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2018-02-26 13:13申颖梁惠红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实录荷塘月色

申颖 梁惠红

【摘要】本教学案例融入“因果语文”理念,通过层层推进的因果追问,使学生走进作者“独处”的内心世界,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把握月夜下的荷塘意境,然后由果探因,带领学生认识到情是因,境是果,荷塘的美并不全然是眼前所见的客观的景象,而是典型的“因情设境”。

【关键词】因果语文 荷塘月色 教学实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023-04

一、导入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感受到了他内心情感的波动(课件出示:不平静—平静—不平静,家—荷塘—家)。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许许多多的烦恼和痛苦,平复情绪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朱自清选择了走进荷塘月色,而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精华(板书课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去领略它独一无二的美,理解这篇散文因情设境的特点,同时领会“独处”的人生妙处!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品味荷塘月色独特意境;理解本文因情设境的特点;领会人生“独处”之妙)

【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课时所学,明确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点明荷塘月色的美境是朱自清外出散步后的“果”,以此过渡到品味意境,为探“因”打基础。

二、初步感知荷塘之美

师:文章集中描写荷塘月色之美的段落在第4、5段,请听老师朗读,然后简要地说说荷塘月色给你的第一印象。(师配乐朗诵第4、5段)

生:清新、宁静、典雅。(板书学生的第一印象)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美的体验,看来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这幅画面非常重要的特质。请带着这份美的初体验齐读这两段吧!

【设计意图】在“听”中入境,让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美有初步的感知。

三、涵咏品味意境之美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品味到荷塘月色的美呢?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青雾”还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用了比喻的修辞,使人感受到了荷塘月色的朦胧美。

师:这一句具體是描写什么景物呢?

生:描写月光,还有花在月色下的美。

师:白天太阳照射的时候,叶子和花会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吗?

生:不会,月光本身柔和、朦胧,所以才会有这种润泽感。

生:我想先补充前一位同学的,我认为那种润泽感来自“青雾”,因为“雾”本身就给人湿润的感觉。我自己找到的句子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觉得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细致美,很细致地写出花的美,花的各种形态。

师:你能不能从句子中的具体的词来说说这种美的体现?

生:“袅娜”“羞涩地打着朵儿”,还比喻成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师: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这些喻体截然不同,差别很大,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明珠”是写出月色照耀下的光彩。

师:光彩还是光晕?

生:光晕。

师:什么形态的花儿才会是远远看去像夜明珠?盛放的花儿吗?

生:不是,应该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

师:“星星”和“美人”呢?

生:“星星”应该是和“明珠”一样,“美人”就是花儿像刚洗浴过的美人,舒展美丽,纤尘不染,还带点氤氲的水汽。

(生笑)

师:“舒展美丽,纤尘不染”,概括得很恰当。还有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句子?

生:我想说的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了通感的手法,写出了花香的自然和柔和,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师:这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呢?看看“歌声”前面的定语是什么?

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远处高楼”给人一种广远的感觉。

师: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在怎样的环境下才能听到?

生:安静。

师:渺茫的歌声有什么特点?

生:隐隐约约,时断时续。

师:它和花香的相通之处在哪里?

生:花香是淡淡的。

师:是一直弥漫的吗?怎样的花香才会像歌声隐隐约约、时断时续?

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生:我想赏析的是“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作者从细节起笔,非常细致地写出了荷塘月色的美。

师:这种细致有怎样的特点?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写叶子与花随着水波的颤动像闪电一般。

生:我想补充前面这位同学,我觉得这里是以动写静,这里是微风吹过才有一丝的颤动,说明之前没有微风,也写出荷塘的宁静。“像闪电般”,如果是狂风大作,就看不出这种细微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和前面的花朵“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相呼应,叶子就像碧天,一点点的白花就像星星。

师:很好,他不仅注意到了写景状物间的互相呼应,还注意到了特定的情境:细微的颤动是在月夜下宁静的情境下才有的。

生:我想说一下对第4、5段的整体感受,第4段作者把荷塘的美细致地刻画了出来,每个细节恰到好处又不拖沓,第5段把整个意境都描摹了出来,如梦如幻的感觉,我想用自己写的一句诗来描述第4、5段的情境:“流光艳影笼青碧,轻纱梦舞最祥和。”

