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知识视角的高校“双创”师资人才队伍建设

2018-02-26 13:17张渭武杜小利邓荔丹
职业时空 2018年1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

张渭武 杜小利 邓荔丹

摘要: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师资人才队伍仍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根据SECI模型对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过程的影响与特点分析发现,多数教师缺乏创新创业隐性知识,无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因此,为提高“双创”教育质量,需在隐性知识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措施,加强高校“双创”师资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师资队伍; 隐性知识

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转型,促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的驱动力。不断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和技能,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大学生创业人数持续增长,成为就业之外的另一个热门领域,但纵观现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仍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创业领域低端、项目技术含量低、盲目模仿时髦商业模式、存活率低等现象,“双创”教育的实效与社会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试图从隐性知识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双创”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策略。

一、高校“双创”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双创”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创新教育,个体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操性是其根本属性[1],目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却普遍存在低端化、缺乏创新、盲目追风等问题,这种错位表明,高校“双创”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多数研究表现,缺乏合格的双创师资人才队伍是造成上述诸多问题的关键原因,从自身内涵的角度看,目前师资队伍存在如下问题。

(一)理念缺失,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化严重,实效性不足

高校“双创”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范式,其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冒险精神、创业实操技能等各方面的能力,但现实中,多数教师还是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这直接导致多数高校的“双创”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工商管理知识的翻版,有关“专创融合”和创新方法方式的内容极少,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注重理论多,实际操作少,实践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创业竞赛与讲座等,形式化与虚拟化比较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学生参加创业竞赛之后,就把创业计划书束之高阁,缺乏持续的思考与行动,这反映出,教育效果一般,实效不足。

(二)师资队伍整体上存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的偏差

众所周知,多数高校教师缺少创业经历和创业经验,对企业经营认识不足,在指导学生方面的确有“纸上谈兵”的情况,很多高校为了弥补这个“短板”,普遍组建了兼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很多经验丰富的企业界人士走上大学课堂,成为高校“双创”教育一种有益的补充,但这些有着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多数是不可复制的,无法简单模仿,而且多数人难以将其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层面,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学生。专兼职师资队伍存在的这种知识与能力的偏差,很难通过简单的人员搭配互补得到改变,制约了“双创”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校内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对“双创”教育专注度不高

目前,从事“双创”教育的校内任课教师主要由四类人员构成: 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 二是“两课”教师; 三是从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政治辅导员和就业指导部门等行政工作人员;四是少量的专业技术类教师。在这四类人员中,第一类人员虽有理论知识但多数缺乏实践,且不一定将创业管理作为发展领域。后三类人员都有自身的业务领域,而且既缺少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实践经验,更没有时间钻研,加上考评机制的影响,只能把“双创”教育当成一种兼职,这导致现有的师资队伍中,真正专注发展“双创”教育的教师数量不多,研究不够深入,专创融合、专创衔接无法落到实处,教育水平很难大幅度提升,制约了各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与发展。

限制“双创”教育成效的客观原因有很多,但主因还是 “双创”教育的主导者——师资队伍质量的缺陷。那么怎样才能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呢?下面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建立创新创业知识转化SECI模型,据此分析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过程与特点,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寻求提升“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新途径。

二、基于SECI 模型的创新创业知识转化模型的构建与问题分析

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2],根据这一分类,创业者的知识可分成如下两类:一是创业显性知识,即创业者可以通過书面文字、符号、图像、数据库等方式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例如公司战略、组织架构、产业研究报告等;二是创业隐性知识,即创业者高度个人化的,难以明确、难以表述的实践性知识,例如,创业机会的把握、对创业风险的评估、敢为人先的冒险与创新精神等。这种知识要掌握非常困难,德鲁克认为,“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与练习”[3]。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转化模式被称为 “SECI 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群化阶段、外化阶段、融合阶段和内化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场”,分别对应称为创出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这些“场”指的是知识学习所需的社会交往群体与情景,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知识转化的环境,将隐性知识共享化、系统化,在组织内部进行传播,使之被组织成员获取和升华。在这里,知识转化四个阶段呈现出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4]。

