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快乐成长与家庭教育之探讨

2018-02-26 19:10邱红霞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少年儿童家庭教育

邱红霞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孩子快乐和幸福的相关因素,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一是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二是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效果;三是营造宽松平等的家风,让孩子快乐幸福成长。

【关键词】少年儿童;快乐认同;幸福认同;家庭教育

一、研究背景

儿童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基础。儿童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儿童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儿童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是怎样的?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中有哪些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想破解的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少年儿童的成长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要想真正了解儿童,服务儿童,就必须从问题出发,从研究儿童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谈家风,倡导好家风。习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全党、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探讨少年儿童快乐认同、幸福认同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笔者专门开展调查研究,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各种需求,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围绕少年儿童的“快乐认同和幸福认同”“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压力情绪和自我调节”“亲子陪伴和亲子冲突”“亲子沟通和主要障碍”等五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关于儿童的快乐认同包括:(1)学习活动:考了好成绩、被老师或父母表扬、被同伴表扬;(2)休闲娱乐:和朋友玩、上网、吃到好吃的饭菜、吃零食、睡觉、逛街、买到新衣服、有了新玩具、其他等内容。关于儿童的幸福认同包括:有温暖的家、健康、自由自在、有知心朋友、受到尊重、为社会做贡献、事业成功、有权有势、有钱、享受、快乐、其他等内容。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四至八年级的学生。调查根据广州市各区的发展状况及不同的学校类型,分别抽取3所小学和3所中学,小学四至六年级每年级各抽取1个班,中学七至九年级每年级各抽取1个班,共发出问卷726份,收回724份,其中有效问卷718份,有效问卷率98.9%。问卷调查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主要采用了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等分析方法。现就广州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结果分析及建议对策。

(二)样本情况

1. 性别。男生占46.7%,女生占53.3%。

2. 年级。四年级占17.6%,五年级占18.2%,六年级占17.6%,七年级占15.0%,八年级占14.6%,九年级占16.9%,各年级比例分布较均衡。

3. 成绩。有关成绩的提问“你认为你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什么水平?”由学生判定自己处于哪个层级。成绩上等占12.1%,中上等占38.8%,中等占30.9%,中下等占14.1%,下等占4.1%,可见八成以上学生自我判定成绩在中等及以上。

4. 父母学历(由学生自行认定)。父亲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占11.9%,大专、本科占49.7%,高中(中专)或以下占38.4%。母亲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占9.8%,大专、本科占43.3%,高中(中专)或以下占46.8%。父亲平均学历水平高于母亲平均学历水平。

5. 家庭经济情况。有关经济水平提问“你家经济情况怎样?”由学生自行判定。家庭经济很富裕占3.5%,比較富裕占30.5%,一般水平占62.1%,比较困难占2.4%,非常困难占1.5%。学生家庭经济水平普遍处于一般水平或以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状描述

本研究从“快乐认同和幸福认同”“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压力情绪和自我调节”“亲子陪伴和亲子冲突”“亲子沟通和主要障碍”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最大快乐和最大幸福。

(1)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最大快乐排在第一位的是“考了好成绩”,占25.0%。第二位是“和朋友玩”,占18.8%。父母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少年儿童选择“考了好成绩”“和朋友玩”的比例均高于父母学历在大专以下的少年儿童选择的比例。第三是“被老师或父母表扬”,占12.1%。

其他选项则比较分散:“上网”占7.7%,“睡觉”占6.9%,“吃到好吃的饭菜”占5.6%,“吃零食”占5.5%,“被同伴赞扬”占4.0%,“有零花钱”占3.4%,“逛街”占3.2%,“买到新衣服”占1.9%,“有了新玩具”占1.0%,“其他”占4.9%。

“考了好成绩”成为快乐首要原因,是孩子的本意?还是受父母和老师的影响?在不少家庭中,考了好成绩可以获得表扬和奖品,结果认同高于态度认同。

(2)少年儿童“最大的幸福”前三位选项是“有知心朋友”“温暖的家”“健康”,分别占比21.0%、20.6%和15.5%。然后是“快乐”占14.7%,“自由自在”占8.6%,“受到尊重”占6.0%,“为社会做贡献”占4.2%;最后是“事业成功”占3.0%,“有钱”占2.4%,“享受”占7%,“有权有势”占1.0%,“其他”占1.2%,详见图2。值得肯定的是:孩子眼中的幸福看到了“健康”,而健康往往被年轻人忽视,少年儿童重视健康难能可贵。

比较发现,父母的学历是大专以下的少年儿童,他们更高比例是选择“有温暖的家”作为最大幸福的标准(22.2%和21.1%)。父母的学历是大专及以上的少年儿童,他们更高比例是选择“有知心朋友”作为最大幸福的标准(21.2%和21.7%)。可见,父母学历背景影响少年儿童的幸福认同,不同的学历背景下,儿童对幸福认同略有差异。

2. 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衣食充足,人际关系良好,心态积极,有进取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年儿童家庭教育
浅谈如何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戏剧教育
浅谈少年儿童在进行武术套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