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 打造乐教乐学的低年级语文课堂

2018-02-28 21:27沈玮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低年级小学

沈玮

摘 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非常适合小学语文中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活走近课堂,使生活与学习相联系;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从“以做促教、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三方面谈了在教学中应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32-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重点在于“真”字,想要达到“真”,关键在于“教、学、做”。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做”三因素并非割裂或独立的,而是一体的,教师应当围绕“教师教、学生学、动手做”形成一个完备的教学体系,实现灵活教学,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以做促教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不可忽视的就是课前准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备课”。低年级学生活泼可爱,在学习上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他们有好奇心,也充满着想象力,作为教师,我们是教者,要善于把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每上一篇新课之前,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视角来看这一新课,在讀和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自己会碰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在了解了这些问题和困难后,大致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新课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教师根据这些预测事先为学生做好铺垫和指引。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备课中对文本进行了研究。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文包诗,与学生之前所学的课文有一些不同。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后由冒号引出了一首古诗,学生根据以往标自然段的经验可能会觉得这首古诗是一个新的自然段,因为古诗另起了一行。后来在新课教学中我确实发现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对“冒号”这一标点符号的不理解而错标了自然段,如果教师课前有了准备,那么当堂就能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给文包诗标自然段。《咏华山》这篇课文咏的是华山之高,全篇围绕“高”来展开的,除了课文中“远远近近的山”、“山腰间的白云”、“红日近”等衬托了华山的高以外,我认为“华山有2200多米高”这一点可以给学生普及一下,可是“2200多米高”这一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就算看图片还是不具备形象感。联系生活,我想到了上海的东方明珠,学生应该去玩过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东方明珠已经很高了,可是华山有2200多米高,大概有五个东方明珠叠起来这么高,这样一来,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后更能体会到华山的高。

备课备的不仅仅是教材,还要备的是学生。这么做是为了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围绕教材,创设情境,在做中教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将学生引入教师的教学,引起学生的注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氛围当中,调动他们的情感。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直接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让他们融入文本的情境中。如在教学课文《三个小伙伴》时,我课前准备了小野猪、小象、小袋鼠的头饰,以课件上的山坡图片为课文栽树的背景,配上轻快的轻音乐。随文学习,提问学生:三个小伙伴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学生们纷纷答:没有锄头挖树坑。老师继续提问:谁有办法呢?学生又答:小野猪。低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看到老师带来的头饰都争先恐后地想要来演一演文中的角色。老师先请一名学生当小野猪,给他戴上头饰,让他用鼻子拱树坑的动作解决难题,这个时候不只是在前面表演的学生很开心,在座位上的其他学生看到表演的这一幕也不禁乐开了怀。趁着学生们兴趣高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小野猪能拱出树坑呢?学生回答:因为它有硬硬的嘴巴。就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表演,使学生将一篇比较长的、难记的课文,记得又快又牢。

三、联系生活,开展活动,在做中学

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死书。教师所培养的学生,是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环境变化的人,他必需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从而达到“从做中学”。生活是最鲜活的素材,语文来源于生活,当然学习语文也应该回归生活。

有一次,在学习“人、从、众”和“木、林、森”这一识字课时,我先出示了这几个字的古文字,让学生感受一下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及其演变的过程,然后我就让学生尝试能否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做出这些字。有一位学生很快举手,他走上了台,侧方向笔直地站着,双手紧贴他大腿的两侧,然后慢慢往身体的两边岔开了腿,一个“人”字豁然出现在眼前。紧接着我鼓励学生尝试做“从”这个字,值得高兴的是学生的思维仿佛被打开了一般,有一组同桌上去了,他们按照刚刚“人”的肢体方法摆了两个“人”,我让其他学生观察他们摆的是否像“从”这个字,有的学生说像,有的学生说像是像,但是感觉缺了点什么。我继续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这时一个女生举了手,她走上讲台,对靠左边的同学说把后面的腿往前靠一点,伸短一点,这样就和“从”字非常像了。我表扬了那位女生,因为她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我让其他学生把掌声送给那组表演“从”字的同桌,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完美诠释了“从”这个字。通过用肢体演绎汉字,学生们发现“从”这个字不单单是两个“人”字的简单相拼,“从”字的左边部分的“捺”要变成“点”。“从”字是什么意思呢?我提醒学生想想刚刚的肢体语言,“从”就是一个人跟着一个人,两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个要谦让点,腿不能伸太长,所以“从”字的左边部分“捺”要变成“点”。就是这样一个做中学的环节,学生既在做中学会了认字,也知道了字的意思,这样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后来,我也开展了一些有关识字的活动,如画象形文字让学生进行猜字等,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要乐于教,要学习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打造乐教乐学的低年级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低年级小学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