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俄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2018-03-04 01:04马雪超毛一凡翁同唯付迎迎张曼玉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字幕组意译音译

马雪超 毛一凡 翁同唯 付迎迎 张曼玉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引言

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全面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影视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中俄影视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众多中国影视作品相继传入俄罗斯,在这过程中字幕翻译是影视剧文化交流的关键环节,正是高质量的电视剧翻译使俄罗斯人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了解中国文化。

字幕翻译是翻译学的重要应用,大量的国内外学者和专家早已对其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在国外,字幕翻译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声电影得到巨大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事字幕翻译的研究,如1965年德国学者伊塔利安德尔的论文集《翻译》。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字幕翻译研究的快速发展,如1995年成立了欧洲视听翻译研究协会(ESIST),极大促进了西方影视字幕翻译研究的发展。与之相比,国内译制事业虽然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但影视翻译理论研究起步晚,通过知网检索有关文章,可以发现翻译研究的相关文章约66万篇,影视翻译的仅2万8千篇,可见国内对于字幕研究方面仍有所缺乏。在影视翻译研究被确立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之后的几年间,对其的研究也寥寥无几。虽然钱绍昌、张春柏和麻争旗等从事影视翻译的学者,早在20世纪末便认识到影视翻译的地位并不亚于文学翻译,但是翻译界对于影视翻译的关注度远不如文学翻译。相比英语界,俄语界在这一领域研究更少,研究成果亦缺乏创新。但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成为国产影视作品的重要输入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俄语字幕翻译的研究。

1 中国电视剧俄译历史与现状

中俄电视剧交流一直呈现不对等状态。俄罗斯电视剧在我国中央电视台和各类媒体网站上大量上映,而中国电视剧鲜少在俄罗斯电视台频道播放,多由字幕组完成翻译后才在俄罗斯境内传播。

图1 中国在俄电视剧播放数量变化趋势图

图2 中国在俄播放电视剧类型及数目图

苏联解体后,关于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协定条约不断签订,探路式互访再次开启两国电影交流合作大门。自1993年至今,中俄影视交流已有25年,在进入新世纪后,影视交流显著增多。2000年2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中国电视人第一次改编外国名著拍摄“洋戏”且第一次全部由外国演员饰演剧中角色。2004年9月24日,哈尔滨市政府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政府联合举办 “阿穆尔之秋电影周”。2005年,两国联合举办“中俄电影周”和“中国电影节”。2007年,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与俄文化与电影署先后举办了五次中国电影展映活动。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批准,在哈尔滨设立中俄电影文化交流中心。2016年和2017年为“中俄媒体交流年”。2017年7月4日,以“中俄合作新未来与媒体使命”为主题的第三届中俄媒体论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2018年7月中国俄罗斯电影节在北京、武汉开幕。

20世纪末,我国仅有四部电视剧在俄传播,分别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还珠格格》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是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剧增,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俄罗斯观众对中国的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电视剧在俄传播量不断增多,尤其自2014年以来,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目前共有227部中国电视剧被译为俄语供俄罗斯观众观看。详细数据可见图1。

中国影视剧的主要传播平台有VK、脸书等社交网站以及chinafilms.ru、green-tea.tv等其他影视相关专题网站。目前在俄罗斯最大社交媒体VK上活跃着一大批中国电视剧字幕组,如小熊组合、YourDream字幕组、“亚洲龙”字幕组和ZOLOTO字幕组,他们自发地为俄罗斯粉丝提供中国电视剧的最新资讯,翻译电视剧字幕,并为其配音,将热播国产剧迅速搬上俄罗斯平台。这些译者为中国电视剧在俄罗斯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小熊组合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VKontakte上面的一个翻译团队,据其介绍,中国电视剧的观看人数在最近几年大幅度增加。仅2015年一年,其团队就制作了《武媚娘传奇》、《无心法师》、《他来了请闭眼》、《花千骨》等中国电视剧俄语字幕。YourDream字幕组则由几位俄罗斯和乌克兰大学生共同运营,自2016年2月成立以来,已有《倾世皇妃》、《武媚娘传奇》、《寂寞空庭春欲晚》、《幻城》、《抓住彩虹的男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继承人》等翻译作品,且单集点击量都在1000以上。“亚洲龙”字幕组团队主要翻译中国历史剧,仅2年的时间就拥有7000多名粉丝。创立以来,“亚洲龙”字幕组共翻译了500多集中国电视剧和电影:从《芈月传》、《欢乐颂》、《楚乔传》等国内大火的电视剧,到《疯狂天后》、《思美人》等流行网剧。ZOLOTO字幕组翻译的有《择天记》、《新四大名捕》、《鬼吹灯》和《解密》等中国电视剧。这些字幕组还会随时更新国产剧的最新动态,第一时间翻译预告片及主题曲。

