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小结(收束)的误区、原则与方法

2018-02-26 08:44郑小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误区原则微课

摘 要:微课小结(收束)是微课结束前对主体部分各知识要点的简短回顾、概括、总结或提炼,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关系到微课能否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影响微课的学习效果。该文基于作者对国内外大量微课小结的分析和自身微课创作实践,简要剖析了微课小结的常见误区及对策,归纳总结并且提出了微课小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帮助广大微课创作者避免和走出微课小结的误区,提高微课创作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微课;小结(收束);误区;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2-0031-04

微课小结(收束)是微课结束前对主体部分各知识要点的简短回顾、概括、总结或提炼,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依据近因效应,微课小结关系到微课能否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影响微课的学习效果。微课小结技能是网络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微课小结应避免哪些误区?有什么对策?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有哪些常用方法?如何既快又好地设计微课小结?

一、微课小结的常见误区及对策[1]

1.无视小结的作用,缺失小结环节

一些微课作者认为,微课时间那么短,主体部分都讲不清楚,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分配给小结。还有一些微课作者认为,微课小结“可有可无”,甚至是在说一些无用的废话,纯粹浪费时间。

2.小结流于形式、冗长而低效甚至无效

其表现是简单重复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并且缺乏可视化,不系统,不完整,不简洁,不给力,对本次学习无提升作用,显得低效甚至无效。

3.走过场、说套话,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

一些微课作者采取“同学们,本次课我们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这样千篇一律的小结方式,而没有针对主体部分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易错点、障碍点(关键点)、易混淆点进行专门的小结设计。

4.凭经验、靠感觉、无章法,与导入、主体部分等学习环节脱节

一些微课作者单凭个人经验、仅靠临场感觉、视剩余时间多少进行小结,缺乏系统化、一体化的精心设计,结果不仅没有章法,还与前面的学习环节脱节,没有做到与导入(开头)、主体(中间)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没有充分发挥小结的呼应、总结、反思和提升(升华)等作用。

5.避免和走出微课小结误区的对策

微课创作者要想避免和走出微课小结的种种误区,一要厘清微课小结的学理依据,明晰为什么要进行微课小结,包括追求完美的审美理念、注重结果的效益诉求、系統论哲理关照、信息论规律制约、控制论思想启示,以及建构主义、格式塔(完形)理论的要求[2],等等。二要充分认识微课小结的作用,包括归纳总结、巩固知识、升华提高、承前启后、拓展创新、学以致用、训练技能等[3]。三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微课小结的经验技法,并且在微课创作实践中不断探寻微课小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做到灵活、巧妙、组合运用,游刃有余。

二、微课小结的基本原则

1.首尾呼应、整体性原则(整体设计原则)

微课创作者应进行系统化、一体化的精心设计,使微课小结与之前的片头、导入和主体部分等学习环节遥相呼应,做到一气呵成、互相配合、主线清晰,共同构成一次简短而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圆满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全国一等奖微课《从龟兔赛跑看管理的常管常新》首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我们前面说过,社会的发展那是日新月异啊,像刚出生的婴儿,每天变个样子。所以我们还要强调四个字,叫常管常新,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思维,才能跟得上大环境发展的节奏,那关于管理思维的常管常新,我还是通过几个故事来让大家理解。”引出学习主题后,接着进入主体部分,生动描述了7轮龟兔赛跑的故事,并且揭示了每一轮龟兔赛跑的启示(相当于对应知识点的即时小结)。之后,进入小结部分“总结一下龟兔这些年的纠缠恩怨,每一次的失败都能转化成一项技能。我们这些看故事的人,把这些技能归结为“三条四点”(具体内容略)”。很好地呼应了导语和主体部分(7轮龟兔赛跑故事及启示)。最后,以下面一段话收束“有了这些基本技能,再加上宽阔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和永远超前的意识,你就是永远不败的赢家。”该微课从片头——导入——主体——小结(收束)各环节都做了一体化的整体设计,做到了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小结(收束)简洁有力、水到渠成,令人回味无穷。

