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驱动视角下幼儿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8-02-26 08:44赖淑贤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开发应用

赖淑贤

摘 要:要真正发挥微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必须让幼儿教师认识并感受到微课是可用、有用、易用的。因此,本文在应用驱动的视角下,结合幼儿园的学习情景,提出幼儿园微课是指围绕某一学习内容而精心设计的,以微视频为载体、以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为核心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的学习资源。微课在幼儿园非集体学习情景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设自由氛围、解释疑难困惑以及激发创新思维;在集体学习情景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引起兴趣、提高效率、引发思考。幼儿园微课的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拟定目标、精选内容、制作微视频、评价修订等步骤。此外,在幼儿园中建立微课资源库,并结合具体学习情景灵活运用微课,是提高微课应用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应用驱动;幼儿园微课;学习情景;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2-0034-03

当前,微课比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术界对微课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微课在实际应用中却没有产生相应的反响。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对微课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虽然在各种微课比赛中也不乏幼儿园教师的作品,但在教育教学中实际应用的却少之又少。微课在学前教育领域“火不起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无法在众多的微课界定中找到一种符合幼儿园教育特点和教学模式的解释,对微课认知的偏差使幼儿教师产生了“微课在学前教育阶段不适用”的观念或是“微课很高深、很难制作”的畏难情绪,对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感到无所适从。

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微课不能简单地复制中小学微课的模式。本文从应用驱动的视角重新认识在幼儿园学习情景下的微课定义,理解微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幼儿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一、对微课的再认识

1.应用驱动视角下的幼儿园微课

对于微课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众多学者在理论层面对微课的定义进行了阐释。在已有的研究中,对微课的定义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认为微课是一种短小的教学活动;二是认为微课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资源的微型课程;三是认为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1][2]。

已有的对微课定义的界定虽然都有一定意义,但并未考虑具体的学习情景,使作为幼儿园微课建设主力的幼儿教师难以找到微课定义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契合点。而从应用驱动的视角理解微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取途径。应用驱动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工作方针,其核心要义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基点,以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关注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状态,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融合在教育活动中[3]。在应用驱动的视角下对微课进行界定时,需要关注概念是否具有发展性、是否考虑了学习者的使用场景及状态、是否能让使用者认识并感受到微课对其学习或教学所产生的实际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而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之中发生的,微课的目标、内容、形式等也与其应用的学习情景密切相关。因此,理解幼儿园微课时也必须紧密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学习情景。

3-6岁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4],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创设适宜环境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建构。因此,在此学习情景下,幼儿园微课是围绕某一学习内容而精心设计的,以微视频为载体、以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为核心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的学习资源。

2.幼儿园微课的价值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倡导一日生活都是课程与淡化课堂痕迹的理念,微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定位绝不是集体教学的辅助工具,也不是教学课件的简单替代,而应该是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创意、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帮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隐性教师”。

在应用驱动的视角下,对幼儿园微课价值的讨论也应该结合具体的学习情景。学习情景大致可以分为集体学习情景和非集体学习情景,在两种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微课所体现的价值也有所差异。

(1)幼儿园微课在非集体学习情景中的价值

幼儿园中的非集体学习情景主要有区域活动、幼儿自由活动以及较为灵活的过渡环节等。微课在非集体学习情景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设自由氛围、解释疑难困惑以及激发创新思维等三方面。

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选材料、自主游戏,教师不宜过多干预,这时教师可以把微课投放在区域中自动循环播放,幼儿可以在微课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操作相应材料。以微课《设计师和他们的“仿生”设计》为例,微课中展示了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仿生设计,并介绍了仿生设计的6种常用方法[5]。当幼儿被微课的内容所吸引并主动地寻找材料尝试进行仿生设计时,微课就成为了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2)幼儿园微课在集体学习情景中的價值

幼儿园中的集体学习情景主要有集体教学、集体谈话、集体讨论等。微课在集体学习情景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引起兴趣、提高效率、引发思考等三方面。

在集体学习情景中,微课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生活中幼儿感兴趣但又难以在课堂上演示的场景,例如雨的形成、宇宙和海洋的奥秘、安全自救知识等等。这一类微课能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幼儿的注意,以直观的内容为幼儿创设犹如亲身体验的情境,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的思考。

二、幼儿园微课的开发模式

在应用驱动的视角下,幼儿园微课既然是一种学习资源,必然要在幼儿园课程的框架下进行开发。因此,幼儿园微课的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拟定目标、精选内容、制作微视频、评价修订等步骤。