从观看量来看,最受俄罗斯观众欢迎的中国电视剧类型以古装剧和玄幻剧为主,众多古装剧评分均为8.0以上(满分10分),可见中国电视剧很受俄罗斯观众的欢迎。在播放网站的评论区有众多网友对中国电视剧进行了评价,其中大多数剧迷表示中国古装剧布景优美,人物故事跌宕起伏,感情特别饱满,和俄罗斯的电视剧风格截然不同。古装剧画面色彩浓郁,非常炫目,具有中国风格特色的服饰造型、场景、道具等,能让观众感受到电视剧所在年代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现实题材的中国电视剧也正慢慢受到俄罗斯网友的喜爱。在俄罗斯“中国电影网”首页,《法医秦明》已被字幕组翻译完毕,被俄观众评价为“很酷的片子”。中国在俄播放电视剧类型及数目的详细数据见图2。

2 电视剧中文化现象的翻译

文化现象是中外翻译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我国著名翻译家王佐良曾在其作品中指出:“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作用上的文化人。”(王佐良,1989:18-19)影视剧中文化现象的翻译比其他类型的翻译更为灵活,对译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何处理好影视剧中文化现象的翻译值得引起译者的关注。本文从人物身份、地名、剧名、俗语谚语成语、特有事物与术语五方面来探讨中剧俄译的翻译。

2.1 人物身份的处理

现有已译成俄语的中国电视剧中对于人物身份的译法主要分为直译、意译。

直译是指若中俄两国文化现象中存在相同的文化现象,在翻译时就可以直接使用俄罗斯本土的说法。比如在《秦时丽人明月心》中“王爷”一词可以译为“Князь”。同理“师傅”直译为“наставник”。

意译指在翻译俄罗斯本土不存在与中国文化相对应的文化现象时,需要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用相同含义的词句等效替代的方法进行翻译。比如在《武媚娘传奇》中“八品的采女”译为“придворная дама восьмого ранга”,回译过来就是“八级的宫廷女士”,虽然原文没有与俄罗斯文化对应,但译文准确介绍了人物的身份。又如“太子”译为“наследник престола”,即“皇位的继承者”符合原文人物身份的解释。

2.2 地名的翻译

现代电视剧中中国现行34个省市的地名翻译一律采用中俄拼音对照翻译,如“北京”译为“Пекин”,“上海”译为“Шанхай”。而古装电视剧中各个宫殿建筑名称的翻译则较多采用意译法。如“乾祥宫”译为“Дворец Благополучия Императора”、“玄武门”译为“Северны й Ворот”。(有时也可采用音译法,如“定陵宫”译为“Дворец Динглинг”,“雍和宫”译为“Дворец Юнхэгун”)。

2.3 剧名的翻译

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剧名则是电视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根据电视剧的主题、剧情、主角、线索来命名的,起着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译者在翻译剧名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电视剧名的特点和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充分掌握剧情内容的条件下,还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可接受性,采用适当的方法翻译,使译名既能传递电视剧的主要信息,又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人入胜。剧名翻译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分类参考《浅谈电影片名翻译》)。

2.3.1 直译

直译是指按照原有剧名,在保持原文语言形式相对应的形式及内容的前提下略微改变原剧名的词序或结构。如《他来了请闭眼》(Закрой свои глаза, когда он придет),《相爱穿梭千年》(Любовь сквозь тысячелетие),《西游记》(Путешествие на Запад),《一起来看流星雨》(Давай посмотрим на метеоритный дождь),《山海经》(Книга гор и морей),《爱情睡醒了》(Пробуждение любви)等。

而有的剧名仅翻译出原来剧名的一部分,如《戴流苏耳环的少女》(Девушка в серёжках)其译名只翻译了“戴耳环的姑娘”,并没有对流苏进行翻译。再如《都市奇妖谈》(Сказани е о чудовище)其译名回译为汉语便是“妖怪的传说”并没有体现“都市”二字。《亲爱的公主病》的译名是“Моя маленькая принцесса”,其中根据百度词条,公主病指一些女性自视高人一等,诸事挑剔,要求公主般的待遇,而此处仅翻译了“我的小公主”,并没有体现公主病的骄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宫锁珠帘》(Дворец2),《因为遇见你》(Из-за тебя),《最强男神》(Сильнейшие)等。