2.知识结构可视化与提升原则

好的微课小结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可视化地呈现本次微学习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及其关系),帮助学习者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总结,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获得进阶提升(同化与顺应,质的提升)。图1简洁而清晰地呈现了微课《Flash遮罩动画原理及制作》的知识结构,涵盖了“概念”、“原理”、“效果”和“口诀”等知识要点。图2分层次、清晰地呈现了微课《角的定义与标记》的知识结构,涵盖了“角的定义”、“角的标记”、“角的测量”等知识要点。

3.简洁性原则

好的微课小结应该简洁有力,时长一般不超过1分钟。例如,一分钟情境短剧型英语微课《Alone-lonely》(www.SimpleEnglishvideos.com)在导入环节,通过丈夫外出、老年夫妻临别对话,短短7秒就创设出妻子独处的学习情境。在持续35秒的主体部分,则运用多组镜头,生动呈现妻子刚开始独处时自由自在、自娱自乐,但很快就被老年人随时而来的孤独感袭扰的情形。之后,仅用10秒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Alone和lonely的词义、区别与联系——“Alone, on my own, with nobody else around; lonely, alone and unhappy, because of it.”(Alone的意思是没人在旁边,lonely是指因为孤单一人而感到不开心),效率惊人并且学习效果上佳。图1和图2所示的微课小结也很好地遵循了简洁性原则,分层次、逐一呈现微课的完整知识结构,教学效果良好。

4.目的性、针对性与灵活性原则

微课小结切忌采取模式化、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而应根据微课的教育类别、教学对象、不同课型、教学目标、内容特点和个人教学风格,灵活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其中,教育类别包括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企业培训等。教学对象包括中小学、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成人学习者等。微课类型包括课前型、课中型、课后型,知识点讲授型、技能训练型,以及导入型、新课型、练习测评型、小结拓展型等。微课小结的教学目标包括归纳总结、巩固知识、升华提高、承前启后、拓展创新、学以致用、训练技能等。微课内容更是涵盖各学科专业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技能点),包括概念、原理、方法、流程、技能、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此外,微课小结还应与微课创作者的个人教学风格相吻合。

三、微课小结的基本方法

1.即时小结与总小结相结合法

对于知识点内容比较丰富的微课,可采取即时小结与总小结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枪击事件生存指南》微视频是美国休斯顿政府根据枪击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公众安全的现状,为指导公众正确应对突发枪击事件、提升恐怖事件生存能力而创作的公民安全教育微视频[4]。该微视频包括片头、导入、主体和小结四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包括如何逃跑、如何躲藏、如何搏斗、如何配合警察共四个知识点(技能点)。由于主体部分学习内容较多,并且具有即时性、实战性,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微视频创作者在动态演示每个生存知识技能之后,及时总结逃跑、躲藏、搏斗和配合警察的要点。最后进行总小结——“出于安全与生存,你的行为会有着不同的结局。要注意,更应有所准备。如果你发现自己面对枪手行凶时,做好三件事是你存活的关键因素:逃跑、躲藏、搏斗。”即时小结与总小结相结合,给学习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又如,微课《从龟兔赛跑看管理的常管常新》在主体部分讲述7轮龟兔赛跑故事时,趁热打铁,及时揭示每一轮龟兔赛跑的启示,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即时小结。接着,用一段引导语引出“三条四点”即三种管理思维和四个管理观点,既避免了说教之嫌,又给学习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要点归纳法

对于主体部分各知识点阐述比较充分、清晰的微课,可采取要点归纳法进行小结。例如,微课《从龟兔赛跑看管理的常管常新》,由于已在主体部分将各知识点巧妙融入7轮龟兔赛跑故事及启示中,所以微课创作者只需把这些知识技能概括为“三条四点”并且逐一罗列即完美收束。同理,《枪击事件生存指南》微视频由于主体部分已及时总结逃跑、躲藏、搏斗和配合警察的要点,所以只需在总小结时强调做好三件关键事“逃跑、躲藏、搏斗”即完美收束。

3.可视化呈现知识结构法

(1)PPT触发器法

在“Flash遮罩动画原理及制作”微课中,笔者利用PPT自定义动画的触发器制作小结,如图1所示。实现的最终效果是,单击上方的“概念”触发器,出现概括遮罩动画概念的3个小的知识要点;单击右边的“原理”触发器,出现概括遮罩动画原理的6个小的知识要点;单击下方的“效果”触发器和左边的“口诀”触发器,分别出现5个、2个相关知识要点。如此,完整呈现出Flash遮罩动画原理及制作的知识结构。单击中间的“遮罩动画”触发器,各知识要点均消失,只留下简明的知识框架图。