根据 SECI 模型,可以把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与转化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群化、创新创业隐性知识外化、创新创业显性知识融合和创新创业显性知识内化(见图1),不同模式的知识转化特点如下:

(一)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群化

其表现为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见图1),也即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方式直接学习创新创业独有的隐性知识。群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提供一个合适的“场”,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才能实现“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化,具体来说,到创业企业参观和实践;参与产品的生产与开发;分析或编写具有标志性和典型性的案例;通过管理游戏的方式,感受创新创业的诀窍;接受有经验教师的授课,或者参加相关的讲座、座谈会了解创业者突破常规的创业经验等,都能够创建“场”,让学生领悟到创新创业的隐性知识。

(二)创新创业隐性知识外化

其表现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见图1)。指的是教师通过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显性方式把创新创业的隐性知识,明确地表达为一系列可理解的词语或形象化的语言、图像(表)等显性知识。 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授、交流、对话等方式,指导学生针对市场需求,运用专业知识,开发设计产品、撰写有创意的策划案和有特色的创业计划书、对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等,实现隐性知识外化。

(三)创新创业显性知识融合

其表现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见图1)。即学生通过归纳、整理、组合和系统化等方式把学到的各种创新创业的显性知识系统化,并形成创新创业知识体系,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处的“场”可以是一家模拟公司也可以是一家创业企业,学生根据学到的创新创业显性知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搜集到的各种信息(如市场竞争情况、产品生产与研究、企业运营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制度、文件、培训、会议、电话、网络等载体在企业内外部进行传递,促使管理有序化,技巧性地解决创业遇到的问题。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了主要作用,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建议。

(四)创新创业显性知识内化

其表现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见图1)。这阶段的学生处于真实的创业的“场”中,需要靠个人的努力与坚持,通过做中学、应用、迁移与创新等方式,将前面获取的创业显性知识,升华为创业者自身的、便于操作的隐性知识,并让这些隐性知识开始进入新的一轮知识循环,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创业者,不管他们成功与否,让他们走上课堂现身说法,都很吸引人,原因就是这些创业者通过实践和行动反复磨练,已经使创业显性知识逐渐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使得其课程包含了很多独特的、新颖的、个性化的内容在里面。

以上内容为创新创业知识被学生获取、吸引、实践,最后升华为个人独有的创业经验的过程,为了方便问题的分析,将上述四个模式的特点归纳整理成表格(见表1)。

根据表1可见,随着创新创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逐渐弱化的,在群化阶段,由于创新创业的隐性知识很难用语言来解释,只能借助个人独特的经验来领悟,这时教师处于完全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跟着观察、模仿与实践;在外化阶段,创新创业的隐性知识必须借助显性知识才能实现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始有所下降,课堂的讲授与师生配合互动对话,起了主要作用,学生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过程;在融合阶段,由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将已掌握的显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化,此时学生主观能动性起了决定作用,教师只能进行建议与修改;而在内化阶段,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悟性与练习,外人很难介入。根据这个发现推断,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知识的群化阶段与外化阶段,特别是群化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是重中之重,但在现实中,由于多数高校的“双创”教育教师是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贫乏者,其教学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外化阶段的显性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群化,导致教学中显性理论讲授取代了隐性经验分享,概念堆砌替代了判断领悟,学生在“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隐性知识支撑,其学到的显性知识成为无源之水,导致其写出来的创业计划书、市场调研报告等,可能充斥了各种时髦的名词与商业模式,但不切實际,缺乏创意与可行性。正是这个教育中的缺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创新创业技能,这应该是目前“双创”教育成效差强人意的原因所在。

三、利用创新创业隐性知识转化规律力推高校“双创”教育师资人才队伍发展

基于上述的理论和规律的归纳可见,若要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就要积极按照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转化规律,对“双创”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改造与建设,其具体策略如下:

