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语》凭什么获最多提名

2018-02-27 18:59李啸天
综艺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托罗美苏物语

李啸天

由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水形物语》以13项提名领跑今年奥斯卡。在此之前,这部影片已经摘得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多项大奖。

《水形物语》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萦绕着美苏争霸剑拔弩张的压抑气氛。主角是一位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哑女伊莱莎,她是个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一直卑微地生活,直到她爱上了一个被用于试验的半人半鱼的怪物,两个孤独却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生命碰撞出了火花,伊莱莎不惜一切把人鱼救出了研究所……

如果影片止步于展示一段凄美爱情故事,显然不足以达到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量级。吉尔莫·德尔·托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巧妙地将这段爱情安排在了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从而述说出了更丰富的内核。

在《水形物语》发生的时代背景中,美苏的军事争霸正值高潮,双方都将竞争扩展到太空领域,伊莱莎工作的科研所,正是美苏争霸的产物。而人鱼怪物,正是美苏双方共同争夺的一个试验品,他原本生活在南美沼泽之中,被美国人捉到,意图通过他来研究人类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可能,并以此来作为探索太空和月球的前提。人鱼只是一个注定为人类献身的牺牲品。对于另外一方的苏联来说,必须阻止竞争对手率先研究出成果,若无法窃取就毁灭。伊莱莎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历史的核心区,走进了风暴眼,发生在她身上那段看似荒诞不经的爱情,其实只是副产品。

吉尔莫·德尔·托罗对冷战的双方都抱持着批评态度,并分别通过两国军方或谍报的高层人物表现出来——他们冷酷无知且愚蠢,只热衷于操弄权力,无视他人生死。相形之下,影片中出现的小人物反而更具人性光辉,伊莱莎就是典型,此外还有她的清洁工同事泽尔达。这位黑人同事对伊莱莎怀有深刻的同情与关爱,帮她打卡,帮她做逃离的掩护,对伊莱莎近乎是无条件地爱与宽容,并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仍然竭尽全力保护朋友。

就这样,《水形物语》一方面刻画了冷战双方高层的卑劣和残酷,另一方面又刻画了普通人身上的光芒。这种对比式展示,尤其是对人性的刻画,我们不难看到类似《窃听风暴》与《辛德勒的名单》的旨趣。更难能可贵的是,《水形物语》并没有像这两者那样,透过一个宏大叙事来完成对人性的展示,而是更加“润物细无声”,从一个很小的切口转入主题,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爱情故事,层层传递出深意。表面看,打动人心的部分是爱情,其实更深之处的原因,还是人性。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此前最负盛名的作品是《潘神的迷宫》,《潘神的迷宫》控诉战争对人性的傷害,它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远离战争的区域,讲的却是战争的不可避开性,尤其是对孩子带来的身心上的摧残。表面上讲述的是怪物故事,深处则是对战争邪恶性的揭露与批判。《水形物语》在这一点上一脉相承,可以看作前者的升级版。

相比奥斯卡提名名单上的其他作品,《水形物语》值得赞美,也值得收获大把的荣耀。尤其是吉尔莫·德尔·托罗,他和阿方索·卡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并称为影坛“墨西哥三杰”,前两人都已经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今年,应该轮到吉尔莫·德尔·托罗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托罗美苏物语
冬日物语
十号物语
萌虫物语
凝望黑暗与世界相通吉尔莫·德尔·托罗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墨“最性感收银员”成网红
吉尔莫?德尔?托罗电影的另类恐怖风格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作家多克托罗认为电子书不是真的书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