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3-03 20:51广东省博罗县园洲中心小学莫锦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法恐龙习惯

广东省博罗县园洲中心小学 莫锦云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实在是提高小学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条必由之路。指导学生搞好课内阅读,让他们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娱乐活动,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现小学三、四年级起,阅读量增大,阅读课文的篇幅变长,问题也相应复杂,学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阅读技能的形成处于“盲区”。如何提高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言简意骸、精湛巧妙的开头能一鸣惊人,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在生动引人的情境中,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自觉需要的良好心态。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孔子拜师》一文时,在悠扬的古曲《高山流水》声中激情导入、切入课题:历史的天空闪烁五千年的文明,在无数夺目的星座中,让我们定格思想结晶的银河。岁月如云,却难阻光芒;历经久远,但魅力依旧。“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句至今还在指引我们的人生。不仅如此,有些思想家的学说及哲理被译作各种语言,丰富了世界哲学宝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其中最亮的两颗——孔子和老子。满怀激情的陈述,引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时空上的跨越,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萌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较快地进入了情境。

二、巧用“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问题往往给学生重要的提示或启发,或提供学这课的重点字、词、句,或提示应该怎样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或提醒课文的写作顺序,或启发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我们应以课后问题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以此为学好课文的门径,对课后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师可将此内容科学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或使之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内容之一,而不应只把它简单地作为完成这课后的作业去完成了事。否则会失去教材安排的意义,并形成师生被动的教学局面。 每次学新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研究下课后问题,看看每道题究竟能给我们学文有什么启示,抓住什么关键,学习这篇课文就迎刃而解了。搞清了这些,再去读课文,寻找答案使课堂教学形成新的结构。即,探讨学法——循法自学——总结学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学习新课文的方法,然后基本按学生归纳的方法学习课文。这样,不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转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学法迁移,以一篇带多篇

我们当前的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阅读。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给我的重要提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思维,发展个性,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的发言舞台,让学生说个充分,说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说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明天。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首先从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着手,抓住课文的主要意思,让学生心围绕着中心句去提问题。然后确定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呼风唤雨”?2、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3、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4、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5、“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等同学们都感受到20世纪前后的变化之大后,让他们谈谈体会。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认真的余毒课文,读课文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因为书中引用了“千里眼”、“顺风耳”,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所以教者也提倡孩子们回去找这类书来看看,进一步让“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览”这一环节得到深化。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乐读书

知识改变思想,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只要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有目的有方法去理解课文的内容,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学生的学习习惯就容易形成,学生就更乐于读其他的课文。例如教《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所以我抓住这一特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文章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教本课,我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激发孩子们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注重课堂教学以读为主,学法迁移,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发展学生思维,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除此以外还要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这几点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很快就能提高。

猜你喜欢
学法恐龙习惯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上课好习惯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好习惯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