(2)PPT自带可视化工具SmartArt图形

图2所示的微课《角的定义与标记》知识结构是笔者利用PowerPoint2010自带的SmartArt图形(层次结构)、自定义动畫(擦除、自顶部、逐个级别)、录制幻灯片演示和另存为(wmv视频)等工具制作而成的微课小结,该小结分层次、逐一动态呈现出本次微课学习的全部知识要点。PowerPoint2010以上版本自带丰富的SmartArt图形,可以非常直观、清晰地呈现微课各知识点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图3所示。

除了PPT自带的可视化工具形状、SmartArt图形、图表以外,还可以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简笔画等可视化工具进行小结。

4.学以致用、练习巩固与小结融为一体法

对于侧重方法、流程、实际运用技能的微课,可以采取学以致用、练习巩固与小结融为一体的方法进行小结收束。例如,“五分钟课程网”微课《五分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是一个指导非医学专业人员运用“两步法”快速读懂血常规化验单的实用技能型微课,长期排名前五[5]。该微课在主体部分动态示范了“两步法”,重点讲解了四项关键指标(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并且提示“血液检验结果只是医生判断病症的参考数据……”。之后,给出了王大爷感冒时的血常规,提问学习者“你能看出他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吗?”接着,微课短暂停顿,以便学习者运用所学“两步法”等知识点进行判断。之后,小结“两步法”即“第一步:看箭头。第二步:白细胞减少,说明感冒是病毒性的。”该微课经过精心设计,将学以致用、练习巩固与小结融为一体,不失为一种高明而有效的微课小结方法。

5.布置作业、扩展学习法

《罗斯福的三个面包》是“五分钟课程网”的一个优秀微课,一直排名前十[6]。该微课以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记者问他有何感想引出三个面包的有趣故事。接着,紧紧围绕“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和“为什么消费过程中会呈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两个问题,运用类比、数据分析、可视化动画等方法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和揭示。由于主体部分演示、讲解得比较详细、清晰,所以微课最后不再直接归纳总结,而是采取布置作业、促进学以致用和扩展学习的方法进行收束——“现在请你在生活中找几个实例,来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分析原因。”

《谷贱伤农》是与《罗斯福的三个面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五分钟课程网”优秀微课[7]。微课以叶圣陶名篇《多收了三五斗》描述的场景为导入,引出“谷贱伤农”现象。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什么是谷贱伤农”和“为什么会有谷贱伤农的现象”这两个核心问题(疑点、认知冲突),展开相关内容。之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总收益与价格变动的趋势与需求价格弹性有关”,以此解释为什么会有谷贱伤农的现象。最后,微课同样采取布置作业、促进学以致用和扩展学习的方法进行收束——“请你用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分析一下,会不会存在‘苹果丰收农民受益下降的现象呢?”

在笔者创作的全国一等奖微课《什么是微课》中,导入部分简要交代了微课出现的时代背景,以三个问题引起学习者的初步思考;主体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内几种代表性微课界定,接着提出自己的微课界定,分五句话具体阐释。三个问题在微课前、中、后均出现,目的在于引发学习者的持续思考。最后在小结(收束)环节,引导学习者观摩国内外微课作品,思考另外四个问题:(1)微课的发展前景如何?(2)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还是支持翻转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功臣”?(3)微课应用:取代还是融合互补?(4)如何制作微课?整个微课以问题为主线,启(发)之于问题,亦收之于问题,思考贯穿始终。

四、结语

总之,微课小结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有其充分的学理依据,具有归纳总结、巩固知识、升华提高、承前启后、拓展创新、学以致用、训练技能等重要作用,是微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微课小结的质量关系到微课能否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影响微课的学习效果。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广大微课创作者厘清微课小结的学理依据,充分认识微课小结的作用,明晰微课小结的基本原则,掌握微课小结的方法技巧,避免和走出微课小结的常见误区,提高微课创作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微课设计与创作常见误区与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88-90.

[2][3]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课堂导入与收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51-160.

[4]郑小军.例谈微课选题的误区、原则与方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4):43-46.

[5][6][7]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DB/OL].http://www.5minutes.com.cn/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误区原则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