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2018-02-26 13:45董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4期
关键词:表面抗原乙肝

董丽

[摘要]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7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血液标本780份,所有标本均采用真空管采集。运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所有血液标本,统计分析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情况,并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率9.23%(72/780)、8.72%(68/78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将常规法设定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敏感度为72.22%(52/72),特异度为97.74%(692/708),准确度为95.38%(744/780),阳性预测值为76.47%(52/68),阴性预测值为97.19%(692/712)。 结论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相当,临床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乙肝;表面抗原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4-0117-03

在乙肝血清标志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是一项重要指标,指乙肝病毒外壳蛋白,其自身没有传染性存在,通常情况下和乙肝病毒共同存在[1]。血液传播感染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为对血液传播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需要检验血样质量,确定血样中乙肝表面抗原存在情况[2]。现阶段,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是临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3]。本研究比较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7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血液标本780份,所有标本均采用真空管采集,所有人员均积极配合。其中男400例,女380例,分别占总数的51.3%、48.7%。年龄18~78岁,平均(48.2±8.3)岁。在年龄分布情况方面,18~30岁201例,31~60岁167例,61~78岁412例,分别占总数的25.8%、21.4%、52.8%。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批号:S10910049)。

1.2.2 检测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所有血液标本,(1)酶联免疫法:用加样器在相应孔中加入阳性与阴性对照血清、待检标本、质控品,然后将酶标抗体加入到每孔中。混匀后在37℃的温度下进行60 min的孵育,洗板后将底物加入其中,在37℃的温度下进行15 min的避光反应,然后将终止液加入其中,将反应完成。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批号:S10910049)说明书,对结果进行自动判读;(2)胶体金法:向试纸条箭头区中加入60 μL待检标本,进行10 min的静置后对结果进行判定,在此过程中应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批号:S10910049)。阳性标准为有2条紫红线出现在检测线与对照线位置,阴性标准为有1条紫红线出现在检测线与对照线位置。

1.3 观察指标

计算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情况。同时,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陽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情况比较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3%(72/780)、8.72%(68/78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将常规法设定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敏感度为72.22%(52/72),特异度为97.74%(692/708),准确度为95.38%(744/780),阳性预测值为76.47%(52/68),阴性预测值为97.19%(692/712),见表2。

3 讨论

在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中,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方法,二者具有显著不同的检测原理,相对来说,酶联免疫法属于一种试剂检测形式,相对极为特殊,是一种新型免疫测定技术,形成基础为免疫酶技术。检测途径主要为结合酶复合物和抗体,然后充分利用试剂显示的颜色[5]。酶联免疫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但是具有较为繁杂的操作。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很多因素均会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对检测人员及设备的要求也较高[6]。而胶体金主要是一种聚合颗粒,合成途径为还原剂等物质和氯金酸发生反应,静电会对该种颗粒造成影响,使其处于胶体状态,同时稳定性较强。但是,胶体金在弱碱状况下带负电荷,同时结合蛋白质分子正电荷基团[7]。因此,胶体金的特征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稳定性,因此具有直观的结果,且设备、试剂没有特殊性,具有较为简便快捷的操作[8]。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9-12],在血样标本2040份中,186份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179份胶体金法检测阳性,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1%、8.77%。因此认为和胶体金法相比,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敏感度较高。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3-14],在大规模筛检乙肝病毒携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胶体金法快速筛查血样,从而促进检测效率的提升、初筛时间的缩短。而在二次筛检一些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过程中,可以运用酶联免疫法,从而使精准的结果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相关医学研究也表明[15,16],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敏感度相当,临床在快速筛查患者血样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胶体金法,从而促进检验效率的提升,而在二次筛选血样结果阳性的过程中可以运用酶联免疫法,从而促进检查精准度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率9.23%(72/780)、8.72%(68/78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将常规法设定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敏感度为72.22%(52/72),特异度97.74%(692/708),准确度95.38%(744/780),阳性预测值76.47%(52/68),阴性预测值97.19%(692/712),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相当,临床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于帅,盛爱珍,刘兆宇,等.离心条件对Sysmex HISCL-5000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8,29(15):2117-2121.

[2] 张苏晗,杨秀惠,陈致飞,等.福建省2013年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育龄期妇女感染状况[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1):59-63.

[3] 常乐,黄力勤,王瑞,等.我国血液筛查实验室HBsAg ELISA检测系统性能评估与室间质评结果的关联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1):6-11.

[4] 何伶俐,柯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HBsAg检测及HBV感染的风险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25(6):1718-1721.

[5] 李娅,章迪,张赟,等.罗氏cobas e602与modular 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HBsAg阳性低值结果的对比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3):123-125.

[6] 李媛,谭艳.ELISA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TP、抗-HIV灰区设定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38(6):810-812.

[7] 谢云,冯惟萍,李国英,等.胶体金法、ELISA法检测HBsAg在献血者初筛中的作用[J].甘肃医药,2014,33(2):103-104.

[8] 陈萍,段灵,李正峰,等.HBV孕妇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6):2446-2449.

[9] 殷蓓琦,黄秋芳.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6):682-685.

[10] 屈方政.胶体金法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J].当代医学,2015,12(4):158-159.

[11] 孙文鲜,李灵.两种方法对9378例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29(6):593-594.

[12] 刘桂芬,焦春秀.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早期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56-59.

[13] 陈燕敏,袁武锋,庞珍珍,等.杭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 11(21):97-100.

[14] Ryu JH,Kwon M,Moon JD,et al.Development of a rapid automated fluorescent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to detec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antibody to HBsAg,and antibody to hepatitis C[J].Ann Lab Med,2018,38(6):578-584.

[15] Ali K,Sial AA,Baig MT,et al.Detec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HBV,HCV infection and febrile neutropenia associated with CHOP with or without rituximab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treated patients[J].Hosp Pharm,2018,53(3):194-197.

[16] 史殿魁,魏明.乙肝表面抗原檢测中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8,(5):129-130.

(收稿日期:2018-09-03)

猜你喜欢
表面抗原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乙肝病友,远离酒精
叶卫江:为什么用“乙肝携带状态”替代“乙肝携带者”?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双联金标试剂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