1.拟定目标,促进主动学习

幼儿园微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情境化、趣味性的微视频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思考、激发幼儿的创意灵感,从而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提供支持。因此,教师在确定微课目标之前必须对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在确定微课目标时尽量照顾到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要。同时,由于微课的时间短、容量小,因此每个微课的目标不宜过多,应控制在2个以内。

2.精选内容,关注幼儿生活

在选择微课内容时,可以从针对性、教育价值、现实性等三方面进行考虑[6][7]。针对性指的是微课内容应指向幼儿当下的生活和需要;教育价值指的是微课内容应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实性指的是微课内容应能促进幼儿的自主建构,并能促进幼儿把已有知识经验运用于当前或未来的生活情境。当前幼儿园倡导一日生活都是课程的理念,并提倡珍视游戏和生活在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价值[8]。因此,幼儿园微课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在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选取幼儿感兴趣又适合幼儿学习的事或物作为素材,体现幼儿与自我、社会、自然、本土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3.明确定位,制作微视频

微课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微视频,在确定了微课的目标和内容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整合图片文字、音频动画等多种资源制作微视频。微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8分钟为宜。微视频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需要制作讲授型、演示型、探究学习型或自主学习型的微视频。在制作微视频时,也应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其中较为常用且简便的方法有手机拍摄、PPT录屏、PPT转换视频等。

4.评价修订,体现多元价值

评价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应课程目标,评价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从幼儿的角度而言,由教师开发的微课应是一种“基于幼儿特点”并“为了幼儿发展”的课程,其价值追求是让班级内的每位幼儿都能找到“乐意学”又“能够学”的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的个体发展。对教师而言,通过科学而深入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获得大量鲜活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自身的课程规划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升所开发课程的品质。

三、幼儿园微课的有效应用

要改变微课在幼儿园的应用频率不高的状况,真正发挥微课在支持幼儿主动学习方面的价值,必须让幼儿教师认识并感受到微课是可用、有用、易用的。微课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工程,仅仅依靠个别教师的努力难以完成,较为有效、便捷的途径是由幼儿园统筹规划、建设微课资源库,并引导教师灵活运用。

1.建立微课资源库,满足多元需求

微课是短小精悍的学习资源,就单个微课而言,是碎片化和片段化的。这些碎片化和片段化的微课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归类和划分,多种类型的微课也需要以一定的发散性网络结构进行组合并形成有意义的关联,才能使微课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幼儿园可结合园本课程需要,统筹规划微课体系,并组织教师共同参与制作微课。同时,幼儿园应把教师制作的微课进行整合,建立微课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调用,使微课真正成为教师好用又有用的资源。

结合幼儿园教育中“一日生活都是课程”的理念,在幼儿园的微课资源库中,应至少包含三种类型的微课资源,以满足幼儿学习的多元需求。第一类是故事型微课,此类微课以讲述故事或通过语言描绘故事情境为主,以故事的形式叙述事实、解释概念、阐明道理。第二类是演示型微课,此类微课用于展示难以在课堂中实际演示的场景,帮助幼儿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此类微课还可以用于展示一些简单的、便于幼儿自学的知识或技能。第三类是探究型微课,此类微课以点带面,整合多种知识,以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激发幼儿创意为主要目的,可结合配套操作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自动循环播放。

此外,微课资源库的建立还有利于微课资源的动态生成。教师在使用资源库的微课资源时,既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微课进行调整,也可以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根据评价反馈的信息对微课进行修订;教师把调整和修订后的微課再次上传到资源库中,便推动了微课资源库的动态更新。

2.结合具体学习情景,灵活运用

目前大部分教师普遍把微课作为集体教学中的导入或激趣手段,这种应用方式过于呆板和局限,未能发挥微课的真正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在使用微课时应打破课堂教学的界限,把各种类型的微课灵活运用到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可以通过微视频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在过渡环节中,可以利用简短的微视频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在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里,也可以利用微视频引导幼儿自主思考与交流讨论。

总之,幼儿园微课以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为核心,符合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幼儿园课程与时代发展的密切联系,也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时代特色。微课的出现为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衔接,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个体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7]李本友,吕维智.微课的理论与制作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5-83.

[2]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3] 赵兴龙,詹伟华.“微课”再解:回归应用价值的认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4):53-59.

[4][8]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81-284.

[5]林举卿.微课:设计师和他们的仿生设计[DB/OL].http://www.u-class.com.cn/gzbzrmat/matchzone/matProduct.do?action=searchProductByKey ,2015-12-10.

[6]吴军其,齐利利,胡文鹏,袁永波.微课件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2,(9):106-109.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开发应用
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开发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科学课堂教学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卷烟机组的PLC控制系统开发及应用实践研究论述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实践性研究
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主要类别、分布及利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