课堂结束后,我已课堂照片的形式在不同的班级向学生展示,学生乐在其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这节课给予我非常多的教学反馈,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孩子们只有在知道做什么喝如何做的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2.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提高学生个体自我表现力。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大不相同,结合自身经历的发展,相同的音乐常常会在每个人身上给予不同的音乐体验与音乐感受。在教学实践中,音乐导入聆听我一般不提前展示课题,让学生在聆听中,发挥自及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或用肢体表演这段音乐。如:在花城版六年级上册格里格的交响曲《朝景》这一课中,我在不展示课题的前提下,以主题音乐导入,在开放的音乐教室里让学生躺着地板上,闭眼聆听,想象音乐画面并用肢体无声表演太阳从日出东方、艳阳高照、再到日落西山的全过程。并以录像的方式记录过程,向全班展示。学生随着音乐主题的扩大和变化,用肢体变现出各种各样,属于自己的太阳。相同的课例实践还有花城版四年级上册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水族馆》的欣赏、花城版五年级下册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欣赏。在此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学生在大胆展现自我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和表演的快乐。

3.做课本研发的参与者和开发者

教师不仅是课本大纲的执行者,更是课本研发的参与者和开发者。就我们现阶段的教材而言,能用于音乐剧表演的歌曲屈指可数,课本上的大部分内容都很难与戏剧元素想结合,这需要音乐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延伸、创造教材,为学生创设更多表演的场景和机会。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我珍惜课堂上每一次融入戏剧元素的机会,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通过肢体语言来增加歌曲情绪。如:花城版四年级上册《我们将震撼你》这一课,在导入换节,我利用戏剧游戏“123木头人”和戏剧教学中画面定格和这一表演形式相结合,让学生表演赛场上进球时,观众席上激动的画面,从而引入世界杯歌曲《we will rock you》。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现场的人浪图,让学生模拟人浪现场,在课堂排练中先分组,用数数带动学生依次做人浪动作,再带入歌曲“we will we will rock you”这一高潮乐句中。学生在振奋的歌声和此起彼伏的身影中完成了歌曲表演。戏剧元素的注入不仅让一节普通的音乐课增添了不少趣味,更带动了学生的演唱情绪,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

结语

“音乐+戏剧”,音乐与戏剧的有效结合,从学科角度上改变原本单一乏味的课堂,丰富课堂内容,为音乐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学生角度上,顺应学生年龄发展特点,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表现力。在当下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环境下,如何创新课程,利用戏剧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更好的激发、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是我乃至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花城表现力课本
珠江·广钢花城营销中心正式开放
晋源区召开稻花城项目推进会
花城看花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论报纸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力
花城看花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纤变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