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对儿童喘息性疾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02-28 05:50井金言王利萍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南467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性疾病亚群

朱 莉,井金言,王利萍(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南467000)

阿奇霉素属于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道及生殖道感染的治疗。美国、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学指南均推荐阿奇霉素作为上述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奇霉素除了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和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

儿童喘息性疾病是一种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1]。有文献报道,此类疾病患儿大部分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情况,儿童喘息性疾病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患儿临床症状比较严重且病情缓解比较慢及肺功能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调节免疫[2]。本文探讨阿奇霉素对儿童喘息性疾病多种免疫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对儿童喘息性疾病免疫调节的作用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25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的诊断标准分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88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61例。其中男136例,女 89例;年龄 3个月至 14岁,平均(6.54±2.16)岁;病程 1~24个月,平均(12.13±8.06)个月。排除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和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以及阿奇霉素过敏患儿。

将225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115例,其中男71例,女44例;年龄4个月至 14岁,平均(6.04±2.88)岁;病程 1~24个月,平均(13.25±8.67)个月。对照组患儿 110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3个月至12岁,平均(6.95±2.33)岁;病程 1~24个月,平均(11.69±9.03)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具体包括:发热患儿给予退热处理、雾化吸入止咳化痰及平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和维持患儿水与电解质平衡;使用其他广谱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颗粒(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0 mg/kg,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前3天用药,后4天停药,共治疗4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即血清 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T 细胞亚群采用贝克曼库尔特CytoFLEX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并计算 CD4+/CD8+,所有检测试剂均由美国贝迪医疗公司生产;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检测IgM、IgG、IgA。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4+水平与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CD4+水平与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指标CD4+(%)CD8+(%)CD4+/CD8+CD4+(%)CD8+(%)CD4+/CD8+观察组(n=115)28.26±6.68 35.52±5.21 0.75±0.27 18.55±4.31ab 49.22±8.54ab 0.07±0.41ab对照组(n=110)27.99±7.15 35.30±5.45 0.73±0.31 22.67±5.11a 44.06±8.43a 0.27±0.38a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免疫球蛋白指标(IgM、IgG、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M、Ig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IgM、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s,g/L)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s,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110)1.70±0.37 5.88±2.45 1.69±0.52 1.38±0.39a 7.73±2.55a 1.36±0.36a指标IgM IgG IgA IgM IgG IgA观察组(n=115)1.73±0.35 5.83±2.32 1.67±0.56 1.09±0.38ab 9.74±2.73ab 1.15±0.37ab

3 讨 论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主要为G+球菌及非典型病原体,对革兰阳性菌及支原体抑制活性较高。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能不可逆地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断mRNA位移及转肽作用,从而选择性地抑制蛋白质合成。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能与50S亚基23SrRNA的特殊靶位结合,阻止肽酰基tRNA从mRNA的“A”位向“P”位移动,从而使得氨酰基tRNA不能与“A”位结合,选择性地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还能够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L22蛋白质结合,导致核糖体的结构破坏,使肽酰tRNA在肽键延长的阶段很早地就从核糖体上解离。由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结合点与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相同,同时与这些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时,容易发生相互拮抗作用,应避免使用[3-4]。

大量研究表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肺炎链球菌菌血症导致死亡的相对风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能够改变治疗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主要包括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γ-干扰素水平。另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能显著改善没有细菌感染的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的呼吸道功能,缓解咳嗽、咳痰及气喘等症状,而且还能够减轻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由此可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患者的免疫系统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5-7]。

喘息性疾病是一种在儿科最常见的小气道疾病,这种疾病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气道炎性病理改变为主要特征。许多研究者发现,多因素导致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例如遗传、感染、过敏和免疫等。从细胞免疫方面而言,喘息性疾病患儿体内的CD4+水平与CD4+/CD8+比值相对于正常患儿会显著升高,而CD8+水平会相对下降,从而促进IL-8、IL-6和TNF-α水平的升高,引起平滑肌痉挛,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诱发喘息性疾病;从体液免疫的角度看,免疫球蛋白IgM在喘息性疾病患儿最初感染时会升高,免疫球蛋白IgA分为分泌型和血清型,分泌型为黏膜感染时的主要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是人体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为主要抗体,升高较迟。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免疫球蛋白会造成病变部位的增生与破坏,同时还能够改变抗原的结构而出现自身抗体,造成机体的免疫损伤[8-10]。

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红霉素、克拉霉素比较,阿奇霉素具有更强的抗炎性。阿奇霉素主要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群而减少IL-8、IL-6和TNF-α的生成,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并能够抑制活化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超氧化物,从而促进细胞的凋亡;阿奇霉素能够下调可溶性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并减少中性粒细胞的外渗和迁移,减轻局部炎症;阿奇霉素还能够抑制细胞外信号的调节激酶,从而下调呼吸道上皮细胞中黏蛋白mRNA的表达,以减少黏液的分泌,促进纤毛的清除功能。

本研究以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免疫球蛋白(IgM、IgG、IgA)作为指标,探讨阿奇霉素对喘息性疾病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4+水平与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说明阿奇霉素对喘息性疾病患儿细胞免疫紊乱有明显调控作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gM、Ig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说明阿奇霉素对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体液免疫紊乱也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这两方面的调控作用对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免疫系统是有益。

[1]邵宝琴,金国萍.温湿化面罩吸氧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增 1):84-85.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4-1216.

[3]潘伟,华亚军,杨希晨,等.阿奇霉素对喘息性疾病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8):478-481.

[4]夏玉平,方圆.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儿童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8):2115-2117.

[5]曹虹,周锦妍,杨涛,等.施保利通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4):31-33.

[6]沈海英.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57.

[7]周炜,季伟,俞君.T细胞亚群在儿童喘息性疾病中表达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8):848-850.

[8]羊礼荣.儿童喘息性疾病患儿血微量元素体液免疫及补体水平的变化[J].安徽医学,2013,34(1):20-21.

[9]王群,欧维琳,宋晓丹,等.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九种呼吸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46-48.

[10]曾彩霞,孙中厚,安百梅,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8):1127-1130.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性疾病亚群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