有的剧名则是以剧中主人公的身份为剧名,表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令观众对主人公有更深的印象。如《萧十一郎》(Охотники за сокровищами),《胭脂》(Агент-новичок Яньчжи),《新白发魔女传》(Невеста с белым и волосами),《陆贞传奇》(Женщин а 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女医明妃传》(Госпожа лекарь)等。

直译法使剧名简单易懂,保留了原片名的格调和特色。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凡是能直译的应尽可能直译。

2.3.2 意译

意译是指译者在对剧情有着正确把握下,抓住原文的意义抛弃原文的形式,对电视剧主要内容进行提炼,继而对电视剧重新命名,使其与电视剧基本内容和主题相符合,观众理解起来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将剧名与剧情结合翻译的例子,如《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译为《Скажи, что любишьменя》、《水浒传》译为《Речные заводи》、《独步天下》译为《Непревзойденный |Править миром》等。

2.3.3 音译

音译指的是按照原剧名的读音直接译成相应的汉字,一般根据《俄汉音译表》对剧名进行翻译。这种方法使用的较少,但又不可缺少,常用于以人名作为剧名的电视剧的名称翻译。如《叶问》(Ип Ман),《兰陵王》(Лань Лин Ван),《忽必烈传奇》(Кубылай-хан),《钟馗捉妖记》(Чж ун Ку),《成吉思汗》(Чингисхан)等。

2.3.4 结合译法

结合译法是指将音译、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相结合后形成的翻译方法。如果原剧名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或包含了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而且采用单个翻译方法翻译的剧名不能为观众所理解,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结合译法,即保留部分原来剧名,或对原剧名做适当的增补和修改。结合译法主要有三种译法:音译直译结合、直译意译结合、音译意译结合。

音译直译结合。通常用于带有人名、地名、物名的电视剧名称翻译,将人名、地名、物名进行音译,剩余部分使用直译。如《琅琊榜》(Список Л анъя),《轩辕剑之天之痕》(Предание о легендарном мече Сюань Юаня),《法医秦明》(Судмедэкспе рт Цинь Мин),《武神赵子龙》(Бог в ойны Чжао Юнь)等。汉语中“传”表示传记,俄语译为“Легенда”常被用于文艺作品的名称中,如《楚乔传》(Легенда о Чу Цяо),《甄嬛传》(Легенда о Чжэнь Хуань),《芈月传》(Легенд а о Ми Юэ)等。

直译意译结合。如《鬼吹灯之精绝古城》(Свеча в гробнице),其译文是“陵墓中的烛光”的意思,“灯”直译为“烛光”,而“精绝古城”意译为“陵墓”。再如《幻城》(Ледян ая фантазия),《错点姻缘》(Ошибк а идеального незнакомца),《还珠格格》(Моя прекрасная пр инцесса)等。

音译意译结合。如《怪侠一枝梅》译为《Мс титель в маске И Чжи Мэй》,其中“一枝梅”是音译,“怪侠”二字是意译,其译文是指“戴面具的复仇者——一枝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形象。

2.3.5 另译

另译是指完全脱离原剧名的形式和内容,以剧情为基础,为影片冠以新的名称。当译者认为原片名通过上述译法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电视剧的内容,或者没有商业号召力,或者找不到适当的对应词汇,则会采用另译法。如《胜女的代价》(С корабля на бал),《风云》(принцесса),《火力少年王》(Блестящая команда),《仙剑奇侠传》(Китайский Паладин),《国民老公》(Красавчик),《昆仑阙》(Прошлое и настоящее)等。

另译完全是二次创作。经由译者的翻译,使翻译后的剧名既向观众传达了主题,又兼具吸引力和审美效果,充分发挥了名称的功能。

2.4 俗语谚语成语的处理

中国俗语谚语成语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如何将其正确翻译尤为重要。在这里也采用了直译,意译等方法。

比如俗语“头发长,见识短”这一轻视妇女的说法在剧中译为“волос долог, да у м короток”。再如在《秦时丽人明月心》中“天涯何处无芳草。”译为“В море мног о рыбы.”,巧妙地把天涯变为大海,芳草变为鱼,使翻译后的台词通俗易懂,便于俄罗斯观众理解。在《好大一个家》中“一码是一码,公是公私是私。”译为“мухи отдельно,котл еты отдельно,дружба дру жбой,а табачок врозь.”,这句意思是“面是面,饼是饼,亲兄弟,明算账”,表达意义相同,但运用的形象变了,贴近俄罗斯观众的思维方式。又如在《秦时丽人明月心》中“巾帼不让须眉”译为“Ты не уступаешь ни одному мужчине.”,其中“巾帼、须眉”分别指“男子、女子”,是古文里的说法,这里就直接在句中化用,译句已看不出俗语的痕迹,但是确实把其中的意思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2.5 特有事物的翻译处理

