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分析

2018-03-01 08:06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椎间隙融合术后路

腰椎峡部系指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窄部分,此处骨质结构相对薄弱。峡部崩裂以后,椎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上关节突、横突、椎弓根、椎体,仍与上方的脊柱保持正常联系;下部为下关节突、椎板、棘突,与下方的骶椎保持联系[1]。两部之间失去骨性联结,上部因失去限制而向前移位,表现为椎体在下方椎体上向前滑移,形成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对患者所造成的综合影响较大,且在临床上还易出现漏诊情况。目前,后路减压固定术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该方式在治疗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可以采用椎间cage融合术配合后路减压固定疗法来进行综合治疗,但是,当前学术界对该方法应用效果的报道还不足[2]。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腰椎滑脱患者,对比分析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腰椎滑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男57例、女23例,年龄50~75岁,平均为(60.85±1.40)岁,BMI指数为 21~27 kg/m2,平均为(24.87±0.45)kg/m2。Meyerding滑脱分级:Ⅰ级30例、Ⅱ级36例、Ⅲ级10例、Ⅳ级4例;对照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49~76岁,平均为(61.35±1.45)岁,BMI指数为 21~27 kg/m2,平均为(25.07±0.44)kg/m2,Meyerding滑脱分级:Ⅰ级35例、Ⅱ级32例、Ⅲ级8例、Ⅳ级5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后路减压固定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椎间cage融合术。

后路减压固定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取腰棘突正中切口;行椎管、侧隐窝彻底减压,松解硬膜、神经根;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提拉滑椎复位,暂拧紧螺母;随后,在腰椎后方的横突和小关节突关节之间植骨并融合滑脱椎体。观察组的后路减压固定术同对照组,椎间cage融合术:尖刀切开症状较重侧纤维环,以髓核钳清除病椎椎间盘髓核组织;刨刀刮除残余椎间盘及软骨终板,将咬除棘突用咬骨钳制成颗粒样骨碎块,打压植入椎间隙,然后放入大小合适cage,加压器稍加压,拧紧螺母。冲洗伤口,放置T管引流,逐层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3]:(1)痊愈:患者的腰椎滑脱病症消失,患者恢复正常活动能力,无任何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2)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虽偶有腰痛或者下肢酸胀感,但是对生活和工作基本不产生影响;(3)无效: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无明显的改善,也不能从事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治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

术前,椎间隙高度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有所恢复,并且观察组恢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措施后,观察组:71例患者对治疗满意,满意度为88.8%(71/80);对照组:60例满意,整体满意度为75.0%(6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5)。

3 讨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椎体高度比较(x-±s,mm)

腰椎滑脱是常见骨科疾病,是老年群体常发的疾病类型,病发后患者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反复性下腰痛,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下肢牵涉痛,其病发会给患者带来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从而使得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从而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4-5]。后路减压固定术是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腰椎滑脱损伤治疗手段;但是,常规的后路减压固定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6]。在此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了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的模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了的治疗进程。近年来,随着椎间cage融合术的不断发展优化,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已经成为临床上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之一[7]。

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8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常规后路减压固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与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均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所取得的整体效果更好。而术前椎间隙高度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有所恢复,并且观察组恢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买尔旦·买买提等也指出,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方式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上获得的患者满意度更高[8]。

综上所述,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中引入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cage融合术,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对患者椎间隙高度变化的影响并提高治疗满意度。

[1]杨志坚.后路减压固定加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疗效 [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7,15(7):141-143.

[2]Gong K,Wang Z,Luo Z.Reduction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posterior fixation versus transsacral cage fusion in situ with posterior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rade 2 adult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in the lumbosacral spine[J].J Neurosurg Spine,2010,13(3):394-400.

[3]刘汉平,葛崇林,马超,等.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J].当代医学,2012,18(36):66-67.

[4]何小勇,凌义龙,许杨,等.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比较[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5):320-322.

[5]陈东栋,刘建,赵昱,等.KSS-Ⅲ型内固定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 [J].中国骨伤,2010,23(4):312-313.

[6]周纲,杨晓辉,黄卫民,等.双侧及单侧椎弓根螺钉置入与椎间植骨融合修复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1):4973-4977.

[7]陶磊.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横突间植骨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60,62.

[8]买尔旦·买买提,盛伟斌,阿里木·阿布都热西提,等.椎间融合器融合和自体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52):9041-9048.

猜你喜欢
椎间隙融合术后路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