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体质:身体危机的实质追问

2018-03-04 11:25龚文平
运动 2018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质

龚文平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2014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预示着全民运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是我们怎么运动才是最科学的呢?在现代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竞争激烈,每天都在为了工作而忙碌,空余的时间还要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没有多余时间进行运动。这种现象造成人们身体素质下降,容易患上疾病,大多数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还能够延长寿命。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工作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弱,尤其是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运动健身的措施极为匮乏。

1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身体危机

1.1 青少年身体危机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青少年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18~35岁的青少年,共调查了1 983名,结果出人意料,在这些被调查的青少年中只有20%的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合格,将近一半的青少年每周锻炼次数少于3次,还有不到40%的青少年每周锻炼3~4次,只有不到20%的人每天都在锻炼。另外据某地区征兵体检数据显示:2011—2015年合格率分别是30.8%、29.1%、26.7%、25.3%、19.1%,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约为2.9%,2016年稍微好转,合格率也仅为25.6%,某县级市应征青年兵身体素质不合格情况如下:视力占39.5%,体重占25.3%,心脏血压占9.7%,血检、尿检占4.7%,心理占5.9%,耳鼻喉炎症占5.0%,其他方面占9.9%。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某报告显示,现在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较长,造成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占用了青少年与朋友约会等活动的时间,使青少年锻炼身体的时间减少,身体素质变差,严重者还会使青少年患上疾病。我们应意识到“少年强,则中国强”,有好的身体素质,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为社会为祖国注入新的活力。因此,青少年应降低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都去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当今,社会上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智能设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但是这种智能设备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自杀率相比往年有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虽然不能说完全与电子设备有关,但是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智能产品是有关系的。(图1)

图1 某县级市应征青年征兵体检不合格情况分布图

1.2 成年人身体危机

2017年某市成年人超重率为11.81%,比2016年增长1.43个百分点;成年人的肥胖率为15.86%,比2016年增长2.02个百分点。超重与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某市成年人群体质的突出问题。据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有30%~50%的成年人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从事室内工作的人员中,约有5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与自身职业特点有关的疾病。其中40岁以上室内工作的人群中,患有慢性疾病的高达2/3以上,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间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骨关节疾病及身心性疾病。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不容忽视的就是人们的运动越来越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在自动化办公设备面前,许多工作只需轻轻一按电钮便可。全自动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家中,人们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可见,人类缺乏运动的情况十分严重。

2 导致体质下降的原因

2.1 运动时间不足

根据某市在16~69岁人群进行调查显示,29.2%的人表示工作时间紧,缺少运动时间,15.2%的人表示身体好没有运动的必要,13.6%的人表示身体素质差不宜参加运动,由此数据显示,缺少运动时间是人们不参加运动的最大障碍。相关工作人员建议,缺少运动时间人群可以进行快走、慢跑等锻炼方式进行运动,多和爱健身的朋友接触,争取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促进体质改善。

2.2 生活方式改变

体力劳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逐渐被现代化工具所替代,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人类社会活动方式、身体发展水平等方面。生产力的提升,机械化代替劳动力,明显减少了劳动力支出,人们活动少了,静态生活偏多了,如看电脑、手机、电视等,步行也被现代化交通方式所替代,身体参与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人们身体素质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1)应试教育体制。学校评价学生成果的主要方式就是考试,单凭一张试卷或是几个基础动作来评价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造成教师在教学中考试考什么,平时就学什么。在体育教学中,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授什么动作,教学中没有运动量,更没有战术的讲解和比赛,使学生无法掌握一门体育运动,学到的都是一些零散的知识,没有擅长的体育运动。大量的作业让学生无暇顾及体育运动,对运动没有兴趣,不爱上体育课;为了考试或者升学熬夜背书、努力学习,宅在家里或学校,毕业之后暴饮暴食。(2)运动与传统观念不符。在传统观念中,学生只要学习好,员工只要工作好就是优秀人员,和体质无关。所谓的运动员、运动学家、健身教练等都是不务正业。(3)成长环境的改变,运动氛围缺失。网络的应用和游戏的吸引让人们生活和娱乐发生巨变,静坐玩手机、电脑代替了之前的打篮球,踢足球。(4)交通工具改变 。交通的便利,汽车代替了步行,大大减少了人们运动的时间,运动减少,身体素质自然下降。

3 运动益处

3.1 增强体质

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运动越来越少,脑力劳动、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通过现实生活发现,人们活动呈现下降趋势,多数人根本达不到国家推荐的活动量,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机能遵循的生活模式在逐步退化。毛泽东同志1952年6月10日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题词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全民体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而适宜的运动可以使我们拥有更柔韧的骨架、更强壮的脏器、更年轻的大脑和更饱满的情绪,使我们生活得健康、美丽、幸福、长寿,最可贵的是远离疾病。通过运动提高身体机能,增加免疫力,还可以改善肌肉、骨骼,整个内脏系统和身体循环系统。经常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 可以增加信心,减少沾染恶习的概率,在运动期间大脑可以释放多巴胺让身体处于欣快感,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运动也可预防疾病,经调查显示,坚持运动会将身体危机降至以下状况:过早死亡率降低30%~50%,心脏患病率降低40%~50%,中风率降低30%~50%,骨质疏松症率降低40%~50%等。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增加瘦体重,还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生长和发育充实度和强壮度,并且还能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和功能,使青少年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3.2 提高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与社交能力

体育运动可以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大脑成像的研究可以得知,经常锻炼的人不仅身体健康,心理更健康。经常运动可以刺激脑内啡也就是安多芬的释放,它能够帮助人大脑清醒地进行思考问题,缓解疼痛,帮助人体减压。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脂肪,同时还能够增加肌肉,改变我们的身材,使我们的外表变得更加美丽,增加自信心。运动还可以帮我们预防记忆力衰退,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在国外,心理医生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会让患者进行锻炼,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由此看来,运动有助于治疗抑郁症。从事自己喜欢的健身运动不仅能坚定信心,还能避免沾染恶习。运动期间大脑释放出来的多巴胺能让身体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欣快感。这种积极性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精力充沛和工作效率高。运动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一个非常清醒的状态,提高人的判断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增加青少年的沟通能力,使其结识到更多的朋友,帮助青少年克服孤僻感。

4 结 语

缺乏运动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包括会导致疾病。某位生理学家曾经说过:“缺乏运动才是真正的慢性自杀,它给人们造成的危害不亚于酒精和尼古丁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运动医学专家认识到了此问题的严重性,把由于体力活动范围缩小、时间减少、强度降低而造成的一系列损害健康的症候群称之为“运动缺乏症”,并将其纳入了运动医学研究的范畴。运动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青少年应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自身的体质,同时,社会各界也要重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积极营造运动的氛围。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锻炼
新发现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