民族特有的事物可涉及政治、经济、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要正确翻译民族特有的事物,必须先要准确理解它的实际所指,然后具体语境具体分析,采用恰当的方法来处理,如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

音译法是直接根据发音,以一定的规则翻译。在某些情况下音译法作为主要手段的翻译比如在翻译人名的时候,皇帝的妃子名为“丽姬”,爱称是“丽儿”,则“丽儿”直接译为“Ли эр”(在电视剧中所有人名带有儿话音的统译为“эр”)。

意译法与直译法不同,并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如汉语中的“心腹”一词,其俄译为“доверенное лицо”,“礼佛”译成“поприсутствовать на молитве”,“封条”译成“вход з апрещен”。

直译法是指若同样的事物在俄语中有着固定的称呼,那就使用俄语中的说法。如“月盈玦”译成“амулет полная луна”,“锦盒”译成“шкатулка”,“滑胎”译成“выки дыш”等。

3 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翻译作为沟通的一种手段,对于文化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电视剧“走出去”来说,如何更准确地进行字幕翻译,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译文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我们所传递内容的准确性。如在电视剧《裸婚时代》中,“我爸看见我妈,就跟小怪兽看见奥特曼似的”这一句被翻译成“Мой о тец при виде мамы похож н а испуганного кролика.”,译文中将父亲比喻为“被吓坏的兔子”,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父亲当时的神态,这样的翻译处理方式相比直接翻译好上很多。

不过,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俄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无法做到绝对等值,有时甚至出现对原文的曲解,误译,乃至是误解。目前,在中国电视剧俄译中存在文化意义缺失、语义意味偏差、中国特有事物翻译缺少注释这样的典型问题。

3.1 文化意义缺失

文化缺失现象是语际交际活动中一种普遍的语言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着共性,可以通过语言转换进行交流,但其各有特色,使完全对等的翻译难以实现,因此翻译中就出现了文化意义的缺失现象。

俄译时最常见的文化意义缺失现象就是对中国成语俗语等文化现象的处理,在翻译时通常只翻译其字面意思,忽略其本身含有的文化意义。

如在电视剧《好大一个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天地良心!”翻译成“Честное слово!”,如果回译成汉语就是“说实话”。汉语中俗语“天地良心”,强烈表达了自己的诚心和决心,但翻译成俄语就失去了这种强烈的情感。“雪中送炭”是成语,比喻在别人困难时为其提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译成俄文为“Это отличный шанс п орадовить.”这句翻译并没有体现出原句中的“急需,迫切的需要帮助”不能很完善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相似的例子如“请首长等待我凯旋而归”译成“Дожидайтесь моего во звращения с победой.” ;“机会稍纵即逝啊”译为“Из-за малейше й проволочки ты можешь ли шиться и этой возможноси.”等。

在古装剧《秦时明月丽人心》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直译法译为“Если вы возле киновари-окраситесь в к расный,но если вы рядом с чёрнилами-окраситесь в ч ёрный.”。汉语原意是“和心怀善意的人亲近,你就会受其影响一心向善;和心怀恶意的人亲近,你也会变成不辨是非的恶人。”俄译台词回译后成了“你与红色走得近,你就会变红,你与黑色走得近,你就会变黑。”这种翻译版本不仅逻辑不通顺,让人不明所以,还失去了汉语台词原有文化意义。可以采用《大汉俄词典》的说法,即“с кем повед ёшься, от того и наберёшь ся”。“按九宾之礼迎接信使。”译为“Мы уже приветствовали кого,оказ ав им высшие почести,как гостям государства.”。此处翻译并未对“九宾之礼”进行解释,仅仅用“высш ие почести”表示高级的礼节,但没有体现出礼节的“高”的程度,因此无法体现招待方对来宾的重视程度之高。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台词“再不济的,也是八品的采女”其俄语字幕译为“Вы должны понравиться, придворным дамам восьмого ранга.”,汉语中的“再不济的”在这里并没有体现出来,反而翻译成“你应该喜欢”,这样的翻译很容易引起歧义,可能会导致俄罗斯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以上例子中都有中国特有的成语俗语,但是俄译字幕并没有精确翻译到位,对成语俗语处理不当,会引起俄罗斯观众对电视剧内容的误解。因此在翻译时不仅要注意文字表面的含义,更要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3.2 语义意味偏差

汉语和俄语因分属不同语系,表达方式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语句意思正确,但语意色彩发生变化,与原文所表达的语意色彩并不一致。