(一)树立基于隐性知识的教学理念,改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由于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认识的偏差,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于实践”[5]的认识,导致需要实战的“双创”教育仍以传递、理解、思考既有的显性知识为主,要改变这种现状,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化规律的研究,在理念和行动上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关注的重点转到需要隐性知识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同时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构建新的学生测评标准体系,增加对学生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考评权重,改变“双创”教育的评价指挥棒,从而扭转“双创”师资队伍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二)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评,鼓励“双创”师资教育人才积极参与各种实际工作,实现隐性知识快速积累

目前高校的管理与考核过于形式化,习惯用“量”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能力,忽视了教师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考评,因此,需要改革“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以实践能力来评价、引进、选聘“双创”教育教师,同时高校还要营造各种有利于隐性知识转化的“场”,让现有的“双创”教育教师在“场”中积极实践,比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内部资源,鼓励教师兼职或者轮岗本校的内部管理岗位,锻炼社会活动能力;鼓励教师多参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活动,通过调研、授课或者担任专家的机会,参与社会实际事务,加深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了解;通过校企合作,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担任企业的技术攻关任务,使教师能够实实在在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生产,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的方方面面,丰富自身的企业实践经验,提高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以课题为载体,促使教师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显性知识通过融合,变得更为系统化。只要高校管理者能够遵循隐性知识的转化规律,合理营造各种有利于隐性知识转化的“场”,就一定能快速提升“双创”师资教育人才创业隐性知识水平,使之适应现实要求。

(三)打造“双创”师资人才队伍隐性知识共享平台,构建复合知识型师资团队

“双创”教育具有跨学科、跨专业和多种知识技术统一的特点,这要求师资人才队伍需要有深厚的复合性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积淀,才能形成团队合力,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在团队结构方面,增加知识共享管理者岗位,在师资队伍中挑选具有权威性、知识面广、沟通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共享意识的优秀教师承担知识共享管理者工作,专职推动“双创”教育教师知识共享。

在组织管理方面,要确定团队内创新创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重点和范围;制定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知识共享主动性;制定完善的知识共享方法和流程,促进教师知识共享常规化、日常化。

在团队文化方面,建立基于信任和心理契约的知识共享文化,激发教师队伍频繁的对话和沟通,形成“共同认知基础”,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传播,特别是让”学院派”教师和实战型的兼职指导教师互通有无,更有利于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

此外,还要完善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知识共享硬件平台。建设教师创新创业知识库、专家库,建立动态知识地图,设置网络交流平台,完善知识检索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有效共享。

只有建设好软硬件相配合的知识共享平台,才能让教师个体化的创新创业隐性知识,被整个团队所吸收与内化,最终形成一个“显性+隐性”复合知识型师资团队,最终促使“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质的变化,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有全面的提升。

(四)加强“双创”教育师资人才队伍的教学能力建设,采用符合隐性知识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学习主体特定的经验与体悟,这个特点要求师资团队必须突破传统教育体系中“以理论为中心、单一教学灌输、静态的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局限,在教学中要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善于营造一个让学生在“场”中,进行体验与演练,最终有效地达到了创新创业隐性知识的“群化”“外化”的学习情境。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技能,应大力推广项目式教学法以及体验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为切入点,注重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创业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這种“做中学”的方式能让学生有效地吸收创新创业的隐性知识及技能;体验式教学强调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或教学情境主动参与到多维互动的人际环境之中,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情感、产生意义,通过“群化”领悟隐性知识。这两种方法,应该在师资团队中大力推广运用,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整个“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的提升,使实践教学能够完整融入到“双创”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  梁中,潘丽. 基于隐性知识视角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76-79.

[2]  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证法研究,1999,(8):18-21.

[3]  张庆普,李志超. 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1):47-50.

[4]  [日]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 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52-63.

[5]  张宝玉,朱晓菊.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33-36.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