师:太有文采了,大家把掌声送给他。月亮因为有荷塘的映衬更显得朦胧,通过刚刚的品析,我们都感受到了荷塘是在月色照耀的特定情境下呈现出静谧、朦胧、典雅的美,作者描写月光下的荷塘,不着“月”字而处处有月色,着意月色时又处处不忘荷塘,朱自清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展现出了这幅难以言状的月下荷塘,这也是这篇散文区别于其他写景散文的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细细品味文字,进入荷塘月色的特殊情境,指出荷塘意境之美只有在月下才合情合理,一来改变品味美文时的套路化思维,二来使学生认识到这种“美”的独特性是这篇散文的高妙之处,为后面探寻“因”这一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四、理解体会因情设境

師: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多么令人神往!可是,曾经有人循着朱自清的这篇文章慕名前去清华园的荷塘,想要寻找这片美妙的荷塘月色时却大失所望,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落差呢?

生:(齐答)没有那种心情。

师:是的,没有朱自清那样的特定的心情,感受到的画面就截然不同。所以,这片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特定心情下感受到的特别的意境(出示课件:情不同,境有别)。那朱自清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荷塘漫步呢?

生:第一段说心里颇不宁静,是想要平复心中的不宁静,所以走出家门,在荷塘漫步。(板书:寻静)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内心为什么不宁静。

课件出示资料: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想与父亲和解,反而使矛盾变深。

1927年暑假(即写作此文的时间),想再次回扬州探望,又怕与父亲难以和解,心中纠结犹豫不定。

1927年四一二政变,朱自清……

1927年,29岁的朱自清已有4个儿女,本不宽裕的家庭越来越拮据,朱自清愈发感到生活的重压。

朱自清是有气节的、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知识分子,但他也是个普通人,因国事、家事而感到苦闷、烦恼的时候,他想要寻找宁静。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家门才能寻找宁静呢?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一个疑惑,同学们看看第1段,作者最初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的时候,周遭的环境是怎样的?

生:(齐答)满月,夜深,安静下来了,独自一人。

师:也就是说,院子里已经很安静了,为什么他还要走出家门,到荷塘边去寻求宁静呢?

生:可能因为古人有一些关于荷塘的描写,作者想要寻找宁静时脑子里会想起这些,他在清华园,旁边就是荷塘,就想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还有自己处境的原因,他被家事、国事压着,而荷叶姿态很美,就想去荷塘。

师:荷塘那边的景色好吗?

生:不一定好但是自己觉得好。

师:平时的荷塘“日日走过”而不留心,小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稀松平常,并没有特别的美。这样平常的荷塘,为什么在今夜能让作者寻找到宁静?和独自在院子里呆着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妻儿睡着了,没人陪伴,会觉得周围死气沉沉,但是荷塘的叶子和花在夜里,尤其是有风时会有一种动态的美,再加上月光的照耀,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生:荷塘是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自家的院子还是一种社会环境,带有人的气息,当时的作者内心纠结矛盾,他想寻求一种暂时的超脱,跳出这种社会环境,所以选择荷塘这种自然环境。

师:以你的年纪能想到这一点真是了不起!在荷塘边,作者得到一种精神的暂时的超脱,那么,作者前去荷塘边仅仅是寻静吗?

生:从第三段看出,作者想要的是独处,是超出平常的自己,是自由。

师:作者想要暂时远离世俗的纷扰,在独处中实现暂时的超脱,实现精神的自由。如果你也有和朱自清一样的独处的心境,如果你也站在那一夜的荷塘边,你能写出这样幽美、朦胧的荷塘月色吗?

生:不能,写不出这种情景交融的文字,因为我现在不可能有他那种因家事、国事而纷扰的心境,另外他是一个文化大家,我肯定是比不上的。

师:他认为自己没有作者那样的才情。那么,除了有文笔、有才情之外,还需要什么才能捕捉到这些美?