例如:“我给你跪了!”译为“преклон яюсь!”,原句含有无奈和嘲讽意味,但译文在俄语中表示“下跪,崇拜,景仰”的含义,并没有无奈嘲讽的意味,因此发生了语义意味偏差。“你把嘴巴放干净点!”译成“Следи за своим яыком!”,汉语台词的语气有警告和淡淡的贬低意味,俄语使用动词命令式表示语气强硬,俄语和汉语的语意色彩在翻译过程中发生了改变。

又比如在《秦时明月丽人心》中秦始皇有句台词是:“为叛党求情者,格杀勿论!”译为“Если они связанны с предателя ми,то должны быть пригов орены к смерти!”。汉语原有的语义色彩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但译文回译为“如果有谁和罪人有关系,就应该被杀。”显然这样翻译不仅没体现出君王的威严,反而有叛党不是必死无疑的意味,与原句情感色彩不符。

再如在电视剧《裸婚时代》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这什么场合,你竟然让我跪下?”翻译成俄语为“С ейчас не то обстановка чт обы вставать на колеи.”原句表达的情感中含有惊讶,不解,还带有一丝丝愤怒,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而翻译过来则是一个很平淡的否定句:“现在这个场合不适合跪下”,这完全没有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跟班”译为了“под ружка”;“都是大咖”译为了“Полно б ольших шишек.”;“够拽”译为“Кру то”;“立后”译为“Выбрать супру гу ”等,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了。

语言不仅有其表面含义,还承载着感情、思想等信息。因此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往往会受到语境的约束,为了使观众深入了解剧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要把原语所蕴含的感情、思想之类的信息进行再现。

3.3 中国特有事物翻译缺少注释

在字幕翻译过程中遇到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术语如果不加以注释,观众是无法理解其中意思的,甚至会理解错误。适当的注释可以更好地帮助俄罗斯观众理解剧情,例如:“弈棋”——“Игра ть в вэйци(вэйци -- китайс кие шашки,более известны е как “го”.)”;“亲耕祭祀”——“Обр яд Высочайшей Пахоты(В о бряд весенней пахоты Имп ератрица кормила шелкоп рядов тутовыми листьям и.)”;“得寸进尺”——“Наглая(полу чив цунь.подбираться к ч и - имешь“большой”аппети т.Быть наглым.)”。

然而,经调查发现,中国特有事物翻译缺少注释的现象在俄译电视剧时经常出现。例如,在古装剧《武媚娘传奇》中“绿腰”(舞蹈名称)译为“Все в зеленом”,“春莺啭”(舞蹈名称)译为“П тицы поют весной”,“兰陵王入阵曲”(舞蹈名称)译为“Танец Принц Л ань Лин вступает в бой”。这些舞蹈名称在字幕中并没有添加注释,对俄罗斯观众了解剧情造成了困扰。

因此,在翻译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人物事件时,字幕组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观众做出简要注释,以提升观众看剧的愉悦度,满足观众了解异域文化的需要。

3.4 剧名翻译问题

剧名作为电视剧的开篇,极其重要。然而有的剧名翻译与剧情、主人公等毫无联系,令人摸不着头脑。如《青云志》译为《Нефритовая д инастия》,回译成汉语,便是“软玉制的朝代”,令人难以理解。又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译为《Цвет ночи》,译文的意思是“夜晚的颜色”。总之这类剧名翻译与原剧名、剧情完全无关,并不利于观众对于剧情的把握和了解。

有些电视剧中文剧名富有诗意,然而翻译成俄语后就缺失了这种感觉,比如《寂寞空庭春欲晚》(Х роники жизни),《美人为馅》(Утер янные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柠檬初上》(Первая любовь)等。虽然俄译剧名与剧情相符,但缺乏了原来剧名的某些意味。

有的剧名则是翻译方法有误。如《美人心计》译为《Интрига Мэйжэнь》,译文将“美人”音译,并不恰当。又如《太极宗师》(Мастер Тай Чи),其中的“太极”指的是太极拳,太极拳的俄语是“Тайцзицюнь”,译文中直接音译“太极”二字。

4 结语

电视剧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向世界其他各国传播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然而文化现象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字对字的翻译,在翻译前应该对原文和译文所属语言进行文化历史的分析,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其中的文化因素,注意翻译技巧和理论,采用最符合俄罗斯人表达习惯的方法,用其最熟悉、最常用、最易理解的语句将中国文化现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力求做到传达出原文的深层意思又保留原文的精髓,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异域的文化。

猜你喜欢
字幕组意译音译
字幕组之死:免费看外国影视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字幕组翻译行为侵权问题研究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音译规范的韵律学视角探究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字幕翻译和下载的法律问题分析
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真的只是一个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