生:对景色的细致观察。

师:也就是说,要想呈现出这样的荷塘之境,还离不开刚刚同学们所说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高妙的才情啊。而独处能够让人在静观默察中体察天地之美(板书:静观默察)。

请齐读这两句话(PPT展示):

叔本华说: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其乐。

歌德则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美感却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来。

独处能使人在自由的语境中实现与自然更微妙的交流与更和谐的对话。所以当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时,他在独处中收获来自禅意的自得与圆满;川端康成独居旅馆之中,独享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之美。朱自清也在月下荷塘的独处中静默观察,又以高妙的才情将美的体验定格成文字(板书:高妙的才情),最终成就了这一方独具美感的荷塘。

让我们齐读第3、4、5段,体会作者在独处中收获的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在独处中感受到的幽美的荷塘月色。(课件出示:因情设境)

生齐读第3、4、5段。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体味不经意的、言语平淡的1、2、3段,探寻呈现出荷塘月色之美的“因”——独处。而这种“独处”自有它幽微的内涵:不是肉体的独处,而是心灵的独处、精神的自由。“荷塘月色”只有在这种“独处”的心境下才能倾注于笔端。教师在因果追问中,让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

五、体悟领会独处之妙

师:在文章的结尾,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内心重归于不平静,但生活的烦恼和纷扰并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这一夜月下荷塘的漫步独处还有意义吗?

生:因为有了前一夜的月下荷塘的独处,精神有了暂时的解脱,会更从容地面对困扰。

生:朱自清是一个散文家,他应该有两个自己,一个是食人间烟火的自己,要面对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还有一个是需要充实心灵美感的自己,这两个自己都是相辅相成的。身为散文家的作者需要去荷塘寻找宁静,让需要美的自己得到充实,从而更好地迎接挑战。

师:你的回答让我很感动、很惊喜,你能够以一种这样成熟的人生姿态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太了不起了。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景状物的散文,不如说是作者获得暂时的超脱的一次心灵的休假,在这样的心灵休假中,他获得了审美的丰盈、精神的饱满。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如朱自清一般,体会到生命中的每一剎那都有意义和价值,从而汲取精神的力量,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纷纷扰扰。或许,这是《荷塘月色》给我们的另一个角度的启发。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完全精神层面的因果追问——“独处”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那为什么还要追求“独处”?脱去功利化的外衣,让学生思考心灵纯粹的审美需求对人生的意义。

六、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在品味美妙文字的过程中,不仅走进了朱自清复杂的内心世界,领会“因情设境”的高妙,也明白了在平淡、芜杂的世俗生活中,“独处”使人获取审美的感受、精神的力量。愿我们都能学会独处,学会感受和珍藏每一个美的刹那,做一个内涵丰富的诗意栖居者。下课!

【设计意图】简要总结本课时所学,通过回顾课堂脉络,再次明确本文“因情设境”的特点,并提出寄望,实现语文课堂春风化雨式的情感教育。

七、板书

【评析】

这堂课先是以品析语言为抓手把握特定的月夜下的荷塘意境,然后通过因果追问,带领学生认识到这样的关联:因为想寻求暂时的超脱,而相对于院子而言,荷塘是一个脱离世俗的所在,所以一定要走出院子;又因为文字融入了朱自清当时的“情”,而最终呈现出与平常、世人眼中大不相同的美“境”,所以说,情是因,境是果。本文的特殊性与经典之处就在于此:荷塘的美并不全然是眼前所见的客观的景象,而是典型的“因情设境”。教学环节在因果追问中层层推进,学生得以真正地走进朱自清复杂的“独处”的内心世界,领会朱自清倾注于文字中的情感。最后的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有时“独处”不会带来寂寞,反而会使审美丰富、使生命充盈、使情感饱满。这能启发学生在浮躁的充斥着电子产品和快餐文化的当下,学会如何与“自我”相处。教学环节步步相扣,学生在因果追问中更新了对作者与文本的认知。

猜你喜欢
教学实录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绿苇儿童诗》教学实录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实录及反思
《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